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社
分享到:

博览群书杂志

《博览群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化地理、域外书谭、书人志、推介、著者译言、书人茶座、经典重读、怀念等。
  • 主管单位:光明日报社
  •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
  • 国际刊号:1000-4173
  • 国内刊号:11-1091/G2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868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7
  • 综合影响因子:0.03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博览群书 2012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博览群书杂志本期关注

从“老板”到“叫兽”——新世纪学院知识分子文学形象的演变

摘要:讨论知识分子的形象问题,新世纪以来的两部长篇小说值得一提,它们是张者的《桃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和邱华栋的《教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从文学性上看,这两部小说大概算不上很优秀(相比较而言,前者要好于后者),但它们却都呈现了学院知识分子的形象,也揭示了学院知识分子的诸多秘密。
11-16
博览群书杂志科学文化

准晶体:从纸上谈兵到诺贝尔化学奖

摘要:纸上谈兵的准晶体 对于地面上铺的瓷砖,大家一定不陌生。最简单的大概要算在厕所里常见的用单一颜色的正方形马赛克所铺成的地面。复杂一点的,则可以用多种颜色和多种形状(比如正三角形加正六边形)来铺设。更复杂些的,还可以用瓷砖排成图案。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它们通常都具有一些共性。其一是全面覆盖,即不会留下空缺的面积。其二是具有一定的秩序,或者说遵从某种规则。
23-26
博览群书杂志文化思考

文化产业化不是文化商业化

摘要:在提倡文化产业化中,有些人存在一种认识误区,即把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商业化混淆起来了。前者要求运用市场机制,把文化事业做大做强,达到繁荣与弘扬文化的效果;后者只顾把文化推向市场,使文化被商业侵蚀和架空,导致文化被异化。当前,这种把推行文化产业化变成单纯追逐文化商业化的倾向,大有扩展蔓延之势,有必要引起关注与警惕。
27-31
博览群书杂志批评与争鸣

“傅汝霖”非傅雷笔名辨

摘要:傅敏、罗新璋编订之《傅雷年谱》1935年项下内容有:“二十七岁三月应滕固之请,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任编审科科长四个月。以笔名‘傅汝霖’编译《各国文物保管法规汇编》一部。六月由该委员会出版。”
32-35

时代文艺版《随园诗话》错误迭出

摘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出版社在出版此类图书时,要高度重视校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出版校对却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如笔者读过的中国世界语出版社版《容斋随笔》、延边人民出版社版《阅微草堂笔记》,其中校点之误,少则几十处,多则百余处。即使在古籍出版界享有盛誉的中华书局也难除此弊病。如2010年4月版的《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一书,胡学常已撰文深纠其谬(载《博览群书》2012年第8期)。
36-39
博览群书杂志著译者言

写作《梁启超传》的坦白与交代

摘要:今天回想起来,当初决定要写《梁启超传》,其实有些不自量力。我这么说不是谦虚,是实话。尽管梁启超在我心里装了30年,但以我当时的知识储备,不仅梁启超的形象是支离破碎的,写作“梁传”必备的近代史知识,也是相当匮乏的。尽管如此,我竟然打算动手写一部《梁启超传》,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吧。
40-45
博览群书杂志域外书谭

绕不过去的纽曼及《大学的理念》

摘要:《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是一部阐释教育哲学思想的演讲集,更是一部语言优美且言简意赅、思想深刻又发人深省、影响深远而令人难忘的经典演讲录。
46-50
博览群书杂志评论

发挥历史学社会功能的有益尝试

摘要:由同志作序、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几位学者共同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的出版,非常适时,很有意义。它适应了广大干部学习历史的迫切需求,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部观点正确、史实可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优秀历史教材。
51-54

