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会议速递
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有关霍奇金淋巴瘤的最新研究概况705-705

摘要: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对霍奇金淋巴瘤(HL)进行了专题继续教育回顾和大会交流.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对HL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CD30单克隆抗体(BV)治疗难治、复发性HL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整合了BV和标准化疗的靶向化疗方案作为HL一线治疗或移植前化疗的有效性和患者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对其他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及局部区域放疗(IFRT)治疗经典型HL及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的进展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们还对HL的基因组改变、分子易感性、长链非编码RNA、miRNA及外周血分子改变、预后相关因素等进行了交流.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耐糖皮质激素人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712-716

摘要:目的 采用长期间歇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递增诱导法建立耐GC的人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Toledo/地塞米松(DEX),并观察耐药和亲本细胞株两者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以DEX为诱导剂,将对数期亲本Toledo细胞接种在含DEX起始浓度为1×10-s 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96 h后,改为不含药物的培养液培养,待细胞增殖再次进入对数生长期,提高DEX浓度1倍,直至在含DEX 1.024×10-5 mol/L的浓度中稳定生长.并通过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裸鼠致瘤实验等多种方法观察耐药和亲本细胞系两者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探讨GC耐药机制.结果 Toledo/DEX细胞系可以在含DEX 1.024×10-5 mol/L的浓度中稳定生长.耐药及亲本细胞系在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完全一致.对超微结构观察可见Toledo/DEX细胞表面局部可见片层状突起,有细长微绒毛.耐药细胞致瘤性强,对多种化疗药有耐药性且耐药指数高,提示耐药细胞更具侵袭性.耐药细胞增殖慢,较多被阻滞在G1期,染色体变异多,但未形成两个相关克隆.此外,GC受体(GR)α、GR β表达异常参与GC耐药的形成.结论 Toledo/DEX是一株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高耐药细胞系,为研究GC耐药机制及探索逆转GC耐药性的药物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小檗碱诱导耐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EU-4凋亡及其机制717-719

摘要: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耐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EU-4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0、10、1 00 μmol/L小檗碱作用EU-4细胞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PARP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基因沉默技术观察降低XIAP表达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0、100μmol/L小檗碱作用EU-4细胞72 h后凋亡率分别为(9.08±1.20)%、(22.36±2.16)%、(59.81±4.17)%,呈剂量-效应关系.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性增强,分别为1.70±0.25、1.92±0.10、2.89±0.25.小檗碱抑制EU-4细胞XIAP的表达(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单纯下调XIAP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对照siRNA转染组和XIAP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23±1.66)%和(22.15±0.63)%.结论 小檗碱可以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U-4细胞凋亡,XIAP下调引起的Caspase-3的激活参与了EU-4细胞的凋亡.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分析736-738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CR)后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升高(5%~15%)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ALL CR后幼稚淋巴细胞增多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5%且≤10%组,>10%且≤15%组,分析各组ALL复发情况.结果 ALL患儿CR后治疗期间出现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占40.54%(30/74),其中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且≤10%时复发率为21.05 %(4/19),与阴性对照组的复发率15.91%(7/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10%且≤15%时复发率为54.54 %(6/1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儿童T-ALL与B-ALL出现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结论 儿童ALL CR后治疗阶段骨髓幼稚淋巴细胞轻度(>5%且≤10%)升高可能是骨髓正常的B系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的结果,预后相对良好;而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10%且≤15%时,这些幼稚细胞极可能是白血病细胞,提示预后不良.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739-741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96例初发AML患者FLT3/ITD突变,分析FLT3/ITD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96例AML患者中FLT3/ITD突变18例(18.8%).其中M22例,M3 11例,M42例,M53例.FLT3/ITD阳性AML患者初发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0×109/L(3.6× 109~ 137.6×109/L),FLT3/ITD阴性AML患者为6.3×109/L(4.5×109 ~ 113.0×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5).FLT3/ITD阳性者随访16例,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6~ 15个月),13例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诱导缓解率为81.3%(13/16).结论 FLT3/ITD是AML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FLT3/ITD阳性患者白细胞计数较高.

中国淋巴瘤治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分析742-744

摘要:目的 依据循证医学及医学临床科研设计原则,通过分析中国淋巴瘤治疗领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评估临床试验研究质量,为规范治疗试验、提高研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万方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1979年至2013年),以“淋巴瘤”、“随机”、“对照”、“病人”或“病例”或“患者”为检索词,对中国期刊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进行检索.同时以“Chinese/Chin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lymphoma”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对文献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样本含量、随机方法的应用、组间均衡性比较、盲法的应用、统计学方法的应用、随访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两个中文数据库中共检得有效文献120篇,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所得文献均包括在这120篇文献中.其中,对具体随机方法进行说明者37篇(30.8%),有明确纳入、排除标准者33篇(27.5%),样本数< 60例者55篇(45.8%),对基线资料可比性进行描述者61篇(50.1%),对随访情况进行描述者43篇(35.8%),仅1篇文献提及单盲法.结论 研究结果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淋巴瘤治疗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总体研究质量不高,证据的可信度低,质量与循证医学标准有一定差距.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原发性肺淋巴瘤十例临床分析747-748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并分析预后.方法 收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PP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检查、组织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PPL为少见病,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肺癌,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气短、发热,影像学检查肺部可见结节肿块影,可伴支气管充气征,纤维支气管镜下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PPL需要通过手术或在CT、彩色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取得活组织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才能确诊,治疗应采用包括手术、化放疗等的综合治疗.

