长江学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长江学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Yangtze River Academic

  • 42-1754/H 国内刊号
  • 1673-9221 国际刊号
  • 0.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长江学术是武汉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武汉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长江学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者与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海外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文艺学研究、汉语研究、文献·考据_《古音汇纂》研究专题

长江学术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长江学术杂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佚文《惆怅》:冰心唯一一部爱情小说的意义1-8

摘要:小说《惆怅》为冰心的佚文。冰心通过双重三角恋爱故事,提出了“自己选择,理性裁决,父母俯允”的理情婚姻观,对二十年代爱情婚姻观念的大讨论作出了极具个性的回应,是其探索人生的“问题小说”的继续。《惆怅》的发现,丰富了冰心的文学形象,也进一步证明了五四新文学的多元性。

接受与过滤:中国先锋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9-18

摘要:先锋批评接受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文学批评学术地位的重新界定、文学本体的位移及批评的科学化倾向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先锋批评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接受,使中国先锋批评从批评态度到文学观念再到批评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换。同时,由于时代审美需求、文论传统和传统审美心理等机制过滤,先锋批评在文学本体论观念、批评的逻辑起点及批评实践上对俄国形式主义进行了误读。正是这种对话性的误读,使先锋批评很快既超越了俄国形式主义,又很快超越了自身。

世界性的同步——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19-26

摘要:本文论述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品质,从自觉性的诗人群、代表性的诗作、启发性的诗论和世界性的同步等四个方面论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时期,并阐明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作为世界性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潮的分支地位。

长江学术杂志跨文化对话
王维与艾辛多夫的自然诗——关于“同”与“异”的例说27-39

摘要:王维和艾辛多夫是中、德两国的自然诗大家。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分析,其间有同也有异。同在如画的诗境,异在不同的艺术思维方式:“物感说”和“表现说”;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即“意致”和“言传”。这“同”反映了人类艺术的共同规律,“异”则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此外从这“同”、“异”之中还折射出中国原生浪漫主义的实际内涵。

长江学术杂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明代禁廷与戏曲刍议40-46

摘要:禁廷中与戏曲发展息息相关的有钟鼓司、皇帝、宦官等,自正德始,宦官通过钟鼓司演戏邀宠于皇帝,皇帝喜好听戏刺激戏曲发展,也刺激宦官攫取权力的欲望。因此在严肃的官禁,因戏曲与皇帝、戏曲与宦官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形成宦官专权的风气,而钟鼓司就成了宦官借助戏曲窃权的进身之阶。皇帝钟爱戏曲促进明代戏曲的繁荣,然而皇帝乃统治者的代表,有时候出于政治考虑,对戏曲又采取严厉的禁毁手段,因此有明一代,戏曲是在禁毁与喜好的双重作用下发展繁荣。戏曲之所以能受到明代多数皇帝的喜爱,与朱明王朝来自农民阶层不无关系。

论杨万里的散文观47-54

摘要:对于杨万里的诗歌及其创作论,学界已有深入的讨论。而对于他的散文创作论,学界尚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杨万里论文重用、重气、重法,与诗学观相较,有相通之处,但更多迥异之处,成为他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学术杂志学术动态
第二届闻一多优秀成果奖评奖公告54-54

长江学术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试论大众小说《宫本武藏》中的善与恶55-59

摘要:《宫本武藏》是大众文学作家吉川英治的代表作,是20世纪30-40年代大众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它具有广阔的历史与时代背景,反映了大众的心理与需求,尤其是在善与恶的问题上体现了日本大众文学的特征。

快乐的沉思——论王尔德喜剧中的问题讨论60-65

摘要:王尔德在喜剧情节的发展进程中,时常嵌入一些极具现实色彩、富有思想灵光的问题讨论,并借此形成了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碰撞。这些碰撞不仅丰富了喜剧情节,拓展了喜剧的思想内涵,而且发人深省,成为王尔德喜剧中富有思想深度的部分。王尔德喜剧中的问题讨论,源自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对他的影响,充分反映了他对喜剧艺术的开拓与创新。

