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2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2合酶1抑制剂MK886对白血病HL-60/A细胞周期的影响513-516

摘要:目的探讨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2合酶1(mPGES-1)抑制剂MK886对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HL.60/A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方法,检测HL-60/A及健康人单个核细胞(MNC)、敏感细胞株HL.60的细胞周期、mPGES-1蛋白、细胞周期素D1(cvctinD1)的差异,检测不同浓度的MK886对HL-60/A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对cyclinD1、mPGES-1、PGE2、P-Akt、c—myc蛋白的影响。结果与健康人MNC及敏感细胞株HL-60比较,HL-60/A细胞cyclinD1、mPGES-1表达最高,G0~G1期细胞比例为(30.53±2.15)%,较正常MNC[(62.63±6.58)%]及HL-60细胞[(38.86±2.25)%]减少(均P〈0.05);S期比例为(57.56±1.54)%,较正常MNC](12.18±4.43)%]及HL-60细胞[(47.70±1.88)%]明显增多(均P〈0.05)。MK886作用后,被阻滞于Go~G。期的细胞增多,同时mPGES-1表达下调,合成PGE2减少,cyclinD1、P—Akt、c-myc蛋白表达下降。结论MK886对白血病HL-60/A细胞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其机制与抑制mPGES-1表达,减少PGE2的合成,抑制cyclinD1、P—Akt、c—myc表达有关。

伴有t(8;21)变异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二例遗传学研究517-519

摘要:目的报道2例分别伴有t(8;20)(q22;q13)和t(1;8;21)(q32;q22;q22)的t(8;21)变异易位的M: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方法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反带和吉姆萨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双色双融合AML1-ETO探针进行间期及中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AML1-ETO融合信号;多重巢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结果例1核型为45,x,-y,t(8;20)(q22;q13)[12]/46,XY[3],例2核型为46,xx,t(1;8;21)(q32;q22;q22)[18]/46,XX[2];间期和中期FISH证实了AML1-ETO融合基因和变异易位的存在;多重巢式RT—PCR检测到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结论t(8;20)(q22;q13)和t(1;8;21)(q32;q22;q22)实质上都是t(8;21)的变异型易位;核型分析联合D—FISH、多重巢式RT—PCR对确定伴有变异型t(8;21)易位的AML患者的性质和预后是重要的。

拉米夫定预防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利妥昔单抗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524-527

摘要: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患者的安全性,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含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前后B—NHL患者乙型肝炎五项、HBV.DNA和肝功能指标变化。将39例HBV核心抗体(HBcAb)(+)/HBV表面抗体(HBsAb)(-)的B—NHL患者分为拉米夫定预防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化疗后HBV再激活、肝功能损害等指标。结果108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B—NHL患者中,15例患者为HBV表面抗体(HBsAg)(+),占所有患者的13.89%;39例为HBsAg(-)/HBcAb(+)患者,占所有患者的36.11%。15例HBsAg(+)的患者中HBV再激活率为13.3%,13例拉米夫定预防患者中1例(7.7%)HBV再激活,2例未预防的患者中1例HBV再激活。39例HBsAg(-)/HBcAb(+)患者中HBV再激活率为7.7%(3例),14例拉米夫定预防组HBV再激活率为0,25例未预防的患者中3例(12%)HBV再激活。结论B—NHL合并HBV携带患者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导致HBV再激活的风险是可控的,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HBV再激活。

外周T细胞淋巴瘤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的关系及预后分析528-53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IPI)的关系,及其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CHOP方案治疗的81例PTCL的临床资料,对β2-MG水平、IPI评分系统与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81例患者,均接受CHOP方案联合化疗,总有效(RR)率为82.7%,完全缓解(CR)率53.1%。IPI评分低危组、低中危组、中高危组及高危组的RR率分别为95.7%、87.5%、53.8%和20.0%,CR率分别为74.5%、37.5%、15.4%和0,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2~98个月),中位生存期(MST)31.2个月,总的1、3、5年生存(OS)率分别为83.5%、41.8%和34.7%。低危和低中危组MST目前尚未达到,中高危和高危组MST分别为16、7个月,5年OS率分别为57.3%、55.9%、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IPI评分0~1分和2分合并为低危组,3分、4~5分合并为高危组,进行生存比较,前者MST尚未达到,后者为11个月,5年OS率分别为54.8%和0(P〈0.05)。高危组血清B,MG水平均较低危组明显升高,高危组患者较低危组患者血清β2-MG异常者比例也明显升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2-MG水平、IPI评分与PTCL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清β2-MG水平可以和IPI评分系统一起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判断。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的系列特异嵌合体定量方法的建立531-533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的系列特异嵌合体定量方法。方法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CD3+T淋巴细胞和CD?s粒细胞,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模拟血细胞嵌合体进行检测,并作出标准曲线,以评价该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血细胞纯度可达94%~97%。所选的SNP位点在供受者间至少有两个可区分彼此的信息位点。扩增产物中供受者嵌合百分比的对数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Ct值显著直线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0.98,灵敏度不低于0.1%,特异性亦较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SNP—PCR定量分析同期4例临床病例,根据模拟嵌合体标准曲线对其中1例计算,得到的嵌合率为87.50%。结论基于SNP分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细胞嵌合体的检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534-536

