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专题综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65-67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乃至唯一手段,多种单倍型相合移植方案的建立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文章从供者选择、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以及植入失败防治等3个方面选取了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代表性报道,总结了allo-HSCT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免疫组库分析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68-70

摘要:免疫组库(IR)多样性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和B、T细胞的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极大地推动了IR检测和分析的进展及应用。在2016年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相关研究报道也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文章结合此次会议报道介绍近年来IR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基于记忆性干性T细胞和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价值71-73

摘要:近年来,以抗原嵌合受体T细胞(CAR-T)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记忆性干性T细胞(TSCM)和中心记忆性T细胞(TCM)是T细胞免疫治疗强有力的载体,如何在体内及体外调控该类细胞的分化、如何利用其构建强效的治疗系统而避免潜在的毒副作用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文章主要总结了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关于TSCM和TCM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价值和相关研究进展。

恶性淋巴瘤临床转化研究进展74-75

摘要: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多种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仍有约1/3的晚期患者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初次治疗无效或短期有效但复发、进展。近年来恶性淋巴瘤相关临床转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所开发出的靶向药物将进一步为患者临床治疗指明方向。文章就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在恶性淋巴瘤临床转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总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阿扎胞苷治疗后基因突变和克隆演变76-77

摘要: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中与血液疾病克隆演变相关的报道非常多,文章总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阿扎胞苷(AZA)治疗过程中基因突变改变和克隆组成演变相关的报道,探索MDS中克隆演变与治疗反应和临床进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

骨髓瘤的检查点抑制78-82

摘要:骨髓瘤是一种免疫功能显著紊乱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临床前研究已证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调节机制处于活化状态,并且靶向这些信号轴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转化中。文章介绍2016年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的在骨髓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若干免疫检查点通路,包括近年来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临床试验;总结阻断骨髓瘤免疫检查点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8F-FDG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83-85

摘要:PET-CT是目前唯一一种用解剖形态进行功能、代谢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能独特地提供功能、代谢、血流灌注等方面信息,同时具有灵敏度高和无创伤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最佳手段之一。某些淋巴瘤亚型对FDG具有稳定的高摄取性,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就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细胞及疫苗免疫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86-90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能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移植物抗骨髓瘤免疫效应,从而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但其疗效的局限性和相关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目前正在寻求更有效的细胞免疫疗法和疫苗疗法,以诱导更特异、更稳定和更有效的抗骨髓瘤免疫应答反应,同时降低治疗相关的风险。随着分子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和应用免疫学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极具前景的MM治疗方法,如抗原特异性的嵌合受体和骨髓瘤特异性表位的靶向T细胞受体等修饰T细胞、疫苗致敏并体外扩增自体T细胞、扩增骨髓浸润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等。这些新兴的治疗方案与免疫调节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细胞调节通路抑制剂结合,有望改善MM患者的治疗效果。介绍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的关于细胞和疫苗免疫疗法在MM治疗中的相关信息,并探讨了将这些疗法与现有的治疗方案整合治疗MM的可行性。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老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及预后91-96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同非老年成年ALL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讨老年ALL患者不良预后因子。 方法将收治的279例ALL患者分为老年组(60~79岁)及非老年组(14~59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相关基因IKZF1、PAX5、NOTCH1、PHF6、SH2B3、LEF1、JAK1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并分析这些指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老年组男性患者比例低于非老年组[42.9%(21/49)比61.7%(142/230),P=0.015)。老年组B-ALL发生率、费城染色体阳性(Ph+)率及髓系标记CD3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87.8%(43/49)比70.4%(162/230),P=0.009;47.8%(22/49)比27.4%(58/230),P=0.007;56.8%(21/49)比39.0%(64/230),P=0.049]。老年组ALL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总完全缓解(CR)率低于非老年组[20.0%(9/49)比38.9%(81/230),P=0.016;68.3%(28/41)比91.3%(178/195),P〈0.001]。老年组ALL患者3、6、12、24个月总生存(OS)率均低于非老年组(64.6%比84.4%,P=0.001;50.0%比73.8%,P=0.001;29.2%比52.4%,P=0.003;6.2%比26.2%,P=0.003)。两组患者的PAX5、NOTCH1、PHF6、SH2B3、LEF1、JAK1基因突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老年AL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同非老年成年ALL患者存在差异,老年组预后更差,需要个体化治疗,以改善预后。

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97-101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cIg)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可能来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5年5月1 147例初诊B-CL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McIg表达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其来源。 结果1 147例B-CLPD患者中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患者164例,其中140例(85.4%)存在McIg;非LPL/WM患者983例,其中50例(5.1%)存在McIg;两组McIg类型均以IgM型为主。McIg阳性LPL/WM组、McIg阳性的非LPL/WM组及McIg阴性组患者血清IgM浓度分别为(48.88±33.42)g/L、(27.9±15.23)g/L、(2.75±1.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cIg阳性的LPL/WM组IgM浓度高于McIg阳性非LPL/WM组(P=0.000),且两组患者血清IgM浓度均高于McIg阴性者(P值均为0.000)。分析16例McIg阳性非LPL/WM的B-CLPD患者显示,治疗后完全缓解期间单克隆IgG、IgM的水平变化均低于初诊时(P值分别为0.001、0.048)。非LPL/WM的B-CLPD患者中β2微球蛋白高水平组及染色体复杂核型组血清McIg阳性率分别高于β2微球蛋白低水平组(P=0.001)及染色体正常核型组(P=0.016)。47例McIg阳性的非LPL/WM患者中,38例(80.9%)血清McIg表达类型与肿瘤细胞表面Ig轻链的类型一致,二者中度相关(P〈0.005)。 结论部分非LPL/WM的B-CLPD患者血清中也存在McIg,且可能和预后有一定相关性。McIg可能是由肿瘤细胞或与肿瘤细胞有共同前体的细胞分泌的。

