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专论
重视浆细胞疾病的临床研究193-194

摘要:浆细胞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POEMS综合征等)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深入地研究该病的临床过程,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法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

细胞膜隧道纳米管及其意义195-196

摘要:隧道纳米管(TNT)是新发现的细胞间通讯和传递机制,在免疫反应和病毒传播中起重要作用,还可能参与胚胎发育、基因表达调节和肿瘤发生发展等基本生物学过程。现在采用的观察TNT的方法均较复杂,该文介绍采用常用的组织化学方法经过碘酸-Shift染色(简称PAS反应)观察细胞滴片的TNT,研究白血病、淋巴瘤患者体液标本的TNT。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基础研究
DNA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197-200

摘要: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 R280H、XRCC1 TSS+29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MassARRAY技术对73例NHL病例和540名健康对照的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其不同基因型与淋巴瘤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XRCC1R280H中G、A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XRCC1TSS+29C/T中T、C的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XRCC1R280H中,与携带GG野生纯合子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一个A等位基因者(GA或AA)患淋巴瘤的风险显著降低(P〈0.001,OR=0.309,95%CI=0.168—0.567)。而在XRCC1TSS+29C/T中,CC和CT与基因TT比较,携带c基因者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病风险(P=0.472,OR=1.262,95%口=0.669~2.379)。结论DNA修复基因XRCC1R280H的基因多态性与NHL的发生密切相关。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短篇及个案报告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200-200

摘要:患者女性,11岁,因右腿疼痛40d、耳鸣8d、发热半天入院,查体: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区黄豆大小淋巴结,肝肋缘下10cm、剑突下14cm,脾大入盆腔,Ⅰ线10.5cm,11线13.5cm,Ⅲ线2cm。血常规:WBC334×10^9/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17,幼稚细胞0.68,Plt655×10^9/L,Hb104g/L。LDH741.08U/L,尿酸551.52μmol/L,肝肾功能无异常。髓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0.92,红系占0.02,原始粒细胞0.02,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基础研究
组织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201-202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组织中组织因子(T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髓血管新生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试验组32例初治/复发的MM患者、对照组3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健康者骨髓组织的TF、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定。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TF、VEGF阳性率分别为88%、78%;60%、10%。试验组与对照组TF、VEGF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MVD分别为4、0。试验组TF表达水平与血管新生程度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F表达水平与血管新生程度呈等级正相关(rs=0.568,P〈0.001)。结论MM患者骨髓组织中的TF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与血管新生程度呈等级正相关。

脐带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优化条件的研究203-205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细胞饲养层、不同刺激因子、脐血CD34+细胞的纯度和含量等因素对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扩增的影响,以筛选其体外扩增的优化方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通过MTT法、细胞计数法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脐血CD34+细胞的增生情况;并采用以上方法及半固体培养体系对该细胞优化条件下的增生情况及集落形成能力进行检测。结果优化条件下脐血CD34+细胞增生10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倍(P〈0.01),集落形成(CFU—C36.67±6.11)也较对照组强(CFU—C16.33±1.53)(P〈0.01)。结论该培养系统能促进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并能较好保持脐血CD34+细胞的干细胞性质。

转铁蛋白受体-2mRNA在慢性病贫血大鼠肝脏中的表达206-209

摘要:目的在建立慢性病贫血(ACD)大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大鼠肝脏转铁蛋白受体-2(TfR2)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预前后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ACD中的作用。方法在传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基础上,通过追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三次,增强其免疫反应,从而诱发建立贫血模型。对不同处理组大鼠肝脏TfR2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CD模型组大鼠肝脏TfR2 m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贫血明显;EPO治疗组肝脏TfR2 mRNA表达比ACD模型组大鼠降低(P=0.001),贫血改善。结论TfR2可能与ACD有关。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研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3例相关并发症研究210-21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并获得有效随访的203例CLL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价值。结果40例(19.7%)患者发生部位明确的感染,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75.6%)。15例(7.4%)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最常见的AID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31.3%)。8例(3.94%)患者并发第二肿瘤,包括肺癌等多种肿瘤。3例(1.48%)患者发生类型转化,其中,2例向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转化,1例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转化(Richter综合征)。预后分析显示并发感染、第二肿瘤或转化与不良预后有关,并发AID与预后无明显相关。结论CLL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AID、第二肿瘤或转化,其中,以肺部感染及AIHA最为常见,未见明显高发的第二肿瘤类型。并发感染、并发第二肿瘤或转化为不良预后因素。