摘要: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且治疗有效的DLBCL患者47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第2个周期、第4个周期结束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经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较化疗前与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的差异,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进行比较。结果DLBCL患者组化疗前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70.04±8.87)%、(42.79±6.06)%、(1.68±0.59)%、(14.40±6.02)%]较健康对照组[(63.89±6.67)%、(32.72±5.77)%、(0.85±0.25)%、(9.95±5.24)%]低(P〈0.05),而CDI细胞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27.21±6.54)%比(39.92±7.11)%](P〈0.05)。DLBCL患者组化疗第4个周期外周血CD3+、CD4+、CD4+/CD8+表达水平与化疗第2个周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组患者化疗第4个周期CD3+、CD4+、CD8+、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治DLBCL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可作为反映DLBCL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较好参数,在临床上可用于免疫功能的监测,为DLBC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8例疗效分析537-539

摘要:目的观察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28例MM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疗效评定按照EBMT标准进行。结果28例MM患者中,初治20例,复发难治8例。25例可评估疗效,总反应率达100%(25/25),其中完全缓解(CR)5例,接近完全缓解(nCR)10例,部分缓解(PR)10例。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同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及病毒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一般不影响治疗。结论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MM起效较快,治疗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539-539

摘要: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CD38及ZETA相关蛋白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540-542

摘要:目的探讨CD38及ZETA相关蛋白(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CLL患者CD38及ZAP-70的表达水平,根据Rai分期将患者分为高危组(III、Ⅳ期)(25例)和低中危组(0、I、Ⅱ期)(17例),了解CD38和ZAP-70表达在Rai分期的分布情况,结合患者病情进展、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CLL患者中CD38+者占47.6%(20/42),其中高危组64.0%(16/25),低中危组23.5%(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5,P=0.014);ZAP-70+者占40.5%(17/42),其中高危组60.0%(15/25),低中危组11.8%(2/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2,P=0.003);ZAP-70+CD38+和ZAP-70+CD38-患者多分布在高危组中,而ZAP-70-CD38-患者多分布在低中危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076、9.346、6.005,均P〈0.05)。随访48个月(1~136个月)后ZAP-70+CD38+及ZAP-70-CD38-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9.0和5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88,P=0.003),而ZAP-70+CD38-和ZAP-70-CD38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3.5和5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5,P:0.784)。结论CD38和ZAP.70在CLL病程后期(Rai分期Ⅲ期和Ⅳ期)表达高于病程早期(Rai分期0期、I期和Ⅱ期),CD38和ZAP-70均阳性CLL患者较单阳性患者病情进展快,生存期明显缩短。

伴有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543-546

摘要:目的探讨伴有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5q-)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报道1例伴有5q一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因腹痛、骨痛就诊。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经骨髓穿刺、过氧化物酶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T细胞型)。染色体及荧光免疫杂交检测均发现5q-。应用hyper—CVAD方案化疗曾短暂缓解,复发后应用MEA和hyper—CVAD方案,均无效。通过文献复习发现,5q-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十分罕见,此类患者5q缺失序列的最小重叠范围位于DNA标记D5S410和D5S436之间,即5q31.33区域。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5q-相当罕见,对该类疾病特点仍需进一步研究。

