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 11-5356/R 国内刊号
  • 1009-9921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白血病淋巴瘤是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白血病淋巴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综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

白血病淋巴瘤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基础研究
反义MLL-AF9基因对THP-1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241-244

摘要:目的研究MLL-AF9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THP-1细胞特有的MLL-AF9融合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靶向MLL-AF9的ASODN及正义核苷酸(SODN),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其转入细胞,RT—PCR法比较转染前后MLL-AF9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MLL-AF9蛋白表达量,改良MTF法检测细胞增生抑制率,并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ASODN作用于THP-1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SODN组相比,ASODN组细胞中MLL-AF9表达明显降低(P〈0.01),相对应MLL-AF9蛋白水平亦明显下降,同时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被诱导凋亡产生凋亡小体。ASODN转染THP-1细胞0、24和48h后,ASODN组凋亡率分别为(10.4±3.0)%、(22.8±2.5)%和(24.7±3.1)%,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利用ASODN靶向沉默MLL-AF9融合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THP-1细胞增生并促进其凋亡。

肝素干预长春新碱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245-247

摘要:目的探讨肝素对长春新碱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及增生的影响。方法肝素预处理K562细胞1h,再经长春新碱(0.05mg/L)处理24h,应用Hoechst33342染色、DNA电泳、FMC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Trypanblue染色及MTr法检测细胞毒性及增生反应。结果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见长春新碱凋亡诱导组细胞凋亡率达40.10%,肝素25、50、100、200U/ml组凋亡率依次为32.47%、29.70%、25.50%、19.53%(均P〈0.05)。随肝素浓度增加DNA电泳凋亡梯带亮度逐渐减弱至消失。FACS检测凋亡诱导组凋亡率为21.61%,肝素25~200U/ml组凋亡率依次为13.64%、11.75%、8.59%、6.03%(均P〈0.05)。肝素各组处理K56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活细胞总数及细胞增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浓度在200U/ml内对K562细胞无毒性作用及增生影响,在25~200U/ml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由长春新碱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简讯·启事
第七届全国血液学实验诊断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251-251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基础研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NA聚合酶β蛋白研究252-254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DNA聚合酶β蛋白表达及其与CML急变机制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62例CML患者及K562细胞DNA聚合酶β蛋白表达,并与23例健康人作对照;对26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及12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动态检测bcr-abl mRNA和DNA聚合酶β蛋白表达;伊马替尼体外作用于CML患者MNC及K562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DNA聚合酶β表达及bcr-abl融合蛋白磷酸化。结果与健康人比较,CML患者及K562细胞DNA聚合酶β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allo-PBSCT及伊马替尼治疗后患者DNA聚合酶β蛋白的表达随着bcr-abl mRNA表达的降低而下降。伊马替尼体外作用后,DNA聚合酶β蛋白表达随着bcr-abl融合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降低而下降。结论bcr-abl融合基因增加DNA聚合酶β蛋白表达;DNA聚合酶β蛋白增加可能是CML急变机制之一。

亚砷酸联合阿米福汀对HL-60细胞中Survivin表达的影响255-257

摘要:目的探讨亚砷酸(As2O3)联合阿米福汀(AMI)诱导人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s2O3单用和联合AMI对HL-60细胞进行不同时间干预,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抑凋亡基因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s2O3组和联合组均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生,呈浓度依赖性,联合组对其抑制作用明显大于As2O3组。联合组降低Survivin的表达作用比As2O3组更明显。结论As2O3通过下调抑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诱导HL-60凋亡;AMI可增强As2O3对Survivin的下调作用,增强HL-60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发挥促凋亡效应。

急性白血病MLL基因重排检测的临床意义258-260

摘要:目的研究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重排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发生率、产生融合基因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R法对109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MLL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09例AL中7例发生MLL基因重排,发生率为6.4%,其中AML4例(1例为M2,1例为M4,2例为M5),ALL3例,均为B—ALL。多重巢式RT—PCR检测到的融合类型为MLL—AF4、MLL—AF6、MLL—AF9、MLL-AF10、MLL—ENL。MLL基因重排阳性患者外周血WBC高于MLL基因重排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多重巢式RT—PCR是检测MLL基因重排快速有效的方法。伴MLL基因重排的AL患者WBC较高,预后差。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SHP-1与JAK1 mRNA的表达与临床意义264-266

