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社
分享到:

博览群书杂志

《博览群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化地理、域外书谭、书人志、推介、著者译言、书人茶座、经典重读、怀念等。
  • 主管单位:光明日报社
  •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
  • 国际刊号:1000-4173
  • 国内刊号:11-1091/G2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868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7
  • 综合影响因子:0.03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博览群书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博览群书杂志学术·社会

道德强迫症

摘要:子游是孔门十哲之一,他说的话,在《论语》里有六条。这些话颇显贤哲气象,不愧网科十哲之列。比如《论语·里仁》记子游的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其意是,事奉君主如果过分烦琐,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过于烦琐,反而会被疏远。为人谋而不忠乎?这是曾子的每日反省。但,忠是要有分寸的。不能适可而止的忠行,喋喋不休的忠言,在形成对别人强迫的同时,还会变成对自己的强迫,蜕变为道德强迫症——我姑且称之为忠诚强迫症。
4-4

退休后到哪儿养老?

摘要:屈指算来,离退休没几个年头了。到哪儿养老呢?北京空气如此,交通如此,显然不是首选之地。两年前,我到澳大利亚中部一个小镇采访,看到房屋散落乡间,草坪宽阔,马牛羊在悠闲地啃草。我对同行的朋友说:“这些农民的日子真清闲呐。”朋友答道:“他们哪里是农民?都是退休老人,从城里搬来养老的。”
6-6

怀抱一份动人的自负

摘要:“……我想印个选集了,因为我看了一下自己的文章,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这是1933年,沈从文回湘西途中,给张兆和书信中的句子。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还有谁如沈从文一般,如此自负,自负到令人肃然而起敬的呢?
7-10

沈从文:“行将超越一切”

摘要:25年,过得真快,沈从文先生去世竟有这么多年了。 最后一次见到沈从文先生,是在他逝世前的两个星期。那是1988年4月下旬,在前往贵州参加一个笔会之前,我去看望他。
11-14

沈从文文学生命的延续流转

摘要:沈从文在当今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不仅没有随着20世纪的逝去而有所减轻,甚至可以说是越发加重了。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这里使用的“经典”二字,丝毫不存今日电视语言和广告语言里的夸张成分。如果不算现代诗人和剧作家,我认为可归入现代经典作家行列的人,应有鲁迅、老舍、茅盾、周作人、沈从文、郁达夫、巴金、萧红、张爱玲、钱锺书、张恨水各位,沈从文处于前列。他已过了100岁的生辰,他的文学生命力之恒久,延续而进入第二个百年,应该没有疑义。
15-17

困苦的间隙,生命活力迸发——谈湘西民族文化的个性与品格

摘要:湘两,从地域上看,是个小地方。它隐藏在绵延干里的武陵山脉深处,远离省城长沙,语言习俗、物产地貌都与洞庭湖平原大相径庭,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境内群山巍峨,奇峰异石耸立;河川秀美,深涧沟壑纵横。这里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山高坡陡、岩厚地瘠,气候多变、旱灾水患频繁。
18-21

沈从文的痛楚与快慰

摘要:先生一生走的这条路着实不易 社科院在北京两郊友谊宾馆给沈先生租了两套公寓房,使多难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名由“古代服饰图录”变更)得到一个安定的最后整理完成的处所。我和王先生是1975年以后才介入这项工作的。1963年12月建议编纂,并最终落实到以沈先生牵头的历史博物馆编写组后,沈先生讲,在书未成稿之前,有次宴会沈先生与郭沫若先生邻座,谈到这本书,郭老主动说:“我给你写个序言吧!”并很快就送过来了,序言成于书稿之前,郭老未看过书稿。许多人不明就里,总是问为什么序言和内容不符,这就是原因。沈先生理解郭老是用这个方式表示点歉意吧!
22-25

以贴近的方式远离,又以远离的方式贴近——重读《边城》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所写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湘两一隅,但是仍处于现代中国的时代大潮之中。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不少当时现实生活的因素,比如关于军阀生活的描述,关于翠翠母亲爱情故事的描写。这些因素可以让读者清晰地辨识出故事所发生的具体时空。但是,作者对这些因素并没有着意强调,也没有刻意回避,只是以简单交代的方式加以淡化。显然,作者所感兴趣的地方并不在这里。
26-28

由《看见》看见的

摘要:“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电话那头,广两师大出版社编辑部的人把柴静留下的话掷了过来,硬邦邦的。联系采访,是在我星星点点看了《看见》的片段之后,找书来读还没拿到书的时间里。真捧起书来,竟无法释怀,地铁上、十点以后回家挤压睡眠所得……几天之内读过之后,即使柴静没有那话搁着,我也不想再打扰她,那个我敬重的小同行。
29-31

