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09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基础研究
CRKL活性与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385-387

摘要:目的探讨CRKL活性在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发现与耐药相关的新因素。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比较CRKL在K562、HL-60及其耐药细胞中的活性变化;对敏感细胞用柔红霉素处理后,检测CRKL活性与化疗作用时间的关系以及撤药后CRKL活性的改变。结果与K562、HL-60敏感细胞比较,在K562、HL-60耐药细胞株中,CRKL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在用柔红霉素处理72h后,K562和HL-60细胞CRKL的磷酸化水平与化疗药物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未发现Jurkat细胞CRKL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论CRKL活性变化与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形成有关,是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又一个新的影响因素。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研究
STR—PCR结合RT—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时嵌合体和融合基因392-395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结合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和定性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嵌合体和融合基因的表达,分析其植入和微小残留病变情况,评价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嵌合体供体细胞嵌合率采用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进行定量检测,对融合基因转录本bcr—abl m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5例患者在移植后+28天均为100%供者型嵌合,融合基因bcr-abl mRNA均为阴性。但在以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5例患者在不同时间出现不稳定混合嵌合(MC)状态[供体细胞嵌合(DC)率为0.80.4%],融合基因bcr-abl mRNA阳性。其中1例复发后一直处于MC,最后死亡。另外4例在临床干预治疗后又转变为完全嵌合(CC),目前处于分子生物学缓解状态。上述5例复发患者均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发生DC下降;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结论STR—PCR在敏感范围内,其结果与RT-PCR的结果符合率高,两种技术结合对检测allo—HSCT后供体是否植入、疾病复发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均有预警作用,对实施临床干预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可检出allo—HSCT后发生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的高危患者。

原发性上颌骨霍奇金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396-398

摘要: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骨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加强对其病理组织学和影像学表现特点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上颌骨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和治疗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右上颌骨疼痛起病,X线显示上颌骨右侧可见大片溶骨性破坏,破损边缘不清晰,有部分骨硬化表现。手术摘除肿块,病理检查为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消减型,临床诊断为右上颌骨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Ⅰ期)。给予ABVD方案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骨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骨恶性淋巴瘤,容易误诊,目前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应尽早明确诊断,并加以鉴别诊断,现代化疗方案的预后较好。

原发骨非霍奇金淋巴瘤26例的特点与治疗399-401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原发骨非霍奇金淋巴瘤(PLB)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结合文献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PLB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放化疗综合治疗23例(88.5%),单纯化疗3例(11.5%),3例还接受过手术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8-70岁,中位年龄49岁。病理类型中,弥漫大B细胞型15例(57.7%),小淋巴细胞型1例(3.8%),B细胞来源未具体分型4例(15.5%),T细胞型5例(19.3%,其中间变大细胞型3例),未分型1例(3.8%)。Ann—Arbor临床分期ⅠE期15例(57.7%),ⅡE期和ⅢE期各3例(11.5%,11.5%),ⅣE期5例(19.3%)。全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16%和31.37%,11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接受手术切除后出现原发灶复发,9例发生其他部位侵犯。中位剂量50Gy的放射治疗未观察到放疗后骨折发生。结论PLB以骨盆较常见,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居多,临床分期Ⅰ、Ⅱ期为主,多不伴有B症状。放化疗综合治疗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放疗中位剂量50Gy较为安全可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45例病态造血特点分析402-406

摘要: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态造血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7月4日至2007年3月14日原因不明血常规异常的成年患者标本716例,以WHOMDS分类标准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骨髓病理检查、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等检测。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查中病态造血特征在判断克隆性和非克隆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MDS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的主要依据:粒系Auer小体、核出芽、微核有其中之一者;红系核出芽;外周血片中出现巨核细胞;外周血片中出现原粒细胞或早幼红细胞;环状铁粒幼细胞〉1%。次要依据:粒系假Pelger-Hǔet异常、不能分叶中性粒细胞、同一细胞内核发育不同步、环形核、核染色质聚集;红系的多核、奇数核、子母核、核碎裂、空泡、成熟红细胞大小悬殊;微巨核。结论细胞形态学是诊断MDS的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早期MDS细胞形态学改变不典型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分析。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B细胞淋巴瘤病理分型及预后方面的应用407-409

摘要: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HL)及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检测54例初治B—cell NHL和27名健康人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筛选DLBCL与FL之间病理类型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影响DLBCL预后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B—cell NHL患者血清中有5个特异性标志蛋白,高表达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974和15938,低表达的为3398、8564和8692。DLBCL与FL之间有3个差异表达蛋白,为3379、3976和4302,在DLBCL低表达,在FL高表达。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差异表达蛋白有2个,为4795和4998,其高表达者预后好。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直接筛选B—cell NHL血清中相对特异的标志蛋白作为诊断的指标,并用于病理分型、判断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CA125、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析410-411