摘要:目的探讨SHP-1和JAK1 mRNA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及其与AL复发及初次诱导缓解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93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HP-1和JAK1 mRNA的表达,2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结果初治AL患者SHP-1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治疗完全缓解(CR)后表达增高(P=0.032),复发时SHP-1 mRNA水平降低(P=0.015);初治AL患者JAK1 mRNA表达水平较NC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复发AL患者JAK1 mRNA表达水平较NC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47);初治AL患者SHP-1 mRNA阳性组的诱导化疗CR率为88.89%,阴性患者组CR率为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SHP-1与JAK1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48)。结论AL患者中SHP-1 mRNA表达降低或缺如,SHP-1 mRNA阳性表达是初治AL患者预后良好的因素,并可作为判断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AL细胞中JAK1 mRNA丰度可能增高。

CD4^+CD25高表达调节性T细胞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267-270

摘要:目的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探讨其在儿童ALL发生、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以40例ALL儿童不同治疗阶段的55份外周血为标本,细胞膜表面抗原采用双色或三色单克隆抗体直接标记法,检测细胞核抗原FoxP3时先标记膜表面抗原,固定破膜后再标记胞核抗原,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ALL患儿的CD4^+CD25Treg同时表达CD62L和胞核抗原FoxP3。ALL标危组治疗不同阶段儿童的CD4^+CD25高表达T细胞数值分别为:首次诱导缓解组(1.04±0.33)%,维持治疗组(1.60±0.44)%,持续完全缓解组(1.29±0.30)%;ALL中/高危维持治疗组则为(2.24±0.75)%。结论ALL患儿的CD4^+CD25Treg数值高于健康儿童,并且与疾病的危险度和治疗的效应有一定的关系;CD4^+CD25Treg水平升高可能是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与白血病复发的关系271-273

摘要:目的了解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白血病复发与外周血幼稚粒细胞的关系。方法97例白血病患者经allo-PBSCT治疗,于14、30、60、90、120、180d及1年以后骨髓随访时同时观察外周血幼稚粒细胞出现情况,分析与白血病复发的关系。结果97例中,15例发生白血病复发。在30d及其以后外周出现幼稚粒细胞的57例中,复发14例,复发率24.6%,而30d及其以后外周血未出现幼稚粒细胞者的40例中仅有1例复发,复发率2.5%(P〈0.05)。复发与不复发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差异无统计学薏:义(P〉0.05)。结论白血病复发与移植后外周血幼稚粒细胞有关.复发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简讯·启事
本刊启事273-273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临床研究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分析274-275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方法对42例AL(治疗组)化疗后Plt〈20×10^9/L的患者皮下注射rhIL-111.5mg/d,用至Plt≥40×10^9/L停药;对其中17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统计疗效,并以35例未加用rhIL-11的AL患者和其中15例初诊AML(对照组)完成2个疗程化疗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Plt升到≥40×10^9/L所需时间平均为(9.8±2.7)d,短于对照组(14.6±4.8)d(P〈0.05);治疗组在第2个疗程化疗后Plt〈15×10^9/L的患者有3例(17.6%),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66.7%)(P〈0.05);第2个疗程化疗前Plt水平和化疗后Plt最低平均水平,治疗组为(173.7±81.2)×10^9/L和(23.5±18.3)×10^9/L高于对照组(99.6±74.5)×10^9/L和(10.2±9.8)×10^9/L(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是70.6%和73.3%,有效(CR+PR)率分别是82.4%和86.7%,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L-11可安全有效地促进AL化疗后Plt恢复,而且疗效持久。

