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0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基础研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滞剂SB203580对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449-451

摘要: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阻滞剂SB203580对K562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B203580处理K562细胞后p38、CyclinD2、Cyclin E、p27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SB203580处理后K562细胞p38、CyclinD2、Cyclin E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27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203580可能通过p38途径,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最终抑制K562细胞的增生。

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介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白血病作用的体外研究452-454

摘要:目的研究白血病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的有效方法;观察不同抗原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抗白血病效应。方法分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经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分化,将弱酸洗脱抗原、低渗抗原分别冲击树突状细胞,96h后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比较CTL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经过100ng/ml的GM—CSF、500ng/ml钙离子载体A23187成功诱导为树突状细胞,倒置显微镜下具有树突状细胞的典型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其CD1a、CD83表达较诱导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酸洗脱法获得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致敏T细胞后杀伤白血病的能力最高,未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致敏T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最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血病来源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经GM—CSF、钙离子载体A23187能够成功诱导为树突状细胞;弱酸洗脱后获得的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致敏T细胞能够获得更强的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

DBA/2小鼠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的构建455-457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细胞系和种鼠传代方便、重复性好的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国际标准近交系DBA/2小鼠84只,接种不同数量L1210白血病细胞,观察接种白血病细胞数量与小鼠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每只小鼠接种L1210白血病细胞1×10^6个后,第3天行不同剂量环磷酰胺(CTX)化疗,观察化疗剂量与小鼠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小鼠存活时间随接种细胞数量增加而逐渐缩短;白血病小鼠存活时间随化疗剂量增加而逐渐延长;观察接种不同数量白血病细胞的小鼠和接受不同剂量CTX化疗的白血病小鼠的生存趋势,显示接种500个自血病细胞小鼠的存活时间相当于用CTX剂量125mg/kg化疗白血病小鼠生存时间,两者均为28d左右。结论DBA/2小鼠接种L1210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后第3天采用CTX125mg/kg化疗可以成功建立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此时小鼠体内白血病细胞数约为500个。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及个案报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457-457

摘要:患者男性,46岁,16年前因“反复皮肤青紫伴鼻出血,齿龈出血”就诊我科,当时无发热、骨痛等,体检:皮肤见多处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多次血常规:wBc(4.3~8.7)×10^9/L,Hb(126~153)g/L,Plt(3~26)×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大致正常,巨核细胞125个,幼稚巨核细胞0.06,颗粒巨核细胞0.94;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脾稍大,4.1cm×11.0cm。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研究
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患者的预后多因素分析458-460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吉姆萨显带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94例行染色体检查的初治FAB分型AML—M2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8;21)(q22;q22)占FAB分型AML—M:患者53.2%。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t(8;21)患者的CR率及中位总生存期(0s)均低于单纯t(8;21)及正常核型患者(P〈0.05),单纯t(8;21)患者的CR率及中位总生存期(OS)与正常核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按照白细胞指数分为〈2.5、≥2.5〈20、≥20三组,三组患者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指数〈2.5组中总生存时间最长。结论t(8;21)见于53.2%的AML—M2患者,其中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占46%,主要是性染色体的缺失;t(8;21)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患者与单纯t(8;21)及正常核型患者相比,缓解率低、生存期短,是不良的预后因素。而单纯t(8;21)患者与正常核型患者疗效一致;白细胞指数对缓解率无明显影响,但对生存期有影响。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8表达的临床意义461-463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AL)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儿童AL患者血清中IL-18在化疗前后的水平。结果AL未治组IL-18表达水平为(719.35±358.21)pg/ml,对照组为(311.80±146.6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IL-18为(401.14±180.78)pg/ml,低于化疗前(P〈0.01);未缓解组血清IL-18为(813.40±203.24)pg/ml,高于对照组和CR组(P〈0.01),与未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IL-18为(878.64±405.86)pg/ml、中危组为(767.95±341.61)pg/ml,均高于低危组(P〈0.05);IL-18在T—ALL为(1015.78±329.17)Pg/ml,高于B—ALL(537.28±261.99)pg/ml(P〈0.05)。AL患者IL-18水平与骨髓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1,P=0.005)。结论儿童AL患者IL-18高表达,并与骨髓幼稚细胞数、疗效相关,对疗效判断有意义,儿童AL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临床高危险因素相关。

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蛋白过度表达的实验与临床研究464-465

摘要:目的初步分析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活细胞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2例初治老年AML(M2a4例,其中1例由MDS转化而来;M4a2例;M5a5例;M61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P—gP、MRP、LRP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gP、MRP、LRP的表达率分别为58.33%、8.33%、50%;P—gp(+)、MRP(+)0,P—gp(+)、LRP(+)33.33%,MRP(+)、LRP(+)0,P—gp(+)、MRP(+)、LRP(+)8.33%,P-gp(-)、MRP(-)、LRP(-)33.33%,其中P—gP、LRP单独和二者共表达频率较高。P-gp(+)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与2年总生存率(0s)均显著低于P—gp(-)者(P=0.01),LRP(+)者的CR率与2年0s亦均低于LRP(-)者。结论老年AML患者P—gp、LRP单独及二者共表达频率均较高。P—gp、LRP过度表达是老年AM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MRC UKALLⅫ/ECOG E2993方案诱导缓解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步疗效观察466-468

摘要:目的观察MRC UKALLⅫ/ECOG E2993方案诱导缓解中国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采用MRC UKALLⅫ/ECOG E2993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治的11例ALL患者。结果11例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CR),CR率100%,其中8例患者在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即达CR。在可随访的8例患者中,5例持续CR,最长生存期30个月,3例复发。该方案骨髓抑制较为强烈,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经对症治疗后肝功能多可恢复正常。11例患者中无一例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MRC UKALLⅫ/ECOG E2993方案适用于中国成年人ALL的诱导化疗。

