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专题综论
多发性骨髓瘤最新研究进展449-453

摘要:近些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特别是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多个新药治疗复发难治MM.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的第21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上,关于MM的议题得到了与会各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就MM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453-453

摘要: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具体使用要求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专题综论
冒烟型骨髓瘤的研究进展454-456

摘要:第21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研究、疾病诊治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年会上特别将冒烟型骨髓瘤作为一个专题来讲解,从其定义到进展的高危因素以及当前对冒烟型骨髓瘤理念的转变作了详细的阐述.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伯基特淋巴瘤中的活化457-460

摘要:目的 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伯基特淋巴瘤中的活化情况.方法 收集13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淋巴瘤组织及14例患者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KT、mTOR、RPS6磷酸化情况.结果 伯基特淋巴瘤组织中p-AKT、p-mTOR、p-RPS6表达率分别为84.6%(11/13)、100.0%(13/13)、100.0%(13/13),反应性淋巴结增生为64.2 %(9/14)、71.4%(10/14)、78.6 %(11/14),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伯基特淋巴瘤中存在异常活化.

白细胞介素17调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关系的研究461-464

摘要: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的Th17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鼠,分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BALB/c小鼠脾来源的CD4+CD62L+T细胞,加入抗CD3抗体、抗CD28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6体外培养Th17细胞,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DLBCL细胞株SUDHL-4传代培养后接种到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建立DLBCL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分为Th17细胞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荷瘤小鼠接种Th17细胞,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分别于预实验得到的小鼠肿瘤中位发病时间和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处死半数小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肿瘤组织IL-17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HCⅡ的表达.结果 DLBCL小鼠肿瘤中位发病时间为8d,中位生存期为28d.Th17细胞接种后IL-17表达水平[(11.93±0.56)pg/ml]较对照组[(9.82±0.26)pg/ml]升高(P< 0.000 1),随着肿瘤病程进展,IL-17表达水平降低[(9.53±0.18)pg/ml](P< 0.000 1);Th17细胞接种后MHCⅡ阳性细胞比例[(69.13±0.36)%]较对照组[(42.59±0.12)%]升高(P< 0.000 1),随着肿瘤病程进展,MHCⅡ阳性细胞比例降低[(54.63±0.45)%](P< 0.000 1).IL-17与MHCⅡ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9,P=0.000).结论 IL-17可上调DLBCL小鼠肿瘤组织MHCⅡ表达,且随着肿瘤病程进展,MHCⅡ表达下降.MHCⅡ表达水平可作为DLBCL疾病状态的判断指标,而其正向调控因子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会影响DLBCL的疾病进程,联合检测IL-17和MHCⅡ表达水平对判断DLBCL疾病状态及进程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CD13在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465-470

摘要:目的 分析成年人和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免疫表型,观察髓系抗原CD13的表达与费城染色体阴性(Ph-)B-ALL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液学特点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11例成年和32例儿童B-ALL患者免疫表型.结果 儿童与成年B-ALL患者CD13、CD33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3 %(10/32)比19.8 %(22/111),18.8 %(6/32)比29.7 %(33/111),均P> 0.05].在Ph-B-ALL患者中,儿童CD13阳性表达率高于成年人[32.3%(10/31)比9.4%(6/64),P< 0.05].在儿童和成年Ph-B-ALL患者中,CD13+和CD13-患者的诱导完全缓解率和缓解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儿童Ph-B-ALL患者中,CD13+和CD13-患者的复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16)d比(683±57)d,P<0.000 1].儿童和成年CD 13+Ph-B-ALL患者的复发时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11±16)d比(319± 16)d,P< 0.000 1].结论 在Ph-B-ALL患者中,儿童CD1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成年人,CD13+ Ph-B-ALL患者尤其是儿童CD 13+ Ph-B-ALL患者更易复发.

低剂量亚砷酸及维甲酸方案对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15INK4B基因的影响471-473

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亚砷酸及维甲酸双诱导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p15INK44B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患儿p15INK4B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11例MDS患儿接受低剂量亚砷酸及维甲酸双诱导方案治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治疗前后p15INK4B基因的表达,应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15INK4B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11例MDS患儿经过双诱导方案治疗后,9例获益.治疗后10例患儿p15INK4B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后p15INK4B基因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68±0.58)%、(1.44±0.6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5,P>0.05).结论 低剂量亚砷酸及维甲酸双诱导方案治疗儿童MDS疗效较好,该方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15INK4B基因表达升高有关,但p15INK4B基因表达升高与去甲基化无相关性.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及融合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474-478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遗传学改变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03例儿童ALL患者常见的融合基因、染色体数和结构,分析染色体和融合基因的变化对治疗反应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103例患儿中,52例染色体数正常,未检出融合基因.51例检出融合基因,其中TEL-AML1阳性22例,bcr-abl阳性10例,E2A-PBX1阳性11例,MLL-AF4阳性2例,HOX11阳性3例,SIL-TAL1 1例,dupMLL 1例,TLS-ERG 1例.bcr-abl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未检出异常基因组、TEL-AML1组、E2A-PBX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5±3.8)个月比(34.6±1.7)个月、(31.6±1.4)个月、(34.5±3.3)个月,均P<0.05],与其他异常基因组[(12.8±1.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出异常基因组平均生存时间与TEL-AML1组及E2A-PBX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其他异常基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数异常18例,其中亚二倍体4例,超二倍体14例.亚二倍体患儿平均生存时间短于超二倍体患儿[(19.8±4.8)个月比(37.5±2.2)个月,x 2=7.375,P=0.007],易复发.初诊时不同白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的患儿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融合基因及染色体数等细胞遗传学指标的检测可用于判断儿童ALL的预后和转归,对实现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在复发难治及体能、经济状况欠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479-482

