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1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388-388

摘要: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白藜芦醇诱导白血病Molt-4细胞凋亡及对WAVE1基因表达的影响389-391

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比色法(MTY)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WAVEl基因的表达。结果MTY结果显示:12.5、25.0、50.0、100.0、200.0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24、48、72h后,细胞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29.32%、36.11%、53.92%、62.50%、74.98%,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F=33.614,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0、10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Molt-4细胞48h后,S期细胞比例由42.2%分别上升为68.6%和78.1%,细胞发生了S期阻滞(F=19.453,P〈0.01);PCR结果显示:50.0、10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Molt-4细胞48h后,WAVEl/GAPDH比值分别为0.356±0.03、0.382±0.05,与对照组(0.586±0.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50,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诱导Molt-4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WAVE1基因表达有关。

成年人伴CD2表达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392-394

摘要:目的了解成年人伴CD2表达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2^+ B—ALL)的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多种单克隆抗体检测18例成年人CD2^+B—ALL及68例CDi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D2^+ B—ALL的发病年龄明显小于CD2B—ALL,18例成年人CD2^+B、ALL的大部分表面标志物与CD2^- B.ALL相似,其中CD10表达水平[(73.78±26.67)%廊于CD2^- B—ALL[(52.84±3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CD33表达水平[(15.46±27,41)%]则低于CD2B—ALL[(31.15±2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所有B—ALL患者都高表达C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13/18)和80.9%(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P〉0.05)。CD2^+ B—ALL的CD20阳性率明显低于CD2^- B—A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8,P〈0.05)。CD2^+B—ALL伴髓系抗原(CD13,或CD33)表达率为44.4%(8/18),明显低于CD2^-B—ALL的72.1%(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P〈0.05)。结论成年人CD2^+ B—ALL与CD2^- B—ALL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主要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转化,CD2^+ B—ALL伴髓系抗原(CD13,CD33)及CD20表达明显低于CD2^- B—ALL,提示成年人CD2^+ B—ALL可能有较好的预后。

白血病肿瘤疫苗联合1-甲基色氨酸免疫治疗荷瘤小鼠疗效观察395-397

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肿瘤疫苗(简称瘤苗)主动免疫治疗及联合吲哚2,3双加氧酶(IDO)的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在白血病荷瘤小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BL-3细胞皮下注射建立荷瘤白血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BS对照组、环磷酰胺(CTX)化疗组、单用瘤苗治疗组和瘤苗联合1-MT治疗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肿瘤缓解率、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及生存期。结果PBS对照组小鼠活动迟缓,体质量(含瘤结节质量)比其余各组均高;单用瘤苗组和瘤苗联合1-MT组小鼠活动、进食正常,体质量与正常小鼠差异不大;化疗组体质量明显减轻,出现脱毛、弓背、活动减少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71,P=000);单用瘤苗组和瘤苗联合1-MT组治疗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化疗组(0,0,40%)。瘤苗联合1-MT组完全缓解率与单用瘤苗组(61.1%、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1,P〉0.05),但瘤苗联合1-MT组的复发率低于单用瘤苗组(0,36.36%);复发小鼠再应用1-MT,能明显抑制瘤结节的生长。单用瘤苗组和瘤苗联合1-MT组小鼠中位存活期明显高于化疗组和PBS对照组(X^2=52.13,P〈0.01)。各组小鼠整体瘤结节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966,P=0.000)。结论白血病瘤苗在动物实验具有肯定的疗效,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且副作用小。免疫治疗联合1-MT对白血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肿瘤的复发率;而免疫治疗有效后复发时应用1-MT,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ABO血型分布及地区性差异分析398-400

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与白血病、淋巴瘤的相关性和地区性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不同类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ABO血型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ABO血型分布情况。结果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ABO血型分布与健康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3、X^2=8.36、X^2=9.39,均P〈0.05)。国内不同地区的白血病、淋巴瘤ABO血型分布有差异,其中自血病ABO血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5)。结论ABO血型可能是白血病、淋巴瘤的遗传易感因素,但地理因素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白血病Flt3基因编码的近膜区点突变的检测和内含子14缺失的分析401-403