重拾战时云南文教图景

摘要:云南虽有170万年前“元谋猿人”这一人类先祖,有秦汉时期的“古滇国”文明,有唐宋盛世时的拱卫疆土的妙香国“大理”,也有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学术重镇、文化要地、民主堡垒”,亦有今天的“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然而,“交通闭塞、民智未开,荒蛮边夷”仍是相当一部分人心目中的“云南标签”。在这些与事实有所出入的外界认识中,折射的是云南本土文化,尤其是文教事业被淹没、被掩埋的现实。
55-57

经济学理论的反思与创新

摘要:多年前曾听一位朋友说,经济学这门学科作为舶来品,在翻译成中文时之所以被译为“经济学”,是因为国人将经济学视为“经世济民”之学说,但由于大唐盛世的皇帝取名时已用了“世民”两字,故剩下的“经济”两字就成了这门学科的名称。熟悉林毅夫教授的人都知道,尽管他是一位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世界闻名的经济学重镇芝加哥大学受过“黑板经济学”严格规范训练的经济学家,但在数十年的经济理论研究生涯中,在骨子里,他始终认定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
58-61

将人的因素贯穿始终的书史研究

摘要:《书史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Book History)是一部关于图书历史的著作。两位作者,一位是戴维·芬克尔斯坦(DavidFinkelstein),为英国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社会科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的传媒与印刷文化教授,一位是阿里斯泰尔·麦克利里(A1istair McCleery),为英国爱丁堡纳皮尔大学的文学与文化教授、苏格兰书籍中心主任、苏格兰印刷与出版史资料中心主任。中文翻译者何朝晖,是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著译者都是书史学界的专家学者。
62-64
博览群书杂志推介

一部叙史与咏怀的义学史作

摘要:台静农(1902—1990)早年致力于新文学创作,与鲁迅谊兼师友,其文风兼具犀利批判与悲悯胸襟,作品至今犹为文学批评界重视。其后专攻古典文学研究,阐扬文化精义精微独到,于传承文化功不可没。学问之外,台先生悠游艺苑,晚年更以书法名世。
65-68

大学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南

摘要:由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刘新民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研方法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研参考著作,对大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科研流程和研究技巧,并在实际研究中更好地学以致用。
72-74

热看冷收藏沉香

摘要:张晓武的《沉香缘》节目,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热播之后,海南沉香这种神秘、珍稀的香料引起了广泛关注。
75-76
博览群书杂志读图

封面上的裸女

摘要:“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西方思想观念和文化潮流的冲击下,对无遮无掩的人体形象的表现和鉴赏,在国内美术教育领域先涌动起来,为教学服务的“模特儿”跨进了写生课堂。风潮一开,便慢慢渗透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共空间和市民生活之中,尤其在华洋杂处的声色之地——上海,借助一些文化人的推力,人体绘画甚至堂而皇之起来。
77-81
博览群书杂志钩沉趣考

卡夫卡究竟是哪国作家

摘要:被普遍定义为奥地利作家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20世纪杰出的犹太作家。说到他的国籍还真有点问题,恐怕并非~两句话能说清楚。有次学校组织硕士研究生入学面试,涉及卡夫卡。老师问:“卡夫卡是哪国作家?”学生答:“奥地利。”老师又问:“是奥地利吗?”学生迟疑半晌,不敢回答,一脸困惑和无辜的样子。
82-85
博览群书杂志往事故实

陈白尘与电影《乌鸦与麻雀》

摘要:陈白尘(1908—1994)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编辑家和学者。他留下了诸多颇有影响的佳作,《乌鸦与麻雀》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93-95

有关江布尔的弥天大谎

摘要:为什么要重提江布尔及14年前翻译过来的《见证》这本书?因为谎言依然披着真相的外衣在招摇过市。 1950年代某夜,我看完电影《人民歌手江布尔》,对这部冗长沉闷的传记片不太欣赏,但由江布尔本人扮演的江布尔——哈萨克斯坦民间吟唱诗人的光辉形象、传奇人生以及他杰出又丰产的诗歌珍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