急性白血病患者1056例资料分析471-472

摘要:目的初步研究深圳市急性白血病(AL)发病及可能致白血病危险因素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1056例AL患者的资料。结果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见(男:女=1.78: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多见(AML:ALL=1.8751),AML以青壮年为主(65%),ALL老年少见(1.33%);AL病例数呈逐年增高趋势;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比例明显低于国外文献报道,且主要原因是肿瘤放、化疗和银屑病口服乙双吗啉所致。结论进一步肯定了有关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情况的一些特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的变化有待于下一次全国性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来加以证实。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生存相关因素分析473-475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APL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6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初诊时血小板计数、初诊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诱导缓解方案、获得缓解所需时间、缓解后治疗方案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位随访31(6~102)个月,5年预计总体生存率(OS)为(77.1±6.2)%,5年预计无复发率(RFS)为(71.4±3.68)%。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诱导缓解方案、获得缓解所需时间、缓解后治疗方案是影响APL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缓解后治疗方案是影响APL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APL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后,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化疗的序贯治疗方案将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改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76-477

摘要:目的总结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CT)治疗两种类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7例SAA患者进行NSCT,预处理主要采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后采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9例(75%)SAAI型患者及3例(60%)SAAⅡ型患者获得迅速造血重建、植入率高、并发症少且轻,预后佳。结论NSCT是治疗SAA的有效措施。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外周血干细胞与不成熟粒细胞的相关性478-480

摘要:目的探讨供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单采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不成熟粒细胞与CD34^+细胞及单个核细胞(MN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2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用rhG—CSF7.25~10μg·kg^-1·d^-1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对外周血及PBSC收集物中的MNC和不成熟粒细胞及C融细胞进行检测,并计算出输给患者的MNC、不成熟粒细胞及CD34^+细胞数。结果动员后白细胞计数及不成熟粒细胞比值逐渐升高,至第5天达高峰;外周血MNC中不成熟粒细胞与CD34^+细胞同步增加有较好的相关性;采集后的PBSC移植物输给患者后,均全部植活并恢复造血功能,为染色体核型或血型及HLA转为供者型所证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hi染色体转阴。结论rhG—CSF7.25~10μg·kg^-1·d^-1。分两次皮下注射能有效动员PBSC;allo—PBSCT供者经rhG—CSF动员后,外周血MNC中不成熟粒细胞与CD3+4细胞数同步增加有较好的相关性,不成熟粒细胞的数量可间接反映干/祖细胞的数量,故MNC与不成熟粒细胞数结合可作为allo—PBSCT的剂量阈标准。

FasL和FAP-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481-483

摘要: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基因及Fas相关酪氨酸磷酸酶-1(FAP-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并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对照,检测54例AML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FasL及FAP-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16例患者治疗前后FasL的变化。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4例AML患者Fas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54例AML患者FasL基因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asL阳性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77.78%,而FasL阴性患者CR率仅为1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例患者治疗前后FasL的变化,有效组10例治疗后,FasL水平显著下降(P〈0.01),无效组6例仍保持较高水平(P〉0.05)。FAP-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AML患者中,29例Fas阳性组患者中仅有8例FAP-1表达,25例Fas阴性组患者中19例FAP-1不表达。结论FasL在AML中高表达,FasL阳性者CR率较高,治疗有效组FasL含量显著降低,FAP-1在AML中仅少部分表达,Fas+者仅部分表达FAP—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经验
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特点与防治484-485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方法对3年来诊治的203例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病中社区感染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居多,院内感染多见于化疗中及化疗后患者;感染率与化疗强度及骨髓抑制期长短有密切关系。结论明确疾病诊断、及时治疗原发病、创造无菌环境、感染的监测与诊断、及时正确用药是预防、降低和控制血液病患者感染的措施。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14例485-486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组共14例患者,YH-16 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14天连续使用,同时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每3周为1个周期。1个周期后评价患者不良反应,2个周期卮按WHO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共完成46个周期,每例平均3.2个周期。11例可评价疗效,CR2例(18.3%),PR5例(45.5%),SD2例(18.3%)和PD2例(183%),有效率为63.6%。生活质量改善6例(54.5%),稳定4例(36.4%),仅1例(9.0%)下降;G3、G4级及以上毒性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最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YH-16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恶性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毒性低,安全性好。

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一例487-488

摘要:目的研究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性红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1例患者应用沙利度胺100mg/d临睡前口服;三氧化二砷10mg/d持续5~6h静脉输注,每周连用5d,共用2周,再停药2周为1个疗程。结果患者病情稳定,获部分缓解。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MDS转化急性红白血病的疗效较好,可临床扩大应用。

乳腺癌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488-489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方法2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出现白细胞急剧升高,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结果2例乳腺癌患者伴发AL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幼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多大于80%。POX染色阴性、PAS染色阳性、NAE染色阴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CD20^+、CD10^+、CD79a^+。结论乳腺癌伴发ALL比较罕见,属于重复癌范畴。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多采用对二者同时有效的化疗方案,异基因骨髓移植是唯一可能的治愈方法。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讲座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进展490-493

摘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肿瘤的一种,传统治疗以改善贫血、缓解巨脾引起的相关症状为目的。近年来通过实施减低强度预处理后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乃至分子水平的缓解。而一些靶向JAK2V617F突变和其他更广泛的肿瘤发生机制的新药,则为那些不能实施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