柴静新闻的“情人”

摘要:大约在七八年前.我还没有退休,在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任主任,在新闻中心内部的一次评奖会上,第一次看到了柴静的现场报道。超乎年龄之外的成熟与镇定。超乎一般女性的持重与深刻,令评委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是“小敬一丹”,也有人说她像《焦点访谈》栏目的女记者赵微?当时我说了一句话,被几位评委指责为“心术不正”。我说,这个女孩在新闻现场的眼神,五分认真像记者,五分纯真像“情人”,
32-34

我来这世上,是为了认识太阳

摘要:刚认识柴静的时候,只记得她秀气。蓝白相间的毛衣,短发,学生头,声音柔细,手腕处瘦骨嶙峋。那时候我也刚大学毕业,不知道她已经很有名,觉得她就是个笑起来挺让人亲近的同龄姐姐。在非典来的时候,惊诧于她的能量。当时全南院儿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大领导出于安全考虑让大家没事就赶紧回家,各栏目都开始重播节目,长安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随时能飙车到140码,整个城市都空荡得充满了末日气息。
35-37

柴静“看见”什么,“抵达”何地?

摘要:人红是非多,柴静风波,一波又一波,从无聊至无耻的八卦,从羡慕嫉妒到恨的攻讦,终于过渡到了新闻专业上的探讨,舆论总算给自身保留了一点尊严,尽管这仍然是一个八卦式的转场。真是众生相,浮世绘。
38-40

《看见》的看不见的

摘要:最近有一本叫《看见》的书据说很畅销。这本书的作者叫柴静。柴静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女性。我知道她供职于央视,至于她的身份,我知道的说法有三种,一说她是记者,一说她是出镜记者,一说她是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三种说法究竟哪种对,或者说究竟哪种更接近于真实,我不懂相关业务,无从判断。如果让我以一个单纯的听众的角度说出我的直接感受,那么我觉得她更像一位宣传者。
41-45

上帝与情人

摘要:在我看来,政治活动受人的两种本能驱使,第一是自利本能,第二是自卫本能。把自利与自卫分开,正是政治人与经济人不同的地方。因为安全和对伤害的防范,不是经济活动可以提供的。霍布斯看到了人类天性中三种争斗的原因,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第一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利,使用暴力去奴役他人及其妻子儿女与牲畜;第二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安全,保全所获得的一切,等等。
53-54

康有为对光绪帝:一面之缘的政治资本

摘要:网络上流传有一张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合影照。许多朋友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照片肯定是假的,但故事并不简单。1898年5月29日,主持朝政的恭亲王因病去世。年轻的光绪帝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约束,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明定国是。拉开了1898年政治改革的序幕。6月15日,光绪帝宣布将自己的老师翁同稣开缺回籍。
55-59

与立宪派汤化龙的合与离

摘要:与汤化龙相识于1913年,初期关系较为密切,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汤氏政冶立场和思想言论的影响。后由于政见分歧,遂由合渐离,并最终分道扬镳。汤化龙与,一个为著名的立宪派,一个为我们所熟知的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他们在民国初年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公交私谊?又缘何从最初的感情甚笃演变为分道扬镳?政治立场的迥异又造就了两人怎样的政治人生?
60-63

众说纷纭的北大第一任校长丁韪良

摘要: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任校长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是美国北长老会派至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62年(1850-1916)。他精通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是清末在华外国学者中首屈一寸旨的“中国通”。对于晚清中国社会,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同时又不乏两方人看中国所具有的独到的视角与见解。
64-64

也谈傅斯年先生的“史料即史学”

摘要:近日,笔者在研读“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相关资料时,常为一个问题所困惑。相当多的论著在谈到“史料学即史学”这个论断时,往往认为,“在历史上确曾有人以崇尚史实即是历史学的说教,来反对理论对史学的指导地位。我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盛行的‘乾嘉学派’对历史就专一主张训诂考据史料,不事义理分析;后来又有人提倡‘史料即史学’的历史研究宗旨。但是,他们都忽视了前边我们所说的一个事实,即史料尤其历史文献,既然是由主题的人所记述,就难免掺杂着许多记述者的主观色彩和成分,这里除了其他一些偶然因素外,归根到底是这些记述者的阶级局限与时代局限所致”。这里所说的“史料学即史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呢?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