联合应用细胞遗传学、巢式RT-PCR和FISH技术监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干扰素治疗中肿瘤负荷276-278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细胞遗传学(CC)、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D—FISH)三种技术监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干扰素(INF)治疗过程中肿瘤负荷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联合应用CC、巢式RT—PCR和D—FISH三种技术对5例INF治疗中CML患者的肿瘤负荷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对5例CML患者INF治疗前后的24份骨髓标本检测显示,23份标本检出不同比率的Ph染色体,所有标本RT—PCR结果均为阳性。病例2治疗后75个月Ph-bcr-abl^+标本经D-FISH检测,仍有4.5%的bcr-abl^+细胞;病例1治疗后22、26个月的2份标本,病例5治疗后12、16个月的2份标本及病例4治疗后6、10个月的2份标本经CC检测Ph染色体阳性率相同,进一步行D-FISH检测,分别检出47.5%和39.5%、74.0%和60.5%、99.0%和99.5%的bcr-abl^+细胞。结论CC可作为监测CML患者治疗过程中肿瘤负荷水平的基本手段。在CC检测结果无法准确判断体内肿瘤负荷动态变化时以及治疗患者体内肿瘤负荷降低到CC不能检出而RT-PCR仍为阳性时,需借助FISH来准确检测体内肿瘤负荷,监测其动态变化。FISH检测bcr-abl转阴的患者需靠灵敏度更高的RT—PCR监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83例279-28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或两者交替、单用ATRA、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ATRA+As2O3或者两者交替组获得CR中位时间分别为34d、35.5d,单用ATRA获得CR中位时间为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A+As2O3组或两者交替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8%和80%,与单用AT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纠正时间为16~18d,三种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例行HSCT者,仅2例复发,其余13例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13.5年,该13例PCR检测PML-RAα仅融合基因阴性。结论应用ATRA+As2O3或两者交替加成分血、抗纤溶纠正DIC及其化疗治疗APL获得CR时间明显缩短,而且3年无病生存率相对较高。缓解后6个月讲行HSCT者.DFS可讲一步延长。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探讨281-283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并发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白体骨髓移植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移植后免疫重建过程。方法对1例临床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ⅢB、RA患者,诱导治疗反应良好后,行预处理方案BCEA,回输白体骨髓,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综合治疗,术后补行选择性淋巴结放疗,观察移植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免疫重建的过程。结果移植后28d造血功能恢复,2个月后关节肿全部消失,红细胞沉降率正常,CRP、IgMRF均转为阴性。患者出院后3个月恢复正常工作,随访13年NHL及RA无复发。结论淋巴瘤并发RA患者进行白体骨髓移植治疗安全性好,中短期疗效显著,为淋巴瘤并发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急性双系列白血病诊断与预后观察284-286

摘要:目的明确急性双系列白血病(aBLL)的诊断,判断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aBLL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明确其白血病细胞特征以及治疗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共计筛选了352例患者,符合aBLL诊断的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中位年龄38岁,发病时白细胞中位计数56.3×10^9/L。髓/B淋巴细胞混合(My-B)aBLL患者数多于髓/T淋巴细胞混合(My-T)aBLL患者(分别为8例和3例)。7例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仅1例有复杂核型改变,其余均为标准核型。诱导治疗缓解率为45.5%(5/11),反应率(CR+PR)为54.5%(6/11),1个疗程缓解2例,缓解持续时间3-14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生存时间1~2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诱导治疗期死亡1例。结论aBLL是一种少见的急性白血病亚型,诊断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该采用急性白血病常用化疗方案,疗效差,预后不良。

风湿病表现突出的血液系统肿瘤15例287-288

摘要:目的提高对以风湿病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血液系统肿瘤的认识,以减少该类疾病的漏诊。方法总结15例以风湿病症状为突出表现,拟诊风湿性疾病,但最终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有多种风湿病表现,发热占66.7%(10/15),皮疹占40%(6/15),关节炎占20%(3/15),拟诊风湿病中以血管炎居多[6例(40%)],成年人斯蒂尔(Still)病3例,淀粉样变、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脂膜炎各1例,未分类2例。所患血液系统肿瘤中以淋巴瘤居多[9例(60%)],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结论血液系统肿瘤可出现风湿病表现,对于风湿病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效果差者,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的可能。

血清瘦素水平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表达的研究289-29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的表达。方法AL患者25例(实验组),健康人25例(对照组),分别以放射免疫法测量AL患者治疗前血清LEP水平及健康人血清LEP水平。结果两组血清LEP水平分别为(19.6±3.48)μg/L和(32.89±6.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健康人为低。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70例291-292

摘要:目的评价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放疗和化疗的近期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原发鼻腔NHL70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其中T细胞来源52例,B细胞来源2例,NK/T细胞来源16例。放疗主野为鼻前凸字形野,辅单或双侧耳前野,累及口咽者先用面颈联合野,放疗采用60^Co或直线加速器常规放射,2Gy/次。鼻腔靶区中位剂量54Gy(36~66Gy)。辅助化疗在放疗前、中、后进行或单纯化疗,方案为COP、CHOP、COBDP。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化组、单放组、放加化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2.5%、66.7%、74.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2.5%、50.0%、62.0%(P〈0.05)。首程治疗后的CR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除Ann Arbor分期外,局部侵犯范围、发热、治疗方法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病理类型、性别、年龄及全身症状等因素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放化疗联合治疗原发鼻腔NHL的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和单纯化疗。对于原发鼻腔NHL的治疗有条件者可试用自体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