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包装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Packaging Engineering

  • 50-1094/TB 国内刊号
  • 1001-3563 国际刊号
  • 0.9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包装工程是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包装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 食品包装与微生物安全、农产品贮藏加工、食品流通与包装、新材料技术、缓冲与隔振、工艺与装备、图文信息技术、装备与防护

包装工程 2017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包装工程杂志选题策划:产学研合作中的设计研究
面向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云服务平台设计研究1-5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发展背景下,设计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和应用策略。方法在分析面向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云服务平台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云服务平台的设计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结论以基于云服务平台的设计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基础,结合湖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软件开发云项目案例,以及在湖南大学人机交互设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互联网云服务平台促进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验证面向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的可行性。

十字型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6-9

摘要:目的解决目前产学研合作平台中较多注重概念设计,从而造成设计成果无法转化,或因设计方案缺乏延续性,导致企业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的混乱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十字型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该模式提供涵盖从企业的产品策略到产品概念设计与产品开发,从企业文化建设到企业技术创新的全面设计服务。结果结合某特种车设计项目实践验证了模式的有效性。结论十字型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品牌效益的双重提升,同时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人才。

工业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的构建10-17

摘要:目的通过工业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的构建,改变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实践性较薄弱,人才培养难与企业和行业接轨的现状。方法从工业设计内核、表征和外延不同维度探讨教学模式设计,为此生态圈构建提供依据;基于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教学生态圈具体实践案例,通过项目化创新课程案例、"1+1+1"多学科整合工作坊实践案例、多学科整合专业讲座案例,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构建效果。结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的构建通过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使学生提升多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针对设计参与的特色文化产业的产学研模式探索18-22

摘要:目的对当下设计专业参与贫困地区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产学研模式展开分析。方法结合设计产学研的新形式以及设计参与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基于典型的"三重螺旋",构建纳入"文化持有者"在内的"四重螺旋"协同创新模式,讨论文化持有者、学术界、政府和产业在合作中的角色与优势,并以"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为案例,探讨其协同创新网络机制与模式的构建方式。结论通过将文化持有者纳入产学研网络,激发他们的脱贫主体性,创建其与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培养出一批掌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的新型手艺人,有助于他们融入全球化的商业与社会创新网络,有效地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设计置换股权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实践23-29

摘要:目的随着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品牌战略与产品创新的迫切需要,我国设计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以设计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的现状导致我国设计机构普遍体量不大,规模难以复制。探索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突破传统经营模式的发展瓶颈,实现本土设计机构的跃迁式发展。方法提出"设计置换股权"的创新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商业设计机构与所服务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对一批"双创"项目的设计入股孵化,逐步优化该模式的方法与流程,成功实施若干案例。结论为产学研中的商业模式设计研究及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和思路,为我国设计产业的商业模式突围,实现颠覆式的创新提供了实践案例基础。

科技设计驱动变革30-36

摘要:目的对科技设计驱动下的社会变革进行分析。方法以科技设计的基本定义为基础,从产业形态、设计教育、创新模式、产业升级等层面对科技设计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得出科技设计对于产业形态竞争、设计教育、设计行业、引领原始创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和驱动产业升级带来的影响。结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设计模式正从传统设计走向科技设计;产业形态从单一竞争走向了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多元化竞争;设计教育从工业设计,步向了更多元化的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等领域;科技设计,跨界融合,能够引领原始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实现真善美的完美融合。

中国重汽卡车设计的内饰感知评价与设计品质提升37-42

摘要:目的通过汽车内饰设计的感知线索和评价要素研究,明确汽车品质感的内涵,为自主品牌设计品质提升,实现国家品牌战略寻找一条设计之路。方法在与中国重汽合作的轻/中型卡车平台设计案例基础上,从感知的角度,采用案例跟踪和特征分析方法,对比和归纳了内饰设计评价与设计品质的关系,探讨和总结感知评价要素。结论研究表明,内饰的设计评价本质上是一种感知品质的评价,功能体量、部件特征和内饰氛围是感知评价与设计品质提升的3个要素。

儿童牙科正畸服务中深度体验设计研究43-47

摘要:目的对儿童正畸服务中的深度体验设计与方法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深度体验设计方法将儿童牙科正畸服务的体验周期进行划分,并对其现状和案例进行分析和梳理,将各体验周期特点进行总结归纳。结论分析归纳出儿童牙科正畸服务深度体验周期中信息平台可视化认知阶段、情绪管理与情感感知连续性诊疗阶段、个人行为与健康生活关联性认同阶段、社区延续服务体验拓展阶段4个深度体验特征,并根据特征的内涵提炼出在深度体验设计指导下对于信息知识认知、正向体验、生活方式及价值获取几个方面服务体验设计策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包装工程杂志视觉传达设计
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48-51

摘要:目的以经典的包装设计为例,从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传统理念两个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帮助设计者确立自主的设计立场和文化身份,创作出具有文化底蕴的中国设计。方法从传统元素的重塑挪用到传统理念潜移默化的渗透两个层次,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结论通过分析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和传统理念,得出传统文化使现代包装设计散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塑料包装可回收设计策略研究52-55

