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包装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Packaging Engineering

  • 50-1094/TB 国内刊号
  • 1001-3563 国际刊号
  • 0.9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包装工程是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包装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 食品包装与微生物安全、农产品贮藏加工、食品流通与包装、新材料技术、缓冲与隔振、工艺与装备、图文信息技术、装备与防护

包装工程 2016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包装工程杂志选题策划:设计艺术的“创新”与“匠心”
“制器尚象”造物思想对当代陶艺的价值研究1-5

摘要:目的研究"制器尚象"造物思想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分析当今中国陶艺创作的思想与工艺技术的现状与问题,将"象"之要义从象形、象理、象德进行解析,在外形、材质、巧工、情感传递4个方面解读"制器尚象"的美学特征、造物哲理和蕴涵在古人造物过程中的哲匠精神。结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应注重"制器尚象"造物思想的传承创新和工艺技术的精湛用心,以执着追求的匠心精神创造出具有时代审美需求和民族特色的陶艺精品。

传统商号印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6-10

摘要:目的借鉴传统商号印中蕴涵的文化元素,并将其应用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创造新的文化传统。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商号印的题材、构思、纹样、线条、字体等文化元素,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并将这些文化元素和抽象的概念赋予时代精神,应用在现代标志设计实践中,并用视觉元素表现出来。结论传统的商号印既有标志的功能,又有公章和防伪的作用。现代标志以其在识别性、标准性上的优势和其表现形式,反映了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精神内涵,同时也是传统商号印文化的延续。

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11-15

摘要:目的动态字体设计的空间性、运动性特点及声音等设计元素入手,探讨和总结其视觉语言特点。方法通过分析动态字体的视觉特征和视觉设计现象,对比其与传统静态字体设计的异同,发掘动态字体设计可能出现的视觉叙述方式。结论动态字体设计是一种由平面设计和数字媒体动画学科共同作用产生的新语言,它与传统的静态字体设计相比更关注叙事性、空间性以及声音元素的可视化,能使动态图像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得到更好地体现,为数字媒体设计创作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会展设计中的交互技术应用分析16-19

摘要:目的研究交互技术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世博会经典展馆与专业会展设计的分析,对交互技术与会展设计之间的关系与应用方式进行研究,并以此对会展设计与交互技术应用的趋势作出展望。结论在以世博会为代表的会展活动与设计中,交互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展示方式,不但强调和突显了观众的主体作用,而且也扩大了信息的承载量,提高了展示的艺术效果与效率。

交互式信息终端与信息精准投放的可行性研究20-24

摘要:目的通过交互式的信息终端,研究广告信息的精准投放。方法通过交互式信息终端上的高清摄像设备采集受众的面部信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受众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再配合信息投放的优选算法做到广告信息的有选择性精准投放。结果确定了它的基本模型与工作原理。结论以交互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传递模式必将取代目前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

密集形态的视觉形式与创新研究25-29

摘要:目的研究密集形态具有的视觉形式特征及创新的设计应用。方法以形态构成美学理论、视知觉原理等相关知识为引入点,探讨密集形态在视觉形式中的特质与表现手法,并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应用进行归纳与分析。结论密集形态是形式独特的一种视觉语言,具有极强的凝聚感、层次感和新鲜感,运用好其特点就能在设计表现中赋予更多的创新形式。

基于匠人精神的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30-33

摘要:目的反思大工业产品,复兴匠人精神。方法重视人的作用,将匠人精神转化为产品包装设计的核心动力,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提升包装的使用体验。结论匠人技艺不会因为工业科技时代的冲击而消亡,它能帮助设计师梳理总结传统人文思想与造物的关系,创新产品包装设计中个性化的实用需求与审美因素,将产品的灵魂释放出来,作出有情感、有温度的个性化设计,让使用者得到更多的自我释放与个性化追求。

图形设计素材的采集方法创新与实验34-38

摘要:目的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与常态化的图形设计方法,拓宽图形设计的创作思路,拓展设计采集灵感的途径。方法以视觉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和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哲学思想为支撑和指导,对相关设计师与艺术家创作的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种非常态的图形设计采集灵感与素材的实验性思路,并通过分析,探讨了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结论在倡导创新与匠心精神的时代语境下,为设计师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姿态,能使图形设计的创作过程更具趣味性、创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创作的效果更加独特。

主人椅的设计进阶路径研究39-43

摘要:目的发扬工匠精神,运用传统文化,完成具有中国风格的创新设计。方法站在批评的视角,以汉斯·瓦格纳的中国椅为例,通过中国椅和明式圈椅的设计对比,指出明式圈椅的器物造型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基因对西方设计的优势,同时受到国外发达国家设计进阶过程所秉承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所显现出的工匠精神启发,再结合体验设计方法完成主人椅的设计实践。结论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基因是当代设计创新的保障和资源,蕴涵工匠精神的创新设计值得正在成长的中国企业和设计师借鉴与学习。