摘要:目的 初步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复发难治及体能、经济状况欠佳的MM患者探索出一种经济、有效、安全、易耐受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采用沙利度胺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方案治疗的9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体能、经济状况均欠佳,其中7例(77.8%)为复发、难治,2例为初诊.分析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治疗后2例达完全缓解(CR),2例达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总有效(CR+PR)率为44.4%(4/9).9例患者均可耐受该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周围神经毒性、便秘等,未出现严重心、肾、肝等重要脏器损伤.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方案对部分复发难治及体能、经济状况欠佳的MM患者安全、有效且治疗费用低,或可为该患者群体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三氧化二砷及维甲酸治疗复发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483-485

摘要: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及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效果.方法 报道2例经As2O3及RA治疗的复发难治性AML-M5患者,例1患者骨髓移植后复发,应用As2O3联合RA治疗;例2患者诱导化疗失败后,分别应用As2O3和RA治疗.结果 2例患者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例1完全缓解8个月后复发,例2完全缓解7个月后复发,继续应用As2O3获完全缓解1个月后再次复发.结论 As2O3及RA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复发难治性AML-M5效果较好.

以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首发表现的小圆细胞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486-487

摘要:目的 探讨小圆细胞肿瘤(SRCT)的临床特征.方法 报道1例以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首发表现的SRCT患者的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确诊为SRCT,给予积极抢救治疗,病情一过性好转,7个月后死于脑出血.结论 以急性DIC为首发表现的SRCT临床罕见,易误诊,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高白细胞性急性与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果比较488-491

摘要:目的 比较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MNC程序,对13例高白细胞性AML患者和20例高白细胞性CML患者分别给予21次和28次减除白细胞治疗,每次治疗处理血量为患者总血容量的2.5~3.0倍,采集白细胞悬液容量为总血容量20%~25%.比较两组患者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结果 对高白细胞性AML及CML患者单次实施减除白细胞治疗,所采集的白细胞总数分别为:AML(628.58±285.51)×10^9,CML(412.93±194.20)×109 (t=3.15,P< 0.01);随同白细胞悬液丢失的血红蛋白量分别为:AML (9.50±4.40)g,CML(26.38±9.71)g(t=7.41,P< 0.001);丢失的血小板量分别为:AML 99.96×10^9(38.29×10^9,390.08×10^9),CML 592.92×10^9 (252.33×10^9,812.77×10^9)(Z=4.16,P< 0.001);白细胞减除值分别为:AML 155.58×109/L(75.84×10^9/L,208.32×10^9/L),CML 95.65×10^9/L(66.67×10^9/L,114.53×10^9/L)(Z=2.69,P< 0.01);白细胞减除率分别为:AML 70.48 %(40.97%,114.35%),CML 35.53 %(26.49%,43.74%)(Z=4.10,P< 0.001);白细胞减低值分别为:AML 83.67×10^9/L(26.32×10^9/L,168.30×10^9/L),CML 41.65×10^9/L (32.98×10^9/L,87.26×10^9/L)(Z=1.52,P> 0.05);白细胞计数减低率分别为:AML 41.41%(25.96%,60.09%),CML 21.85%(11.78%,28.95%)(Z=3.37,P< 0.001).结论 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对高白细胞性AML及CML患者进行减除白细胞治疗,AML患者白细胞负荷降低的效率高于CML患者,AML患者随同白细胞悬液丢失Hb及Plt的量少于CML患者,而单次治疗后两组患者WBC减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伴髓系抗原CD13高表达的急性B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学特点分析492-494

摘要:目的 分析伴异常表达CD13急性B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学特点,提高诊断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确诊的4例患者的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散点图进行分析,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特点.结果 急性B细胞白血病伴异常表达CD13的患者形态学上多数具有高度异质性与分化发育的不协调性,且此类细胞均高表达CD34.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异常表达髓系抗原的确诊必须依靠免疫学分型,同时该类原始细胞既具有典型B细胞的免疫标志又有髓系细胞的特有标志,具有髓系原始细胞及原始淋巴细胞的双重特点,是形态学误诊的最主要原因.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495-496

摘要:目的 提高对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ALPS)的认识.方法 对1例AL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确诊为ALPS,经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病隋好转.结论 ALPS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发现双阴性T细胞(DNT)对诊断非常重要.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病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bcr-ab 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497-497

摘要:患者男性,48岁。因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于2014年10月17日首次入院。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未重视,乏力渐进性加重,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三系减低(具体不详),未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全血细胞减少待查收住院。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调节性T细胞表观调控的研究进展498-501

摘要:调节性T细胞(Treg)在控制自身免疫、维持机体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在促进实体瘤及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除了转录因子叉头蛋白3(Foxp3)的特异性表达,天然起源的Treg(nTreg)还在其关键基因位点存在Treg特异的DNA低甲基化表型.这种重要的表观特征是稳定Treg不可或缺的,能更准确地定义具有抑制功能的Treg.Foxp3的表达和Treg特异低甲基化表型的维持都离不开表观遗传学的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体现在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microRNA等多个方面.文章从Treg两大特征入手,综述Treg的表观调控机制.

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的研究进展501-505

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组来自B系或T系淋巴前体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ALL不仅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最为常见,亦占成年人急性白血病的20%,其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缓解率低.有关生物学特性及药理学的研究对改善ALL患者生存率及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来源于ALL患者的人ALL细胞系为探索ALL的发生、演变机制和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细胞模型.目前已建立的人ALL细胞系几乎涵盖大部分ALL的免疫分型及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对推动ALL遗传学诊断及靶向治疗进展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对人ALL细胞系的建系进展,尤其是携带费城染色体及MLL基因重排的人ALL细胞系进行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有关著作权事项的要求505-505

摘要:(1)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按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的有关约定,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