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会议速递
当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争议与共识:2010年第52届美国血液病学年会亮点解析193-194

摘要:第52届美国血液病学(ASH)年会于2010年12月4日至7日在奥兰多市举行。与会专家报道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方而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几个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增添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争议。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硼替佐米作用不同时间对K562耐药细胞株核因子-kB途径的影响195-198

摘要:目的观察硼替佐米(商品名:万珂,PS-341)对柔红霉素(DNR)诱导的K562耐药细胞株(K562/DNR)核因子-KB(NF-kB)、抑制蛋白KB(IKB)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探讨PS-341逆转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100txg/mlDNR单用或联合应用4Pμg/LPS-341分别作用于K562/DNR12、24及36h,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NF-KB、IKB及P-gP表达情况,同时测定NF-KBp65活性,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NR可诱导NF-kB表达上调及活性增强、IKB表达下调、P-gP表达上调;加用PS-341可显著抑制DNR诱导的NF-kB及P.gP表达,使IKB表达增加。加用PS-341后,NF.KB活性12h为(15.3±1.87)%[DNR组为(23.8±2.27)%],24h为(10.2±1.69)%[DNR组为(25.4±1.98)%1,36h为(6.08±-2.53)%[DNR组为(26.9±2.58)%],与相应单用DNR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NR与PS-341联用后,细胞凋亡率12h为(35.23±5.15)%[DNR组为(15.56±4.12)%],24h为(40.26±6.89)%[DNR组为(17.25±2.89)%],36h为(43.58±7.69)%[DNR组为(22.47±4.58)%],与DNR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述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结论PS-341可减少K562/DNR细胞NF-KB的活化,降低P-gP表达,逆转细胞耐药,促进细胞凋亡。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已启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198-198

摘要: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刊已正式启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在线查稿、专家在线审稿、编委在线定稿、总编办公、远程编辑等功能,实现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一体化在线协作处理功能,从而构建成为一个协作化、网络化、角色化的编辑稿件业务处理平台。使用过程注意事项:(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进行投稿的作者,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CD20在成年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99-201

摘要:目的检测CD。在成年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96例成年B-ALL患者CD。表达情况,结合其临床特性和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96例成年B-ALL患者中,CD。阳性29例(30.20%),CD。阴性67例(69.79%)。CD。阳性组与阴性组男女比分别为1.42:1和1.79:1(X^2=0.27,P〉0.05),中位年龄分别为28岁与23岁,肝脾及淋巴结浸润比例分别为44.83%和41.38%、40.30%和35.82%,髓系抗原表达比例分别为51.72%与56.72%,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比例分别为24.14%与28.36%,4周内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3.08%与68.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复发率和3年总体生存率上,CD。阳性组分别为54.55%与14.80%,CD。阴性组分别为29.63%与37.30%,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42,X^2=5.31;P值均〈0.05)。结论CD。在成年人B-ALL表达与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应用LSI9q34探针及ES/DCDF探针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er(9)缺失的研究206-208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der(9)1部分序列缺失情况,探讨LSI9q34探针在检测der(9)缺失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CML患者采用不加任何刺激剂的骨髓进行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吉姆萨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应用ES/DCDF探针及LSI9q34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检测der(9)部分序列缺失。结果52例中经ES/DCDF探针检测全部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其中12例患者伴有der(9)部分缺失,占23.0%,经LSI9q34探针检测有11例患者伴有der(9)部分缺失。结论LSl9q34探针在判断CML患者是否伴有der(9)缺失方面有较好的特异性。伴有缺失的患者疾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甲磺酸依马替尼治疗不能完全逆转其负性作用,建议所有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CML患者均应行LSI 9q34探针检测,以指导临床治疗。

原发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19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209-211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结内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以及预后因素。结果1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4岁,男女比例2.17:1,其中94.7%(18/19)为Ⅲ。Ⅳ期,84.2%(16/19)有B症状,84-2%(16/19)有结外器官受累,57.9%(11/19)有骨髓浸润。化疗完全缓解(CR)率36.8%(7/19),2年总生存(OS)率47.4%,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25%。预后分析显示,结外侵犯数量(EN)≥2个、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2分、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为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结内PTCL是一类高度侵袭的异质性T细胞淋巴瘤,化疗效果差,多项因素提示不良预后。