摘要:目的通过设计的力量降低浪费、增进资源应用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探索用可持续理念推动未来塑料包装设计的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可回收的包装设计解决方案。方法从可回收包装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内涵出发,概括可回收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再结合塑料包装的材料特性、个人案例及优秀塑料包装设计案例,探讨并构建塑料包装可回收设计策略。结论从可回收包装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塑料包装可持续设计策略,最大限度降低封口与标签等包装精简化设计、消费者可及性设计、激发设计创新、考虑生物降物的材料、消费后回收利用。构建了塑料包装可回收设计策略;有助于包装的设计开发、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创造价值,为产业价值链上的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新维度,最终有助于社会可持续理念的普及和实现。

适用于地铁空间内的盲人导识设计56-60

摘要:目的从盲人的认知出发,以盲人的感知设计为导向,提出以多感官代偿为核心的研究思路,解决盲人在乘坐地铁时遇到的系列识别问题。方法通过分析视觉以外的各种感官的识别代偿方法,以及盲人乘车遇到的问题,将地铁空间的盲人导识系统划分为"识别无障碍"和"行为无障碍"两部分。从识别的内容入手,又将"识别无障碍"划分为"方向识别无障碍"和"信息识别无障碍",并通过分析各个部分的结果,最后提出设计建议。分析地铁空间的"地标知识"、"路径知识"和"场景知识",从而为"行为无障碍"的设计提出理论依据。结论从"导视"到"行为"是一个连续的识别过程,不能只设计"识别无障碍"和"行为无障碍",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升盲人的导识系统。

信息可视化语境下的地图创意设计探析61-65

摘要:目的在信息可视化的语境下,探析如何通过地图创意设计有效地传达信息,并突出其文化和艺术属性。方法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背景下,借鉴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方法,完成对信息地图的设计创作,同时对信息地图的主题、符号语言、信息的多维整合等方面进行创意解析。结论通过对信息可视条件下的地图设计进行探究,提出了信息地图的创意性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在延展应用方面地图设计的新路径。

从叙事到述行谈信息的传播设计66-70

摘要:目的提高在展示设计中信息传播的效用。方法对展示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过程进行研究,总结现有设计的表达形式,利用教学案例,分析人、物、空间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并预测展示信息传播的新方向。结论从静态方面观看走向,多感官、多体验、多媒介、多形式的信息传播设计将成为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叙事性、体验性、述行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将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基于消费者触觉体验与记忆的地方特色餐具设计研究71-74

摘要:目的从消费者触觉体验与记忆视角出发,探究地方特色餐具设计,以此提升地方特色餐具的营销力和品牌竞争力。方法以人脑的触觉识别为研究起点,以记忆的形成过程为研究思路,采取递进的研究方法,构思地方特色餐具设计,以此增强消费者的触觉记忆。结论触觉是一种感官营销战略,消费者对地方特色餐具的触觉体验与记忆,关系到他们对地方特色餐饮的品牌认知和态度,最终将影响地方特色餐饮的发展和品牌传播。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出版物的装帧研究75-79

摘要:目的对英国纸质图书装帧水平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变进行分析。方法以对比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包括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图书装帧样式,通过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技术以及文化等变化,对英国出版物的影响进行分别研究。结论由于社会环境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英国图书设计从中世纪繁琐装帧之中解脱了出来,整体风格更加趋向多样化和简洁化,在书籍装帧方面分工更加明确,字体、设计、封面、排版、插图以及后期摄影等都更加专业化,是英国出版乃至欧洲出版业取得显著进步的一个时期。

服务于当代设计的中国传统服饰纹样审美价值辨析80-83

摘要:目的通过纹样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心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分析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结论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的审美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自然和人工事物美感的表现,另一部分是纯粹的形式美感。前者包括再现自然美和再现产品美,后者包括反复、交替的形式美和对称、平衡的形式美。这一结论对当代服饰的设计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跨界融合视野下的空间认知与视觉意象84-87

摘要:目的解析空间认知对视觉意象的影响。方法通过实体论、关系论、属性论的特征与视觉意象的映射关系来阐述空间认知与艺术设计的关联。结论实体论强调了物体本身的空间虚实变化。关系论强调了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协调,形成更加丰富的内涵。属性论强调了物与人共同影响下的空间个性表现,带来个性化的体验。分析空间的虚实、关系及个性对于视觉意象的影响,可以为设计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基于地铁内饰色彩设计的美学要素研究88-92

摘要:目的总结出地铁内饰色彩设计的一般规律,以期得到地铁内饰色彩设计的最优方法,为后续相关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实践依据。方法引入色彩美法则,以及影响地铁内饰色彩美的因素,结合相关领域的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研究。结论通过对地铁内饰的色彩理念,美学理念以及乘客视觉、心理平衡效果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地铁内饰色彩设计的美学要素,为实现更加符合用户视觉审美诉求和美学规律的地铁内饰色彩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