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雷公藤甲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细胞株MV41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321-324

摘要: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的细胞株MV41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PI3K-Akt-mTOR通路的作用.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P作用24、48、72 h时MV41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48、72 h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I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FLT3、PTEN、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结果0、5、10、20、40、80 nmol/L TP作用24、48、72 h,MV41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0、10、20 nmol/L TP作用48 h后,MV411细胞平均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30±0.20)%、(17.10±0.36)%、(35.67±0.61)%,作用72 h后分别为(7.37±0.32)%、(49.33±0.40)%、(68.92±0.11)%,同一时间各浓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TP能明显降低FLT3、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升高PTEN mRNA的表达.结论TP可能通过影响PI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抑制MV41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03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回顾性分析325-330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临床及主要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03例CL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并利用Log-rank法检验各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503例CLL患者中位年龄58岁(26~86岁),男性335例,女性168例.初诊时临床分期以Binet A期为主,为204例(40.5%),其次为Binet B期和C期,分别为148例(30.1%)和151例(29.3%).初诊时108例(21.1%)患者存在贫血(血红蛋白〈100 g/L);427例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的患者中,有113例(26.5%)升高;344例进行CD38检测的患者中有100例(29.1%)表达阳性.330例具有完整荧光原位杂交(FISH)资料的患者中,156例(47.3%)伴13q缺失(13q-),为检出率最高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其次为IgH易位(22.4%),12号染色体三体(+12,21.2%)和17p缺失(17p-,14.5%).在230例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突变状态检测的患者中,165例(71.7%)IGHV为突变状态,表达V4-34基因的患者比例最高,占12.4%(28例).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89.0个月(95%CI 75.0~103.0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29.0个月(95%CI 106.9~151.1个月).结论与欧美国家的CLL患者相比,本组CLL患者发病年龄偏低,总体生存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CLL患者的特点.

膦甲酸钠预防及抢先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331-335

摘要: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防及抢先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96例接受allo-HSCT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监测患者血浆巨细胞病毒(CMV)-DNA情况至移植后6个月,预防及抢先治疗分别采用膦甲酸钠每天60 mg/kg和每天120 mg/kg.观察CMV血症、CMV病发生情况,分析CMV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膦甲酸钠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估患者生存情况.结果96例患者中42例(43.8%)移植后发生CMV感染,中位感染时间42 d.膦甲酸钠治疗的42例CMV感染患者中,疗效显著36例(85.7%),进展为CMV病6例(14.3%),其中CMV转阴5例,因CMV间质性肺炎死亡1例.半相合移植及Ⅱ~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CMV血症发病率升高(χ2=3.834,P〈0.05;χ2=16.807,P〈0.001).膦甲酸钠不良反应轻微,无明显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CMV血症42例中,死亡12例(28.6%),未发生CMV血症54例中,死亡6例(11.1%),两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6,P=0.06).结论 应用膦甲酸钠对allo-HSCT患者预防及抢先治疗CMV感染的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尤其适用于造血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淋巴瘤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表达及其临床意义336-339

摘要:目的 分析淋巴瘤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表达特点及其对应靶抗原种类,探讨ANA与淋巴瘤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00例淋巴瘤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血清中ANA的表达水平.用1:2配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NA表达和淋巴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淋巴瘤患者ANA阳性率为28%(28/100),健康对照组为7%(14/200),淋巴瘤患者ANA阳性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66,95%CI 4.10~45.57,P〈0.01).两组女性ANA阳性率均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高ANA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淋巴瘤组较健康对照组荧光模式更加复杂丰富,靶抗原谱系更宽.结论 淋巴瘤患者体内存在以ANA为表现的自身免疫现象.淋巴瘤患者ANA靶抗原谱与健康人生理性ANA谱不同,ANA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淋巴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74例放化疗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340-344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放化疗效果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ⅠE~ⅡE期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74例,其中,单纯放疗28例,单纯化疗36例,同步放化疗10例.36例单纯化疗患者中,25例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4例采用DICE方案(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顺铂+依托泊苷),7例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依托泊苷方案.Ann Arbor分期:Ⅰ期60例,Ⅱ期14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74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全组失访10例,死亡24例.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72.5%,其中,单纯放疗组为92.7%,单纯化疗组为62.3%,同步放化疗组为79.1%,单纯放疗组与单纯化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6,P〈0.05),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9,P〉0.05).接受单纯放疗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病情稳定率、进展率分别为89.3%(25/28)、7.1%(2/28)、3.6%(1/28)、0,接受单纯化疗的患者分别为55.6%(20/36)、25.0%(9/36)、8.0%(3/36)、11.1%(4/36),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分别为80.0%(8/10)、10.0%(1/10)、0、10.0%(1/10);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4,P〈0.05),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B症状、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ECOG评分及Ann Arbor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放疗作为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取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年龄、ECOG评分、B症状、Ann A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344-344