漆器造型创新44-47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漆器造型创作的因素及实践。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漆器创作的传统文化、个人情感、时代及造物规律等要素,明晰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及对漆器创作的不同作用。结论一位成熟的漆艺家的创新不是凭一时的灵感,而是依据漆器的创作规律,经过一轮轮地创作实践才能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具有个人情感的现代漆器艺术家。

设计创新中的色彩互动及匠心投射48-51

摘要:目的研究设计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独特创意及设计思想表达中的匠心投射。方法从设计色彩与创新智造中匠心投射的质点,对设计色彩的视觉心理、色彩情感倾向及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互动匠心运发的细节进行分析,以把握设计色彩的施用理念与施用规律。结论当代的设计家应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掌握设计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理念与规律,运用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为新时期的生活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

文化人类学角度下的白族锻造研究52-55

摘要:目的对聚居在我国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之上的,以口承文化为主的白族的锻造技艺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的"直接观察法",搜集整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白族锻造铜银的技艺及纹饰,以此为标本探讨其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传承与演进。结论白族人仍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仍然是无可替代的,这种"技艺即生活,生活即文化"的传承方式是研究白族文化承传与演进的重要活化石。

包装工程杂志视觉传达设计
新媒体环境下的交互广告设计研究56-60

摘要:目的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交互广告的应用现状与交互体验特点,以及相对于传统广告的优势,展望交互广告的发展前景。方法分析了交互广告的特点,通过案例举证、分析了交互广告的用户体验特点。结论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以互联网、移动通信和电子科技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对广告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交互广告也正凭借它与生俱来的优势冲击着传统广告市场,并取得长足发展。

“梅山文化园”标志设计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61-64

摘要:目的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本质属性出发,引用符号学原理,论证当它被引入现代设计之时必须产生相应改变的原因及其变化原则,结合"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标志的设计实践加以佐证。结论将地域传统符号合理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对提高地区文化影响力及丰富设计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途径的有益探索。

“随意形态”标志设计研究65-70

摘要:目的对当代标志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即"随意形态"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方法以案例搜集、分类整理、综合分析为手段,从"随意形态"标志设计的概念、分类、主要特征与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结论得出该类标志作为一种目前尚属新颖和稀缺的视觉语言,已逐步受到相关从业者的关注和部分消费者的喜爱。它具有大众传播优势,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在具体实践中,为确保"随意形态"标志设计过程的不随意,应有诸多要点值得深究。

栅格系统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形式构建研究71-75

摘要:目的以栅格系统为基线,在栅格系统的形式特点与形式分类的基础上,研究栅格系统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形式构建。方法从几何比例关系、裴波那契数列、纯文字文本、图文结合4个方面,来阐述栅格系统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结论栅格系统使书籍装帧具有版面稳定性、信息组织性和阅读关联性,栅格系统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将审美与理性融为一体。栅格系统使书籍装帧的版面既协调统一,又有细节变化,使原本的书籍装帧编排形式变得有趣味性、条理性、丰富性、规律性,使读者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消解与共融视角下产品信息交互的策略和流变76-80

摘要:目的以交互设计发展为背景针对产品信息设计策略及信息交互设计发展中的流变进行研究。方法依据消解理论对信息交互中多感与视感、隐性与显性关系进行讨论,试图发掘产品表征与用户感知的关联性。同时对产品信息设计在虚拟性共融方向的发展作出分析,以此探讨信息互动交流中知觉的平衡与转换。结论通过对信息交互策略、流变的创新性视角的分析,尝试强调感知本源,实现信息解释与知觉体验的共生,更以此推动多元化产品信息交互设计的发展。

设计治疗对社会德失的价值意义81-86

摘要:目的针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道德缺失问题,管窥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秩序混乱与价值失范,探索设计形态及儒家文化图景叙事的当代借鉴。方法采用文学治疗的观点梳理传统设计形态中的伦理叙事系统,从传统文化形态"齐万物"的观点中印证传统伦理精神之于人类道德的普遍意义。设计叙事以正义庄严雍容的形态气度为庙堂服务,以自由愉悦俭德的形态规约市井文化,构建整体社会伦理文化认同与人生存在价值的合理观念。结论透辟物质形态的"合宜"设计,导引"彰善、共生"的传统设计伦理叙事,纾解当下精神享乐的设计追求,提振设计在当代的地位与社会治疗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