SMIL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的初步临床报告213-215

摘要:目的探索SMILE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1月至2008年2月,5例初治和5例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SMILE方案(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依托泊苷等)化疗。1例患者进一步接受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2例患者进一步接受局部放疗。结果10例患者中有8例可以评价疗效,总有效率50%(4/8),无完全缓解。其中初治和复发患者有效率均为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氨基转移酶升高,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65%,发热性粒细胞减少占25%,Ⅲ度氨基转移酶升高占10%,其他不良反应少见,无治疗相关死亡。26.1%患者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止治疗。结论SMILE治疗复发耐药的NK/T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目前尚不能作为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的标准一线方案。

R—CHOP方案对低中度恶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216-219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化疗与单纯CHOP方案化疗对低中度恶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c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搜集世界范围内关于低中度恶性B细胞NHL患者接受R—CHOP方案化疗与单纯CHOP方案化疗疗效比较的随机试验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检索到7个试验包括1569例患者,异质性检验提示不存在异质性(x=5.31,P=0.50),其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R—CHOP方案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单纯CHOP化疗组(OR=2.22,95%C11.72~2.85,P〈0.00001);其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结论R-CHOP方案化疗对低中度恶性B细胞NHL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单纯CHOP方案化疗无显著区别,应推荐作为低中度恶性B细胞NHL治疗的首选方案,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其临床效果。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220-222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PCR—DHPLC)分析30例初发老年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LT3-ITD突变。结果30例老年AML患者FLT3-ITD突变阳性率26.67%(8/30),对照组均未检测到该突变;FAB各亚型FLT3-ITD突变率不同,有M,型突变率较高的趋势;所检测到FLT3-ITD突变均为杂合突变,突变均在阅读框内;不同预后核型组FLT3-ITD突变阳性率不同,预后中等核型组突变率较高,达40.0%(6/15);显示FLT3-ITD突变阳性者具有高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完全缓解(CR)率低等临床特点。结论FLT3—1TD突变阳性老年AML患者预后差,且多发生于预后中等核型组;FLT3-ITD突变检测在-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细胞遗传学的不足,有可能成为老年AML患者常规检测项目,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启事222-222

摘要:为了感谢广大订户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厚爱,凡订阅本刊的作者,向我刊投稿时可凭邮局发票复印件,免交稿件处理费。稿件发表时版面费适当减免。凡自然基金资助、科研项目立项等课题论文,提交证明者,可优先发表。为给广大读者、作者提供更广阔、便捷的交流平台,本刊网站正式开通(网址:www.bxblbl. com.cn)。网站将逐步实现投稿、审稿、查稿的网络化并使作者及时了解稿件及本刊的动态信息。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研究
COX-2、bcl-2、Caspase-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意义223-225

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29例DLBCL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COX-2、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bcl-2、Caspase-3在DLBCL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9%、72.4%和75.9%,COX-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COX-2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bcl-2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COX-2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OX-2、bcl-2、Caspase-3均可能与DLBCL的发生有关,分析其在DLBCL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4例226-227

摘要:目的评估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共24例患者,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化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观察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尿蛋白、骨髓象、血象等,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结果治疗组24例患者中CR13例,PR6例,NR5例,有效率79.17%。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及VAD方案治疗MM的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3例228-230

摘要:目的观察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骨髓抑制时间以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氟达拉滨30mg·m^-2·d^-1,第1天至第5天;阿糖胞苷2g·m^-2·d^-1,第1天至第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第0天至第5天或视具体晴况用至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10^9/L。治疗13例(17例次)难治复发AML。其中难治性AML5例、复发性AML8例。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41.8(28~67)岁。结果17例次中11例次有效,6例次完全缓解(CR率35.3%),5例次部分缓解(PR率29.4%),总有效率64.7%。CR的患者中有I例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一直处于无病生存状态达8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最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5~12d,持续时间7~34d,血小板最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5—13d,持续时间8~30d。结论FLAG方案对难治复发AML有较好疗效,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副作用可以耐受,为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了机会。

ZAP-70及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231-233

摘要:目的检测zeta相关蛋白(ZAP-70)及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ZAP-70及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21例B—CLL中9例ZAP-70阳性,8例CD38阳性。二者同时阳性8例,二者同时阴性8例。结论ZAP-70及CD38可以为B—CLL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阳性提示预后不良,二者具有相关性。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经验
白细胞分离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15例234-235

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分离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化疗前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行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单采术,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白细胞分离治疗,外周血白细胞中位均数由182.9×10^9/L下降为41.4×10^9/L,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白细胞分离术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六例237-238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98年7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6例PCNS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多数被误诊为转移瘤或其他肿瘤;CT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占位性病变,形态不规则,MRI表现为T1低或等信号,T2高信号,瘤周轻度水肿,两者增强扫描后肿物均匀强化;B细胞肿瘤5例(83.3%)。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显微镜下全切除术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化疗1例,放疗2例。生存期为5个月~3年7个月。结论PCNSL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极易误诊,确诊需病理学检查,术后需行化疗及放疗,该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