摘要: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品管圈在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漏检率中的作用345-348

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QCC)在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漏检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QCC质量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具有融合基因异常AML患者流式细胞术(FC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MRD的状况,以FQ-PCR结果为参考,分析FCM MRD漏检情况及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在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判断改进效果.结果 柏拉图显示,2014年度标本稀释或凝固、 分析策略不当以及MRD指标组合不能覆盖三项累计构成比为83.3%(60/72),是导致FCM MRD漏检的主要因素,也是QCC改善的重点.2015年度,通过降低骨髓穿刺稀释率、优化加样及检测的标准操作流程、加强仪器维护和保养,并重点优化抗体搭配方案和设门分析策略,最终将MRD漏检率从2014年度的14.8%(72/486)降低到2015年度的2.6%(16/620).结论 通过开展QCC可有效降低FCM检测MRD的漏检率,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控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QCC解决问题的模式值得推广.

白血病患者人格特质、焦虑及抑郁状况调查349-352

摘要:目的 调查白血病患者人格特质、焦虑和抑郁状况.方法 将120例白血病患者及118名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采用A型人格问卷(TABP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人格特质、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白血病患者A型人格与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关系.结果白血病组A型人格、焦虑和抑郁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71.67%(86/120)比30.51%(36/118),P〈0.01;36.67%(44/120)比9.32%(11/118),P〈0.01;29.17%(35/120)比5.93%(7/118),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白血病组A型人格时间紧迫感、敌意竞争性均与焦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2、0.273,均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A型人格与焦虑状态相关.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以多发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二例并文献复习353-356

摘要:目的 探讨以多发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诊断、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多发骨破坏为主要表现ALK+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多发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ALK+ALCL发病率极低,以年轻患者多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示CD30+、ALK+.2例患者均予以Hyper-CVAD/MA方案化疗,1例死亡,1例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持续CR.结论以多发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ALK+ALCL临床少见,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有一定的特殊性.治疗尚无统一方案,以CHOP方案或Hyper-CVAD/MA方案为主.

嗜血细胞综合征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并文献复习356-359

摘要:目的 提高对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治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HPS表现有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诊断为HPS合并TTP,从发病至死亡不足1个月,关于此类病例的报道少见.结论 HPS患者本身可出现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当同时表现有TTP时,极易误诊或延误诊断.

成年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转型一例并文献复习359-361

摘要:目的 观察成年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转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的发生过程.方法 对1例APL患者诊断、缓解和复发的整个过程应用细胞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该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以及融合基因检查确诊为APL,缓解期间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完全缓解4个月后复发,此时染色体未见异常,但细胞形态和分子遗传学检查提示转变为M5,转型后再次诱导治疗无效出院.结论 APL治疗后转变为M5的病例临床较为罕见,转型后治疗效果不佳.

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一例并文献复习361-363

摘要:目的 提高对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全身皮疹、口腔溃疡2周入院,诊断为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经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后病情一度改善,最终因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而死亡.结论 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罕见,预后极差.