摘要: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CA125、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临床特点及CA125与LDH的相互关系。方法分析40例NHL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LDH的变化。结果NHL患者血清CA125的升高与分期、分组、胸腹腔积液、IPI积分有关,CA125与LDH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A125水平测定对NHL,特别是对伴胸腹腔积液的NHL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INE方案解救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观察412-414

摘要:目的观察MINE方案解救治疗复发或难治的中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5例经CHOP或CHOP类方案治疗失败的NHL患者接受2~6个周期的MINE方案化疗。异环磷酰胺(IFO)1.5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配合美斯钠(Mesna)400mg/次分别于IFO后0、4、8h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米托蒽醌(MIT)10mg/m^2静脉滴注,第1天;依托泊苷(VP16)65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以21~28d为1个周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按WHO标准判定。结果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3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RR)53.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结论MINE方案是复发或难治中度恶性NHL安全有效的解救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415-416

摘要:目的提高对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llo—HSCT)植入综合征(ES)的认识,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报道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母供女HLA半相合allo-HSCT后发生E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结果患者在allo-HSCT后+2天即出现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4天出现白色泡沫样痰、水肿、体重增加、非感染性发热、一过性精神症状,随着激素的应用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诊断为ES。结论ES是一种不同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移植后临床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早期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非常重要。

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和依托泊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7例417-418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和依托泊苷(VP16)组成的I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IDA7mg/m^2静脉滴注连续3d,Ara—C100mg/m^2和VP16 100mg/d均静脉滴注连续5d为1个疗程。结果1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9例,52.9%;部分缓解(PR)4例,23.9%;未缓解3例,脑出血死亡1例。结论IAE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未发现心、肝、肾毒副作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经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425-426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46例非白血病对照患者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VEGF—C阳性率为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VEGF—C表达阴性组白血病患者化疗疗效明显优于阳性组患者(P=0.036)。结论VEGF—C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有关,并对其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缬更昔洛韦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三例427-428

摘要:目的探讨缬更昔洛韦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3例亲缘间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CMV感染[由于本身疾病原因不能耐受更昔洛韦(DHPG)及磷甲酸钠治疗失败]的患者经缬更昔洛韦口服治疗后CMV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治疗相关毒副作用发生,其对外周血三系影响较小且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缬更昔洛韦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感染治疗中安全、有效,可作为替代DHPG的优先治疗药物。

血液肿瘤长期生存50例治疗因素探讨428-430

摘要:目的分析50例长期生存的血液肿瘤病例获得临床治愈的治疗相关因素。方法筛选50例长期无瘤生存血液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相关因素。结果50例患者停止化疗后长期无瘤生存,生存时间5—24年,中位生存时间12年。治疗相关因素有:有力的支持治疗、依据循证医学原则的国际标准化疗方案给予个体化治疗、定期大剂量化疗、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展门诊化疗、按计划随访并定期复诊和化疗、中医药辅助治疗。结论干细胞移植是血液肿瘤获得治愈的有效方法,但个体化的规范化疗与大剂量强化治疗,也可使各类血液肿瘤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

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430-431

摘要:目的报道应用硼替佐米治疗1例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疗效,结合文献复习进一步了解硼替佐米治疗难治WM的现状。方法确诊为WM的患者在接受氟达拉滨及地塞米松(FD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达到次要缓解,继续给予2个疗程治疗后,病变进展。换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及泼尼松(COP)方案无效,改用硼替佐米治疗。结果3个疗程硼替佐米治疗后,患者达到部分缓解。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以及单纯疱疹。结论硼替佐米是治疗难治以及复发WM的有效药物,患者耐受性好。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调查报告
血液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及干预性治疗432-434

摘要:目的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情况,并给予干预性治疗。方法对134例血液肿瘤患者予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确诊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并测定干预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神经递质的改变。结果134例血液肿瘤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达37%。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DS及HAMD评分下降,抑郁症状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治疗组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后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NPY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DC8^+比值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心理干预和药物干预可改善血液肿瘤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修订方案解读
2009年NCCN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435-436

摘要:2009年NCCN关于CLL指南更新较大,主要包括三方面:(1)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多症的提出;(2)治疗方案的变动及17p^-的指导意义;(3)支持治疗的单独提出。文章就其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简要评述。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常用缩写词汇436-436

摘要:2009年本刊对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将允许直接用缩写,即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它们是: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综述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437-440

摘要: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最有效的方法,其疗效在过去十几年里有明显的提高。在缺乏同胞供者来源时,无关供者移植、脐带血移植、自体造血于细胞移植可以作为替代的治疗选择。现对MDS患者移植适应证、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移植时机、移植前诱导缓解化疗、预处理方案、造血干细胞来源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