隐忍母题与外来影响66-70

摘要:隐忍是一种弱者作为复仇主体所不得已采取的复仇策略,也是复仇者具有能否成功行事素质能力的一个表现。先秦时期最有传播能量的“儿子长大后复仇”故事,具有个体奋争复仇隐忍的内蕴。早期复仇与其成功过程的漫长,其间交织着复仇个体生命有限、机缘有限的困惑与苦恼,集聚到“黄昏”意象中。佛经推重对复仇能否成功进行理智判定,昭示了不要因复仇冲动而做无谓牺牲的意蕴,“羼提”是“忍辱”的音译,此为中国古人原有的隐忍观念增添了内涵。

长江学术杂志文学理论研究
语言批评的“演变”71-79

摘要:20世纪以来的语言批评经历了一个从关注“语言形式”到关注“语言文化”的过程。对分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人文回应为语言批评的演变创造了契机。前期的语言批评以语言的性质和特点来阐释文学;转向之后语言批评则把文学和语言活动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强调文学的语言建构性使其尤为关注意识形态对文学活动的影响。

男女平等的实现与后父权制社会的来临80-87

摘要:男女不平等的终极根源在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男性在物质生产和个体生存能力上处于优势。而在当今社会,男性的这两种优势已经或正在逐渐削弱或消失,传统父权制的社会存在基础也相应地处于削弱与消失之中。但父权制的社会意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继续存在着。因此,从两性关系的角度看,今天的社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父权制社会,而是一种伪父权制社会。它存在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部分男性拒不接受或只有条件地接受女性与男性平等的社会现实,继续坚持父权制文化所形成的种种思想观念;其二,是部分女性在享受男女平等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却不愿承担因为男女平等带来的责任,不愿放弃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因处于从属地位作为补偿而从男性那里得到的各种利益。

延异哲学:从“摧毁”到“解构”88-93

摘要:本文从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的分析入手,辨析德里达的“解构”概念的内涵。德里达拆解西方“在场形而上学”的思想根基,不断构建他的解构时代。我们称他的哲学为“延异哲学”。

长江学术杂志古汉语研究
论因声求义法94-102

摘要:因声求义法在训诂实践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考索语源,二是寻求本字。语源是事物的得名特征在词义构成中的体现,跟词的本义有密切的联系。辨明了词的语源,有助于确认词的本义,把握词义发展演变的过程。但须注意的是,语源义只是义位的语义构成中的附属义素,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义位,因而是不能独立应用的。在寻求本字方面必须坚持“本字可通不另求”的原则。文章探讨了“馒头”、“荴露”、“模棱”、“自首”、“庞杂”等词的语源,辨正了前人的一些训诂错误。

释“胎孩”103-105

摘要:“胎孩”是近代汉语常见的联绵词,写法多样,如“台孩”、“抬颏”等。对其历史来源进行梳理可知,该词在上古、中古汉语中已有,写作“誒詒/咍台”,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方言里,其常见意义就是“大方、自在”

疑问代词“甚”研究一得106-108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表“什么”之义的疑问代词“是物”、“是勿”和“是没”始于盛唐,“甚”是它们语音缩约的结果。本文通过考察《全唐诗》和《敦煌变文集》等相关文献,认为“甚”用作疑问代词的时间早于“是物”、“是勿”和“是没”等形式,当在初唐;而用作疑问代词的“是物”、“是勿”和“是没”等形式则在盛唐初期才出现。“甚”不是“是物”等形式的音的缩约或合音,相反,“是物”等形式是“甚”分音的结果。

南北朝时期南北词语差异研究刍议109-112

摘要:南北朝时期南北词语差异很大。探讨南北朝南北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诸方面的具体差异,可以为构建科学的汉语词汇史提供中古时期的资料;也可以为汉语方言史研究提供资料。本文从发掘同义异词、探讨常用词、挖掘新词语、收集方言词、爬梳因“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而存留的非汉语成分以及探求部分现代汉语方言词语的源头诸方面,对南北朝时期南北词语展开探讨。

长江学术杂志应用语言学研究
汉字修辞特征论113-117

摘要:汉字修辞是最具中华文化特征的修辞。汉字修辞的特征表现为:以汉字的形体为物质形式,以汉字的形体为利用材料,以汉字的形体为思维的工具;而从语言要素的角度看,汉字修辞是非语言要素修辞。研究汉字修辞的特征,对于正确认识汉字修辞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