蕈样肉芽肿一例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并文献复习363-365

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蕈样肉芽肿(MF)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MF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及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全身红斑肿块伴皮肤瘙痒4年,加重半年入院.头面部肿块活组织检查确诊为MF,治疗前PET-CT提示皮肤广泛受侵,全身多处淋巴结及双侧乳腺、心包及胰腺受累.治疗中PET-CT提示病灶18F-FDG代谢减低,病情部分缓解;而治疗中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颅内淋巴瘤浸润,提示病情进展.改变化疗方案继续化疗,治疗后PET-CT提示全身未见18F-FDG代谢异常增高灶;患者出院后2个月复查头颅MRI,显示颅内新出现淋巴瘤浸润病灶,提示病情进展.后患者经过多次化疗及放疗,终因病情进展死亡.结论18F-FDG PET-CT在MF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治疗中、治疗后PET-CT的疗效判断存在一定的假阴性,颅内浸润的MF患者仍需行头颅MRI以明确诊断.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病例报告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合并骨髓瘤一例366-367

摘要:患者 女性,64岁. 于2001年6月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黄、乏力、齿龈渗血、皮肤出血点、瘀斑入住当地医学院附属医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80 g/L,白细胞计数(WBC) 1.4 ×10^9/L,红细胞计数(RBC)2.30 ×10^12/L,血小板计数(Plt)6×10^9/L. 随后行骨髓象检查结果示: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红两系少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易见,巨核细胞缺如.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予口服司坦唑醇、环孢素治疗,丙种球蛋白2.0 g×7 d静脉滴注,间断输血及血小板,茵陈蒿汤1剂/d,口服再生胶囊、地黄止血胶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控制相对稳定. 2005年7月因间断出现酱油色尿、双目视物不清入院治疗.入院后检查血常规:Hb 32 g/L,WBC 1.2× 10^9/L,RBC 1.03×1012/L,Plt 16×10^9/L.随后行骨髓象检查结果示: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期幼红细胞红居多,占0.475.溶血试验:酸化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阴性;肝、肾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9 U/L、尿素氮13.76 mmol/L、肌酐90.30μmol/L,其他检测项目均正常;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粒细胞CD5548.40 %,CD5956.19 %,红细胞CD5571.34 %,CD5968.15 %.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A-PNH)综合征. 应用胸腺肽、多抗甲素、达那唑、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曾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茵陈蒿汤1剂/d、保肝、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出院.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关于论文中基金项目标注的要求367-367

摘要: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要求,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的各类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其基金项目著录执行新的编排格式,具体要求举例说明如下,作者投稿时请参照执行。分别用中英文双语著录基金项目标准全称并括号注明基金项目批准文号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的下一行。英文基金项目全称中,实词首字母均大写。若为多项基金资助,不同基金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最末一项基金项目批准文号括号之后不用标点。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策略368-371

摘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效果虽然显著,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问题仍无法避免.因此,TKI耐药是CML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约5%的患者对TKI存在原发性耐药,20%~30%的患者对TKI产生继发性耐药.目前已知的TKI耐药分子机制有bcr-abl过表达、基因突变、DNA修复机制缺陷、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异常信号通路及骨髓微环境等.同时,针对各种耐药机制开发的药物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这些药物的研究为克服TKI耐药提供了可能.本文拟对TKI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策略的进展进行综述.

霍奇金淋巴瘤精准治疗策略372-375

摘要: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恶性淋巴瘤类型,多发生于青年人.随着现代治疗技术的发展,约80%的患者可以被治愈.如何进一步提高HL的治愈率、使不良反应最小化是临床面临的新课题,近期有效率和远期生存率同样值得关注.文献报道疾病的分期对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就有关HL的分期、早期治疗是否可以减少剂量、晚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新药开发等问题进行讨论,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

甲氨蝶呤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研究进展375-379

摘要: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化疗是PCNSL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在各种化疗药物中,以大剂量甲氨蝶呤的疗效最为肯定.近年来国外对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其他药物的治疗方案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文章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