EPOCH方案治疗老年人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212-214

摘要:目的评价EPOCH方案治疗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确诊为PTCL老年患者28例,采用EPOCH方案治疗:依托泊苷50mg/m^2,表柔比星12mg/m^2、长春新碱0.4mg/m^2溶解于0.9%NaCl溶液持续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4天;环磷酰胺750mg/m^2静脉滴注,第5天;泼尼松60mg/m^2口服,第1天至第5天,每21d为1个疗程。依据WHO标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和评估。结果28例患者共完成85个疗程EPOCH方案化疗,中位化疗2个疗程,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5例,总有效(OR)率71.4%(20/28),总体平均生存时间20个月。初治患者CR率64.7%(1l/17),PR率23.5%(4/17),OR率88.2%(15/17),明显高于诱导化疗失败的难治性患者[分别为36.4%(4/11)、9.1%(1/11)和45.5%(5/11)]。两组O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P〈0.05),且初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难治性患者(24个月与13个月)。EPOCH方案化疗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3.6%(15/28)和50.0%(14/28),非血液毒性发生率较低,初治与难治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CH方案是治疗老年PTCL患者有效而且耐受性较好的化疗方案。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一例并文献复习215-217

摘要:目的提高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予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后胃MALT淋巴瘤缓解,血小板计数也随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抗Hp治疗对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RNA基因序列突变的检测及其意义218-221

摘要: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RNA(miRNA)基因突变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法检测4种人类MM细胞系(KM-3、ARH.77、U266、RPMl8226)、20例MM患者及20例血液学正常者12种miRNA基因突变,实验结果结合临床分析。结果细胞系KM.3、RPMl8226检测出miRNA.335基因突变;MM患者中检出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各1例,总突变率为15.00%(3/20);正常对照组未检出突变。病例组突变者中1例确诊4个月左右死亡,2例取材时已处于疾病终末期。结论miRNA基因在MM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可能与MM发病机制有关;发生突变的患者(表现)临床预后差,对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对MM病程进展和预后的分析。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关于支付稿酬的启事224-224

摘要:本刊入编美国《化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稿件一经刊登,即付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论著
多发性骨髓瘤中14q32易位与13q14缺失的相关性研究225-228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14q32易位与13q14缺失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问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应用RBl、D13S319和LSIIGHC/IGHV探针检测49例MM患者骨髓标本中BBl基因、13q14.3缺失及14q32易位,结合临床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49例MM患者有26例(53.1%)检测到14q32易位,25例(51.02%)存在13q14缺失(其中18例检测到13q14.3缺失,9例存在RBl缺失)。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4q32易位多见于浆细胞比例高的患者(,=0.316,P=0.27),与患者年龄、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免疫球蛋白分型、β2微球蛋白及。肾损害无相关性(P〉0.05)。结论13q14缺失及14q32相关的易位在MM中发生率均较高,两者有密切相关性;14q32易位的MM患者浆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14q32易位的检测可作为预测MM预后的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单个核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229-231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mRNA表达和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了解HIF-1α基因在MM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O-PCR)28例检测MM患者和22例骨科外伤患者或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HIF-1α mRNA,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用SDS分析软件测定Ct值,用2^-△△α表示目的基因的量。结果HIF-1α mRNA在MM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为对照组的12.68倍,HIF-1旺mRNA水平(以-△Ct表示)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r=0.575,P=0.000)、红细胞沉降率(r=0.522,P=0.000)、乳酸脱氢酶(r=0.286,P=0.044)、C反应蛋白(r:0.356,P=0.011)水平呈正相关,与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呈负相关(r=-0.556,P=0.000)。结论HIF-1α mRNA在MM组织中高表达,与临床多项指标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之一,有可能成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新的靶点。