摘要:目的对白血病Flt3基因编码的近膜区突变点进行检测,研究其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60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和部分骨髓标本Fh3基因外显子14、15进行检测。结果在60例白血病患者中,3例白血病Flt3-L576P发生点突变,其中1例合并有Fh3基因内含子14缺失突变。结论自血病Flt3-L567点突变是近膜区(JM)新发现的点突变,其发生与临床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伊马替尼浓度检测与临床疗效分析404-40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伊马替尼血浆浓度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2月开始服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共5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34例,女17例,服用剂量300mg/d9例、400mg/d37例,600mg/d5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者空腹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与服用剂量有关,且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为(342~4688)ng/ml;300ITIg/d剂量组的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为(1037±514)ng/ml,低于400mg/d剂量组的(2123±1016)11g/ml(t=2.34,P=0.032);300mg/d剂量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6/9),低于400mg/d剂量组的89.19%(33/37)(X^2=7.14,/9=0.008);在300、400mg/d剂量组中,39例治疗有效,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高于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提示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低于1050ng/ml者,其临床疗效可能较差,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71.1%。结论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药物血浆浓度与服用剂量有关,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血浆谷浓度低于1050ng/ml提示其临床疗效可能较差。

复方参鹿颗粒干预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调控的临床观察407-409

摘要:目的评判复方参鹿颗粒对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造血异常)(RA/RCMD)造血调控情况。方法30例MDS—RA/RCMD患者随机分成复方参鹿颗粒组(简称参鹿组)(15例)和十一酸睾酮组(15例),测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结果参鹿组与治疗前相比,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有明显上升,治疗前分别为(2.39±0.99)×10^12/L、(84.47±28.68)g/L、(81.13±96.85)×10^9/L,治疗后分别为(2.80±0.98)×10^12/L、(94.87±25.63)g/L、(98.67±107.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359、t=2.7009、t=2.2573,均P〈0.05),十一酸睾酮组仅有血红蛋白数量上升,治疗前为(71.93±27.53)g/L,治疗后为(80.07±26.0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5,P=0.0365);参鹿组治疗后CD4^+、CD8^+、CD4^+/CD8^+、NK细胞均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分别为(37.9±5.9)%、(24.0±5.8)%、1.75±0.83、(13.0±6.9)%,与治疗前的(29.3±11.7)%、(29.6±5.8)%、1.12±0.59、(8.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94、t=2.6595、t=2.6581、t=2.2288,均P〈0.05),十一酸睾酮组治疗后仅CD8^+、CD4^+/CD8^+接近正常值,分别为(22.1±7.5)%、1.50±0.74,与治疗前(26.6±7.5)%、1.18±0.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77,P=0.0420;t=2.9352,P=0.0109),治疗后,参鹿组CD4^+表达率为(37.9±5.9)%,十一酸睾酮组为(30.5±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8,P=0.0474);参鹿组对骨髓细胞CD13^+、CD33^+、CD34^+、CD64^+、CD117^+,的异常阳性表达调控能力强于安雄组(前三者u=2.76、u=3.39、u=2.85,均P〈0.01,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自然杀伤细胞的重建410-411

摘要:目的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早期自然杀伤(NK)细胞的重建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T细胞活化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10例NAST后白血病患者及10位健康对照者细胞表面标志及体外免疫功能。结果移植后28~35d,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降低,分别为(2.03±15.60)%和(22.69±12.29)%,CD^8+细胞比例正常或增高,平均为(29.26±8.99)%;T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反应减低,其增殖反应刺激指数为94.60±44.87;NK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或增高,为(18.77±9.11)%;NK细胞表面IL-2R表达阳性率增高,平均为(3.71±2.23)%,和正常对照组的(2.05±0.9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P=0.044);部分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移植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5.30±12.39)%和(16.60±3.53)%(t=2.135,P=0.047)。结论NK细胞在NAST后早期即恢复,当特异性免疫功能仍低下时,它可能在机体抗感染和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的影响415-417

