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
分享到: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调查报告、计座、综述、专论、短篇及个案报告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9-9921
  • 国内刊号:11-5356/R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10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3
  • 综合影响因子:0.256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白血病淋巴瘤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国际进展速递

提高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效的研究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如何增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效应是CAR-T研制和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主要总结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一些信号通路的抑制、联合表达刺激分子、提高靶细胞的抗原性、优化CAR—T治疗前处理方案以及新的CAR-T制作策略等。
1-3

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近年来,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抑制剂在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治疗中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疗效,大量BCR信号通路抑制剂单用或联合其他传统化疗药物、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此外,已有研究发现了BCR信号通路抑制剂耐药的情况,其发生机制及如何克服耐药已引起关注。文章结合2015年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的BCR信号通路抑制剂单药及联合用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7-11

二代测序技术在成熟淋巴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二代测序技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成熟淋巴肿瘤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了多项二代测序技术在淋巴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和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文章选取有代表性的报道,总结二代测序技术在成熟淋巴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14

多发性骨髓瘤新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年会上报道了最新的蛋白酶体抑制剂(PI)、免疫抗体(antibody)、检测点阻滞剂(checkpointblockade)、免疫调节剂(IMiD)、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等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新的诊断技术。这些促成了该届ASH年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优化诊断治疗。目前不论使用何种新药,各个临床试验都强调了联合用药的重要性,再加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将疗效进一步提高。因此有研究者也将2015年称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年”。
15-1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淋巴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三分之二以上患者一线治疗后可缓解,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难以经诱导缓解,常表现为难治或早期复发,特别是高危(高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或伴MYC基因异常者,可使该类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的治疗方案不多。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对于复发、难治、高危、双表达淋巴瘤及特殊类型DLBCL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详细报道,文章就此进行总结。
19-22

外周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0%~15%,呈高度异质性且侵袭性强,容易出现耐药和疾病进展,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关于PTCL的报告涵盖了基础和临床多个方面。基础研究方面,新型ALK伙伴基因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发病机制。预后指标方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ATA3表达等为PTCL的预后监测提供了新的指标。治疗方面,belinostat联合CHOP、brentuximabvedotin联合CHP、罗米地辛联合ICE等新方案及移植的合理使用为PTCL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以alisertib、darinaparsin及denileukin diftitox等为代表的新型药物开展了初期临床试验,为trFCL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
23-2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慢性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化学免疫、bcl-2抑制剂、BCR信号通路抑制剂、PD-1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等新型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CLL的治疗效果和缓解程度不断提高。文章就2015年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CLL的治疗进展进行报道。
29-32

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新药治疗发展迅速,但患者在目前已有的治疗条件下,疾病仍然在缓解与复发中反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M患者在最终治疗后接受长期维持治疗有助于抑制残留病灶,延长缓解期,并延迟复发。对于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MM患者,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无进展生存(PFS)率,但并不延长总生存(OS)时间。对于不适合接受ASCT的MM患者,一项大型Ⅲ期临床研究对持续来那度胺加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与标准的固定疗程美法仑、泼尼松加沙利度胺治疗进行了比较,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前者的PFS及OS优于后者。其他试验也就ASCT患者沙利度胺及硼替佐米维持治疗进行了研究,这两种药物也可作为不适合ASCT患者的维持治疗。然而,关于最佳治疗方案及持续时间等问题还需要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得出结论,但目前一致认为,维持治疗应该作为MM的常规治疗。文章对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的MM维持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以明确维持治疗在MM治疗中的作用。
33-38

初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突变与治疗反应的关系: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摘要:介绍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有关初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体细胞突变与治疗反应的研究进展。目前对于初发高危MDS的最佳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仍未达成共识。目前的临床预后积分系统并没有包括组蛋白/核染色质修饰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和DNA甲基化,这两者可能预测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的效果。通过HMA治疗,可能改变与预后有关的基因表达,而具有多样化等位基因的TET2突变患者对HMA治疗的反应率明显提高。选择去甲基化治疗而不是普通诱导缓解化疗方案所基于的证据级别是2C,主要判断是基于HMA的化疗方案毒性更低,而TET2突变患者治疗反应率更高。下一步需要深入的前瞻性研究来评价伴TET2突变患者接受去甲基化治疗后的长期疗效。
42-44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专家讲坛

程序性死亡分子1免疫治疗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免疫检查点阻滞剂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抗PD-1/PD—L1抗体在各类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已证实该类药物在实体瘤中具有显著疗效,其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独特机制也逐渐被发现,文章就PD-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45-48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重现性流式细胞术评分与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分层相关性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分层和重现性流式细胞术评分系统(FCM—score)相关性。方法采用FCM—score四参数[髓系前体细胞和有核细胞的比值(参数1)、B系前体细胞和CD34+细胞的比值(参数2)、淋巴细胞和髓系前体细胞CD45平均荧光强度的比值(参数3)、粒细胞和淋巴细胞SSC峰值的比值(参数4)]对54例MDS患者进行评分,用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对MDS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并对FCM-score和各个阶段(由IPSS—R评估得到)的M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CM-score评分和IPSS—R分层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72,P〈0.05),FCM-score四参数中参数1和参数4与IPSS—R分层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FCM—score和IPSS.R分层存在相关性,可对MDS患者危险度进行初步评估。
49-52

供者细胞回输数量对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与回输细胞数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Haplo-HSCT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前后各因素与移植后Ⅲ-Ⅳ度aGVHD发生率的关系。结果68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HLA配型为5/10至9/10相合,其中父亲供者19例,母亲供者24例,兄弟姐妹供者16例,子女供者9例。未出现Ⅲ-Ⅳ度aGVHD患者51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20岁(5~55岁);出现Ⅲ-Ⅳ度aGVHD患者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23岁(5—54岁)。两组回输的单个核细胞(MNC)计数、CD34+细胞数以及移植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恢复快慢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4个因素中MNC与CD34+细胞数量、白细胞植活时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而CD34+细胞数量及白细胞植活时间均与血小板植活时间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移植后发生Ⅲ-Ⅳ度aGVHD与回输的MNC及CD34+细胞数量无关。
53-56

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诱导治疗不同危险度分层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LD)-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M3)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接受LD-HA方案诱导治疗的AM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级,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随访长期生存,以同期49例伊达比星+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患者为对照。结果1个疗程后,LD-HA组总有效(OR)率为71.2%(37/52)[完全缓解(CR)率50.0%(26/52),部分缓解(PR)率21.2%(11/52)],IA组OR率为53.1%(26/49)[CR率44.9%(22/49),PR率8.2%(4/49)],两组O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按危险度分层,LD-HA组高危组的OR率高于IA组[100%(11/11)比66.7%(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A组和IA组的低危组和中危组O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A组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均较IA组轻,不适合标准方案的AML患者亦对其耐受良好。结论LD-HA方案诱导治疗AML时,高危组OR率高,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与标准方案相比,LD-HA对于高危AML患者可能更有效。
57-60

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稿约

摘要:《白血病·淋巴瘤》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反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动态。主要栏目有:国际进展速递、专论、专家讲坛、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综述、讲座、病例报告、标准与规范等。读者对象为从事肿瘤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编委会由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学者组成。1对来稿的要求1.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I0001-I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