伴NPMl基因突变的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232-235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成年伴NPMl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PMc^+ML)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定期定性检测该突变在早期判断AML复发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一毛细管电泳法对95例成年初治AML患者检测NPMl突变情况,并选取其中5例完全缓解患者定期检测该突变。结果95例成年AML患者NPMl突变发生率为29.5%(28/95);≥40岁患者突变发生率[40.0%(22/55)]明显高于〈40岁患者[15.0%(6/40)](X^2=6.963,P=0.012);正常核型AML患者突变发生率[51.1%(24/47)]明显高于异常核型患者[8.3%(4/48)](X^2=20.860,P=0.000)。AML患者发生NPMl突变以M,[72.7%(16/22)]、M2[36.3%(8/22)]常见,在具有重现性染色体异常的AML中,未发现该突变。NPMc^+ML患者自细胞、血小板计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明显高于NPMc^+ML组(t值分别为4.132、4.603、4.069,均P〈0.05)。NPMc^+ML患者完全缓解率、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NPMc^+ML患者(X^2值分别为10.448、4.146、4.384,均P〈0.05)。定期检测的患者血液学复发前1.5~2.0个月重新出现NPMl基因突变。结论NPMl基因突变在成年AML患者中,尤其是正常核型AML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为患者年龄偏大,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均较高,NPMl基因突变是成年AML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定期定性监测该突变可早期判断AML复发。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病例讨论
纵隔肿物浆细胞增多236-237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1994年1月查体发现纵隔肿物,在某省级医院行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示霍奇金淋巴瘤(HL)结节硬化型。术后以COAP方案化疗4个疗程,好转出院。患者自1994年手术后至2002年多次复发,以COPP、COMP、VP、APEC方案序贯治疗达完全缓解,间断以COTP、COTVm-26、COPP等方案强化治疗。因患者反复复发,常规化疗效果愈来愈差,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论著
PDCD5蛋白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异常表达238-239

摘要: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凋亡促进蛋白PDCD5的表达,以探讨PDCD5蛋白在恶性淋巴瘤发病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结果41例未治及复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PDCD5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37例健康人,分别为(10.227±3.595)ng/ml和(15.597±6.432)ng/ml(t=-4.609,P〈0.01),其中临床分期为I~Ⅱ期与Ⅲ一Ⅳ期患者血清PDCD5蛋白表达分别为(11.297±3.584)ng/ml和(9.543±3.502)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P〉0.05);原发部位于结内与结外患者血清PDCD5蛋白表达分别为(10.758±3.301)ng/ml和(9.613±3.907)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8,P〉0.05)。结论未治及复发淋巴瘤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血清中PDCD5蛋白表达降低,PDCD5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原发部位病变的淋巴瘤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DCD5的异常表达可能在淋巴瘤发病机制中韶一帝作用.

GDP方案节拍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241-243

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及地塞米松(GDP方案)节拍化疗治疗复发难治陛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复发或难治性NHL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及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吉西他滨200mg,静脉滴注,隔天1次×14d;顺铂10mg,静脉滴注,隔天1次×14d;地塞米松2.5mg,静脉注射,2次/d×14d,每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有效率53.6%。疾病进展时间4.6个月,1年生存率39.3%。不良反应主要为中度骨髓抑制及轻度消化道反应。结论GDP方案节拍化疗治疗复发或难瀹性NHL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

小剂量阿糖胞苷姑息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32例243-244

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65岁以上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临床特征、骨髓象、外周血、染色体、免疫分型、应用小剂量Ara-C化疗效果等。Ara-C15mg/m^2,皮下注射,2次/d。结果32例老年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9.3%),部分缓解(PR)19例(58.3%),总有效率68.6%;FLT3-ITD阳性的患者疗效差,有染色体复杂异位的患者疗效差。结论小剂量Ara-C姑息性治疗65岁以上AML患者有一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Ph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245-247

摘要:目的对一例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以检测其是否存在隐蔽的bcr-abl基因重排,排除bcr-abl融合基因假阴性可能,验证其Y染色体缺失的异常核型。方法采用位点特异性探针GLPbcr-abl(绿/红)额外信号(ES)探针检测bar-abl基因重排;采用着丝粒探针CSP18/CSPX/CSPY(蓝/绿/红)检测Y染色体缺失。结果GLPbcr-ablES探针计数200个间期细胞,100%为两红、两绿信号,Ph染色体为阴性;着丝粒CSP18/CSPX/CSPY探针计数200个间期细胞,67%细胞为两蓝一绿信号,红色信号丢失,存在Y染色体缺失。结合其病情特点,Y染色体缺失为后天获得性。该例Ph阴性、he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CML患者预后差。结论Ph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伴Y染色体缺失的不典型CML患者病情进展凶险,预后差;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异常特异、可靠,有助于对不典型CML患者确诊,关于不典型CM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本质有待进一步病例积累及研究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