孤立性骨髓瘤继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748-750

摘要:目的 探讨1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M)后发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该患者不同时间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SPB确诊后2年内治疗有效,病情稳定;2年后进展为MM;1年后发生DLBCL,对化疗耐药.结论 SPB在治疗过程中部分可转化为MM,但也可发生其他肿瘤.因此,在病变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发生转化.

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与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动态水平的相关性750-752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动态水平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NHL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LDH、β2-MG动态水平,并随访1年以上,判断血清LDH、β2-MG与临床分期、分组及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 血清LDH、β2-MG水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中位值:LDH分别为567.9、238.5 U/L,β2-MG分别为4.73、3.06 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全身症状组血清LDH、β2-MG水平明显高于无全身症状组(中位值:LDH分别为473.6、211.9U/L,β2-MG分别为4.80、2.63 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LDH、β2-MG达低水平者各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DH、β2-MG水平可作为NHL分期、分组指标,治疗后血清LDH、β 2-MG水平与NHL患者预后呈明显负相关性.

成年人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并文献复习752-754

摘要:目的 探讨成年人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进一步提高对成年人骨LCH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成年骨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多发骨破坏患者经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成年人骨LCH,排除转移癌及骨髓瘤,分型为单系统多部位,需要全身治疗.结论 成年人骨LCH罕见,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需病理证实,确诊后要进行病情评估及分型,再进行个体化治疗.

变异异常高表达CD7伴浆细胞增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一例并文献复习754-755

摘要:目的 探讨特殊白血病变异异常高表达CD7伴浆细胞增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的诊断.方法 报道1例变异异常高表达CD7伴浆细胞增多M2的诊断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诊断特殊少见白血病需结合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学技术及相关生物化学检查数据等方可得出较为准确结果.结论 变异异常高表达CD7伴浆细胞增多M2在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术方面均有其特殊之处.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白血病三例并文献复习755-757

摘要: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报道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白血病病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转化为白血病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染色体核型正常,年龄均较大,均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疗效及预后差.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白血病与细胞遗传学关系不明显,与应用免疫抑制剂无关,与患者年龄有关,预后差.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2014年改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请登录中华医学会网站投稿757-757

摘要:为顺应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刊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管理系统。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的研究进展758-761

摘要: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以嗜酸粒细胞增多及合并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为主要特点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所有患者都有包括发生于8p11染色体上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突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有希望能治愈此病的手段.

EB病毒相关微小RNA与淋巴瘤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761-763

摘要:EB病毒(EBV)与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明了.微小RNA(miRNA)对EBV感染相关淋巴瘤的调控作用逐渐被认识,文章就EBV相关miRNA在淋巴瘤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及个案报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一例765-767

摘要:患者 女,49岁.于2000年10月因感冒就诊于山东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Hb)减低(90g/L),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无异常.疑为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于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因胃部不适自行停药,贫血未得到纠正,后未继续治疗.2007年11月出现发热、乏力,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WBC1.2×109/L,Hb 82 g/L,Ph76× 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100.8 fl,网织红细胞0.06.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红蛋白尿,阵发性;流式细胞术;骨髓检查

以环形红斑为皮肤表现的霍奇金淋巴瘤一例767-768

摘要:患者 男,57岁.2009年8月出现间歇性发热(38℃左右),四肢散在环形红斑,无自觉症状.2011年初皮疹范围逐渐扩大,持续不退,伴发热(38℃左右)、乏力、盗汗、消瘦.当地医院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细血管周围小片状淋巴细胞浸润,个别细胞核大、染色质深,表皮内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荨麻疹型血管炎”,予泼尼松片30 mg/d,发热、皮疹消退.泼尼松减至20 mg/d时再次发热(最高39℃),皮疹复发,伴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鸽蛋大小.淋巴结穿刺示: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不能除外,泼尼松恢复至30 mg/d,但发热和皮疹未改善.病程中患者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20妇,于2011年12月8日入上海瑞金医院.关键词:淋巴瘤,霍奇金;环形红斑

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稿约I0001-I0001

摘要:《白血病·淋巴瘤》杂志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白血病、淋巴瘤为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促进我国血液肿瘤防治事业发展,临床与基础并举,但侧重于临床;提高与普及兼顾,但侧重于提高。”主要栏目有:专述、论著、短篇论著、专题论坛、综述、讲座、调查报告、短篇及个案报告等。读者对象为从事血液病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编委会由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学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