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长春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 22-1283/G4 国内刊号
  • 1009-3907 国际刊号
  • 0.6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长春大学学报是长春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1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长春大学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乡村振兴专题、经济·管理、语言·文学·文化、政治·法律·历史、特殊教育

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运输问题简便解法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1-4

摘要:可转化成运输模型的生产计划问题,传统解法为表上作业法。表上作业法虽然可以解决运输问题,但比较繁琐,不便于掌握和实际应用与推广。为了克服这一缺欠,文章提出了新的解法。简便解法使运输问题的求解更加简捷,更加便于掌握和实际应用与推广。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探讨5-7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多年来一直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走出了融资的困境,但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融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本文认为可以从大型国有银行服务体系的完善、中小银行的创立、企业征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入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成长与内部沟通模式的转变8-11

摘要:从企业生命周期入手,分析了企业在各个生命周期与相应的沟通模式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沟通瓶颈,指出内部沟通模式的转变对中小企业成长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八法则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12-15

摘要:介绍了二八法则的提出及其含义,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在形成过程中各环节体现的二八法则,认为二八法则在形成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实施服务差异化战略和顾客忠诚管理以及发挥企业骨干力量的作用等方面,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启示意义。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16-19

摘要:近年来汽车消费贷款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和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汽车消费贷款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加强汽车消费贷款管理、防范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银行信息化条件下银行业监管的策略选择20-23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全面提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给银行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银行监管的法规环境、监管体制、监管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安全监管等问题,提出了制定银行业信息化监管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银行业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正确处理监管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的关系、重视金融信息安全性监管等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4-27

摘要: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息系统阻塞、权力制约机制软化等问题,导致银行金融风险日益增长。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依据国情,参照巴塞尔银行内控思想,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加强信息交流工作,将风险识别和评估纳入银行内控体系,形成良好的“控制文化”。

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构建——兼论其对电子商务的影响28-30

摘要: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网络空间知识产权的范围对于电子商务如何推动整体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扩大知识产权范围,会扭曲权利的信息性质并且在网络空间交易当中重新引入了高额的搜寻和使用成本,因而延迟创新战略的发展和使用,阻碍社会福利的整体提高。在互联网市场竞争方面进行更多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31-35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转移的根本所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将对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开发与分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和有序转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汉语国俗语的几例英译问题剖析36-38

摘要:国俗语的翻译问题虽然最容易出现,但并非不可解决。从名著英译中的几例典型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指出经过语义调整,国俗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仍然可译。

俄汉称呼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39-42

摘要:俄汉两民族在代词性、名词性称呼语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语用文化差异。俄语中多使用专用名词性称呼语,汉语中多使用职衔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这与两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心理密切相关。

欧阳修亭园堂院记探究43-46

摘要:欧阳修不仅在创作数量上空前地丰富了亭园堂院记,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他不再以“物”为主,只作客观的、静态的记述,一变而以“人”为主,在论古通今中抒写自己于国于民深重的忧患意识,表达其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

明代八股文对文人创作的背离47-49

摘要:确立于明代的八股文,对明清文人和文学创作影响极大,它既带给文人荣华富贵的梦想,也给他们带来强烈的精神苦闷和焦虑。其程式化、格式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文人独创性和个性的发挥,影响了他们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后世才子背离八股文写作从而获得较大成就。

《红楼梦》甲戌本新论——纪念重印《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50-52

摘要:甲戌本是乾隆十九年(甲戌年)脂砚斋的抄本。脂砚斋为了纪念曹棠村,因袭了曹棠村初评石头记的体例与次序,称自己的甲戌年初评为脂砚斋再评石头记,书名则定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新成之书已定名《金陵十二钗》,因为脂砚斋要纪念曹棠村,曹雪芹仍用本名《石头记》。这样原来删去的石头的神话及曹棠村的原序就在甲戌本保留了下来。

中国诗学谱系的现代转型——以梁启超、王国维为例53-56

摘要: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前者一直都是在杂文学观念的视域中,而后者则有鲜明的学科分类意识,基本上属于纯文学观念的视域。然而,从晚清至“五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超功利审美型文学观的建立,促成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向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谱系转型。

生存的焦虑与无望的抗争——刘震云“新写实小说”再探57-60

摘要:通过对刘震云四部具有代表性的新写实小说作品的重新解读,认为焦虑和抗争是理解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关键词。强大的现代社会异己力量所带来的经济的束缚和世俗的压力引发了小说中人物对于生存的普遍焦虑感,而社会和世俗这张无形的大网又为克服这种焦虑感所进行的种种抗争带来了充满悖论的结局。刘震云借对生存焦虑的展示和为克服焦虑感所进行的无望的抗争为我们书写了一部转型期社会的生存寓言。

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61-64

摘要: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童话难免被打上父权文化的烙印。通过分析法国夏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的几则英文版童话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揭示传统童话的文化倾向及其对女童的影响。

论海德格尔诗学的后期转向及其意义65-68

摘要:海德格尔的诗学在后期出现了明显的转向。从对“此在”的基础本体论的分析,转向对语言诗化本质(真理)的找寻;再转向对存在的理想状态———“诗意的栖居”的追求;最后转向到对神、神性等“非本真”存在的默认。海德格尔诗学对失踪已久的真理的孜孜找寻,以及对“人,诗意的栖居”之审美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当前诗学的发展,提供了些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