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正常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外周血与骨髓移植物中I型树突状细胞(DC1)、Ⅱ型树突状细胞(DC2)的数量及DC2/DC1比例的影响。方法以G-CSF每天10μg/kg动员5d后,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1例G—CSF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物及20例G—CSF动员的异基因骨髓移植物中的DC1、DC2数量及DC2/DC1比例,并与8例正常供者动员前外周血及10例健康者动员前骨髓进行比较。结果动员前后骨髓DC2由14.37×10^6/L增至29.68×10^6/L(t=2.433,P=0.022),而骨髓DC1分别为13.77×10^6/L和18.88×10^6/L(t=0.625,P=0.541);DC2/DC。比例在动员后为1.83±0.81,较动员前的1.12±0.32明显升高(t=2.685,P=0.013)。正常供者以G—CSF动员前、后移植物中外周血DC2数量分别为14.92×10^6/L和26.76×10^6/L(t=2.390,P=0.029),DC2/DC1比例分别为1.00±0.37和2.02±1.43(t=2.158,P=0.044),但外周血DC1分别为14.21×10^6/L和18.02×10^6/L(t=0.625,P=0.541)。结论移植前以G—CSF动员正常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供者,可选择性提高外周血及骨髓移植物中DC2的数量,而DC1数量无明显增加。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418-421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IA)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每周2次测定患者的GM水平,并计算该诊断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共有来自92例患者的113例次感染进入研究,检测血清标本472份,以确诊IA感染和临床诊断IA感染为真阳性组,排除IA感染为真阴性组,0.7为阈值,连续2次GM结果阳性为真阳性,该诊断试验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1.1%,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93.1%。GM阳性结果较痰培养阳性时间提前4d(1~7d),比影像学改变提早7d(1~14d),较抗真菌治疗提前6d(1~15d)。结论通过ELISA方法进行血清GM检测可以快速、灵敏的为早期诊断IA感染提供有力证据。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422-423

摘要:目的观察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的变化,研究CD4^+CD25^+Treg细胞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组20例及非白血病患儿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初诊患儿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1.57±1.04)%和(6.75±0.75)%,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对照组(t=16.808,P〈0.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CD127^- Treg细胞数量升高,提示CD4^+CD25^+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在贮存骨髓涂片中提取DNA进行白血病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425-428

摘要:目的研究在贮存骨髓涂片中提取微量DNA的可行性,探索贮存骨髓涂片中提取微量DNA检测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9份-20℃保存1~5年的急性白血病(AL)骨髓涂片,分别用Chelex-100法、Chelex-100联合苯酚:氯仿:异戊醇法、苯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微量DNA,同时以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涂片作为对照。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FLT3-ITD,扩增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两组患者的FLT3.ITD。结果苯酚:氯仿:异戊醇法能成功提取贮存骨髓涂片微量DNA,Chelex-100法、Chelex-100联合苯酚:氯仿:异戊醇法未能提取到DNA(X^2=190.722,P=0.000)。结论使用苯酚:氯仿:异戊醇法可在贮存骨髓涂片中提取微量DNA,可用于进行回顾性分子生物学研究,而Chelex-100法、Chelex-100联合苯酚:氯仿:异戊醇法不能提取贮存骨髓涂片微量DNA。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六例并文献复习428-430

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临床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10年1月至9月收治的6例HL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有3例死亡;2例接受地塞米松(DXM)+依托泊苷(VP16)治疗,早期疗效明显;1例疟原虫感染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HLH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早期积极免疫-化疗及基础疾病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氟达拉滨化疗后继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三例并文献复习430-432

摘要:目的研究氟达拉滨继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例氟达拉滨继发PRCA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在化疗后1~6个疗程出现PRCA,需要输血治疗,并需要停止原发病的治疗。结论氟达拉滨继发PRCA,一旦出现,通常治疗困难,并会延误原发病的治疗。目前有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成功的报道。氟达拉滨导致PRCA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433-435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能够从各种人成体组织分离出来的非造血多能干细胞,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及促进组织重建等功能。就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如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GVHD造成的移植失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性膀胱炎作以综述。

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具有预后意义的基因改变436-439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具有遗传学异质性的疾病,大约40%。49%的成年人AML及25%的儿童AML表现为正常核型,并被归人中危组,但因获得性基因改变,如FLT3突变、NPM突变、CEBPA突变、MLL突变、KIT突变以及BAALC、MNl、ERGl及EVIl基因过表达等,导致了该组患者预后的显著异质性,现就几种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作简要的综述,讨论其在正常核型AML中预后意义及临床价值。

自身免疫与淋巴瘤442-444

摘要:自身免疫和淋巴瘤之间有双重相关性,即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淋巴瘤发生率增高,同时淋巴瘤患者易合并自身免疫现象。现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淋巴瘤和淋巴瘤患者合并自身免疫现象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点以及内在机制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