I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547-549

摘要: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IA方案诱导治疗不同预后组急性髓系自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A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良好组12例,完全缓解(CR)率83.3%(10/12),部分缓解(PR)率16.7%(2/12),总有效(OR)率100%(12/12);预后中等组26例,CR率73.1%(19/26),PR率19.2%(5/26),OR率92.3%(24/26);预后不良组22例,CR率59.1%(13/22),PR率13.6%(3/22),OR率72.7%(15/22);三组患者O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随访2年,预后良好组无复发生存(RFS)率100.0%,预后中等组53.8%,预后不良组45.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预后良好组AML使用IA方案诱导化疗OR率和2年RFS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案,而预后中等、不良组RFS率较低,应尽早考虑移植治疗。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22例临床分析550-551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NB患儿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22例NB患儿临床表现为腿疼15例(68.18%),发热19例(86.36%),贫血20例(90.90%),腹痛、腹胀15例(68.18%),突眼、眼眶瘀斑4例(18.18%)。易出汗20例(90.90%)。原发部位以腹部最多见,为16例(72.72%),原发于纵隔4例(18.18%),原发部位不明2例(9.09%)。实验室特点:血常规以贫血为主20例(90.90%),白细胞减少2例(9.09%),血小板减少3例(13.63%);尿香草扁桃酸(VMA)阳性率77.77%(14/18);血清铁蛋白(Fer)增高19例(86.36%),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20例(90.90%),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增高22例(100.00%)。确诊时已发生转移20例(90.90%);16例(72.72%)骨髓涂片发现瘤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CD56-FITC/CD81-PE/CD45-Perep标记阳性20例(90.90%)。22例患儿中NB误诊率高达54.54%(12/22),被误诊为类风湿疾病4例、消化不良4例、白血病3例、血小板减少症1例。22例NB患儿中CT检查发现病灶20例(90.90%),腹部B型超声发现病灶16例(72.72%);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阳性14例(63.63%)。结论早期行B型超声和CT检查有助于发现NB原发病灶,尿VMA、骨髓涂片、活组织检查、流式细胞术检查可降低误诊率。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标准·指南
2012年欧洲骨髓移植登记处手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52-554

摘要:自1998年以来,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组织之一的欧洲骨髓移植登记处(EBMT)已先后推出6版关于HSCT相关问题的HSCT手册(TheEBMTHandbook),阐述其于上述各相应时段中对HSCT的最重要经验总结、观点认识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对涉及该领域的同道们颇具指导意义。其各版中均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HSCT作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且重点深入的相应介绍。此次将其最新版中有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HSCT内容译出,希望对相关同道临床研究及日常工作能有所帮助。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恶性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观察555-557

摘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在难治、复发及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13例难治、复发及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13例患者中9例行auto—HSCT,4例行allo—HSCT,随访至2011年12月,随访期5~91个月,9例生存,其中auto—HSCT组6例、allo—HSCT组3例。4例死亡。auto—HSCT组死亡主要原因为原疾病复发;allo—HSCT组死亡原因为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auto—HSCT应尽量选择完全缓解(CR)。期完成,如果出现骨髓浸润或属于复发、难治及高度侵袭淋巴瘤,则应尽量选择allo—HSCT而非auto—HSCT,以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IgA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557-559

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IgA肾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激活与复制,激活的乙型肝炎病毒导致IgA肾病的发生。结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及早行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可能会降低IgA肾病的发生风险。

CTG方案联合HA和IA方案序贯诱导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36例559-560

摘要:目的探讨CT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吡柔比星、阿糖胞苷)联合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和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币口安全性。方法对36例老年AML患者用CTG方案联合HA和IA方案序贯诱导治疗。结果36例老年AML患者接受本方案治疗完全缓解12例(33.3%),部分缓解14例(38.7%),未缓解8例(2212%)。结论CTG方案联合HA和IA方案序贯诱导治疗老年人AML安全有效。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非霍奇金淋巴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561-563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并有嗜肝细胞和嗜淋巴细胞特性;全世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NHL患者HBV标志物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同时高于除原发性肝癌以外的其他实体肿瘤患者,如肺癌、胃肠道肿瘤及乳腺癌等;乙型肝炎患者患NHL的风险增加。但是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并不明确,文章就NHL与HBV感染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展569-571

摘要: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一种少见的血液恶性肿瘤。由于其独特的疾病特征,WHO将其归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类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该病与许多基因突变有关,包括RAS、TET2、CBL等。近年来,去甲基化药物治疗CMML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该病的方法。新药的应用可能改善CMML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