加大剂量CAG方案与标准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再诱导治疗部分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比较102-106

摘要:目的比较加大剂量CAG(HD-CAG,即增加传统CAG方案中阿柔比星的剂量)方案和标准剂量阿糖胞苷(SDAC)的联合方案(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对部分缓解(P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再诱导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5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经"3+7"标准诱导化疗方案治疗后仅获得PR的AML患者,根据不同的再诱导方案,这些患者被分为HD-CAG组(23例)和SDAC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 结果HD-CAG组的完全缓解(CR)率高于SDAC组[91.3%(21/23)比65.4%(17/26),P=0.030],两组的总体反应(OR)率分别为95.7%(22/23)和84.6%(2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化疗后两组的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12个月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87,P=0.816)。 结论HD-CAG方案再诱导治疗经"3+7"方案取得PR的AML患者,可以获得较SDAC联合方案更好的疗效。

CD34阳性及阴性成年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107-110

摘要:目的分析CD34阳性及阴性成年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CD34表达对T-ALL预后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5例初治成年T-ALL患者。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分为CD34阳性组与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比较。 结果75例初治成年T-ALL患者中,CD34阳性组24例(32.0%),CD34阴性组51例(68.0%)。CD34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年龄、肝脾大、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染色体异常、4周完全缓解(CR)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时CD34阳性组血红蛋白(Hb)〈90 g/L、伴髓系抗原表达者的比例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88,P=0.015;χ2=10.758,P=0.001)。18例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57例未选择HSCT。在未选择HSCT的患者中,CD34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阴性组为32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2,P=0.002)。 结论成年T-ALL患者CD34表达与Hb〈90 g/L及髓系抗原表达有关;未选择HSCT患者的CD34表达可能与预后呈负相关。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病例讨论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一例诊治讨论111-113

摘要: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HL)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结外淋巴瘤,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与肝炎、肝脏原发和继发性肿瘤混淆,病理为诊断的金标准。通常认为该病的治疗与其他部位的结外淋巴瘤相似,应作为全身疾病来考虑,宜采用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模式。2014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收治1例33岁男性原发性肝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经8个周期化疗达完全缓解,至截稿时仍无病生存。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西罗莫司治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并文献复习114-116

摘要:目的观察西罗莫司治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报道1例男性21岁高白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该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aGVHD经激素及FK506治疗无效,换西罗莫司治疗。 结果患者移植后+63天出现皮肤aGVHD(Ⅱ度),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后加重,+74天合并血小板减少,将环孢素换为他克莫司,症状未缓解,并继发糖尿病、高血钾、房颤等,+100天将他克莫司替换为西罗莫司,皮疹消失、血钾及血糖恢复正常。+130天血象示三系重度减低,停用西罗莫司9 d后血象恢复正常并出院随访至截稿日。 结论西罗莫司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有效,其与伏立康唑合用时需减量90%,即使密切监测血药浓度,仍须警惕其致重度骨髓抑制的可能。

毛细胞白血病三例并文献复习116-119

摘要: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H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3例HCL患者中,2例以淋巴细胞增多起病,病情进展缓慢,1例以发热症状起病,病情凶险,短期内死亡。2例为典型HCL表型,免疫表型为CD19+、CD20+、CD11c+、CD103+、CD25+;1例为变异型HCL,免疫表型为CD19+、CD20+、CD103+、CD11c+、CD25-。2例典型表型HCL患者中,1例应用克拉曲滨治疗未缓解后死亡,1例先后予脾脏切除及干扰素治疗。1例变异型HCL患者予克拉曲滨治疗未缓解,换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缓解。 结论HCL是一类不常见的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肿瘤,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有利于明确诊断及分型。克拉曲滨治疗可以使大多数HCL达到持久完全缓解,但是变异型HCL对克拉曲滨反应差,需积极二线药物如利妥昔单抗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霍奇金淋巴瘤伴骨髓纤维化一例并文献复习119-121

摘要: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霍奇金淋巴瘤(HL)伴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HL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患者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处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经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骨髓活组织及病理等检查,确诊为混合细胞型HL ⅣB期。考虑该患者为原发高危HL伴骨髓纤维化,给予4个疗程ESHAP方案化疗,复查骨髓恢复正常,及时给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恢复良好,定期随访中。 结论HL患者首发累及骨髓较为罕见。对于首发累及骨髓的晚期HL患者,应尽早给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

门冬酰胺酶致弥漫性脑白质病一例并文献复习121-123

摘要:目的观察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例ALL患者使用门冬酰胺酶后导致弥漫性脑白质病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在使用门冬酰胺酶治疗时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通过影像学诊断为弥漫性脑白质病。给予终止化疗、控制血压和适当抗惊厥药物治疗后完全好转。结论ALL患者在使用门冬酰胺酶过程中出现头痛、呕吐、癫痫等症状时应结合病史、体检和头颅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应做到及早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

Castleman病五例并文献复习123-125

摘要: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D)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治现状及预后,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例CD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5-47岁;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诊断分类标准:多中心型CD(MCD)1例,单中心型CD(UCD)4例;MCD组织学分型未明,UCD包括透明血管型(HVV)2例及浆细胞型(PCV)、混合型(Mix型)各1例;经手术及综合治疗,1例达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随访时间5-23个月。结论CD流行病学复杂,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UCD首选手术治疗,而MCD多需全身治疗;预后因分型、病毒感染、种族等差异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