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包头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 15-1182/R 国内刊号
  • 1006-740X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包头医学院学报是包头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包头医学院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祖国医学、护理医学、病例报道、教学与管理、综述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包头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论著
认知知觉障碍功能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性障碍临床疗效1-2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知觉障碍功能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性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160例强迫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认知知觉障碍功能训练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经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分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78.8%)高于对照组(40.0%)(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知觉障碍功能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性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抗强迫药物治疗。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经介入治疗后再通效果的影响因素3-5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经介入治疗后再通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诊断为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症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allopian tube interventional reperfusion,FTR),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药物,再通未成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通成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同一问卷对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不孕时间、盆腔炎、宫内节育器放置、人流刮宫史等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通效果与盆腔炎、盆腹腔手术史、宫内节育器放置、输卵管造影次数有相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盆腹腔手术史是影响输卵管再通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2,P=0.003)。结论:盆腹腔手术史是输卵管再通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胫骨下段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优势6-7

摘要:目的:探讨在胫骨下段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两组,微创组患者应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共49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共3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92%,高于传统组患者的81.58%(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患者感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畸形愈合及骨折愈合延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胫骨下段骨折中,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创伤,缩短治疗时间和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三线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8-9

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三线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江门市中心医院等江门五邑地区大型医院三线及三线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80例,肿瘤类型主要包括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肺癌和胃癌,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根据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2.5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骨髓抑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三线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无保护会阴技术对初产妇及经产妇分娩产程及产后疼痛的影响10-11

摘要:目的:研究无保护会阴技术对初产妇及经产妇分娩产程及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初产妇及经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仰卧膀胱截石位下会阴保护的方法进行接生,观察组患者采用无保护会阴技术助产。观察两组患者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产妇产后疼痛情况;侧切率、会阴完整率和水肿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疼痛0级和1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3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侧切率和水肿率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疼痛程度,减少会阴损伤,且不会延长产程时间。

腔镜辅助下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12-13

摘要:目的:探究腔镜辅助下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8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腔镜辅助下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状况以及并发症的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改良梭形切口在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应用14-16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鼻前庭囊肿简便易行的手术方法。方法: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经鼻前庭梭形切口组(观察组18例)和经唇龈沟切口组(对照组10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局部反应、恢复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医学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鼻前庭梭形切口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不受囊肿大小限制,手术简单,手术耗时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及复发少等优点。

胆汁回输在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17-19

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回输对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胆道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进行胆汁回输,对照组不进行胆汁回输,术后第3 d和第7 d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每日补液量,电解质紊乱情况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胺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低于对照组(P〈0.05),而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静脉补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汁回输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肠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操作简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心房颤动和D-dimer联合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20-21

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联合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神经科收治的367例患者,按有无急性脑梗死发作将其分为梗死组(170例)与非梗死组(1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史、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价AF联合D-dimer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史、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等血液生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组的AF阳性率与D-dimer阳性率高于非梗死组(P〈0.05)。多因素分析AF阳性、D-dimer阳性是急性脑梗死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AF阳性时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是AF阴性的5.397倍,D-dimer阳性时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是D-dimer阴性的5.003倍。在ROC曲线中AF联合D-dimer的曲线下面积为0.663,灵敏度为0.774,特异度为0.658,诊断价值较高。结论:AF联合血浆D-dimer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关注。

高危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效果22-23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视网膜光凝治疗高危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高危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患者在玻璃体手术前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接受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提高66.27%,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提高45.78%,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前及早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评分。

检测男性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24-25

摘要:目的:研究检测男性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男性肺癌患者110例为肺癌组,男性肺良性疾病患者80例为肺良性疾病组,以及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男性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贝克曼ACCESS-Ⅱ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三组研究对象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雌二醇、催乳素和孕酮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的血清睾酮水平为(3.87±1.12)ng/m L,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为(32.51±7.26)pg/m L,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和孕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肺良性疾病组的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雌二醇、催乳素和孕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男性肺癌患者机体内出现了性激素水平的紊乱及失衡,通过检测血清中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可以对肺癌进行诊断,并可以对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监测。

CT与X线诊断胃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临床价值对比26-27

摘要:目的:探讨CT和X线诊断胃癌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经病理学证实为胃癌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价值。结果:180例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胃癌阳性患者为141例,诊断准确率为78.33%,经CT检查有172例为胃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和CT诊断胃癌均有各自的优势,为了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性、防止漏诊和误诊,应可将两者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噻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28-29

摘要:目的:比较噻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对老年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噻托溴铵组患者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异丙托溴铵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采用肺功能仪器检测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评价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噻托溴铵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90/100),高于异丙托溴铵组的58.00%(5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和异丙托溴铵组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噻托溴铵组高于异丙托溴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对老年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异丙托溴铵,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泻患儿标本病原菌的监测及药敏情况分析30-31

摘要:目的:分析腹泻患儿标本病原菌的监测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患儿腹泻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份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分离培养,具体分析病原菌的检出率与主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结果:200份粪便经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12株,检出率为56.00%(112/200),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37.50%)、志贺氏菌(12.50%)、铜绿假单胞菌(28.57%)、大肠埃希菌(10.71%);其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与大肠埃希菌对于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情况较好。结论:临床上应及时监测腹泻患儿病原菌与药敏情况,应加强抗生素的滥用管理工作,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为降低致病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观察导航辅助腰椎手术对术后发生下腰痛严重程度的影响32-34

摘要:目的:对比导航辅助下腰椎后路手术与传统手术术后发生下腰痛严重程度的差别。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应用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导航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其中导航手术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6岁;单节段手术12例,2节段以上手术33例。传统手术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7.5岁;单节段手术10例,2节段以上手术31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开始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记录术前及术后1月、6月、12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得分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术前VAS分值无明显差别;而术后1月、6月、12月,导航手术组患者的分值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导航辅助下腰椎后路手术椎旁肌剥离范围少,对多裂肌损伤小,术后下腰痛程度明显降低。

丹七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34-35

摘要:目的:观察丹七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基础上加用丹七片联合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心电图改善率77.5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七片与单硝酸梨脂缓释片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疗效优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36-37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6年就诊的食管癌患者2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13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 d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同时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纯的肠外营养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和8 d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Ig G、Ig M以及α-抗胰蛋白酶、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学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学指标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 d,观察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1 d两组患者的CRP和α-抗胰蛋白酶均无差异(P〉0.05);术后8 d观察组患者的CRP和α-抗胰蛋白酶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术使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提高,手术后的各种炎症反应都有所缓解,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病情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可积极推广。

术中体温保护对老年全麻开腹患者核心体温、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38-39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加温毯体温保护措施对全麻开腹手术老年患者核心体温、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60~70岁全麻下行开腹胃肠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进行低温保护,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低温保护。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基础核心体温、手术30 min、60 min、90 min及术毕时的核心体温,血压、心率,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寒颤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术中低温保护组患者手术30 min、60 min、术毕核心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寒战及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下行开腹胃肠手术老年患者,实施术中加温毯体温保护可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降低寒战及躁动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加快患者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