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博览群书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Book Review Monthly

  • 11-1091/G2 国内刊号
  • 1000-4173 国际刊号
  • 0.0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博览群书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光明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博览群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期关注·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评论、文化访谈、书边随笔 神话与文明、每月聚焦·名作中的夏天、推介、文化视点·解密李贺、书人茶座、文化思考·重读路遥、序与跋

博览群书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博览群书杂志飞扬
用国学滋养儿童的心灵4-8

摘要:国学可以养心 问:您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国学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答:一、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国学可以养心。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可以说是百年向外求索,基本上学习西方的分科制教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要求与客观需要;但从长远的人才发展目标来看,太关注科技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的培养。尤其是当下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个体向外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父母应先种好心田14-17

摘要:因为孩子的原因,我家一面墙的书架里,教育类的书籍已满满地占据了显要位置。初时阅此类书,只为了解孩子,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所以惟方法至上。读得多了,才发现,方法万千之众,且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然各据其理,也曾茫然不知所措。

让儿童自然成长18-20

摘要:从儿子出生那天起,我不间断地给他写成长录,平均一周一篇,到现在,已写了三百多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觉得这样做不仅能为儿子留下一份成长记录,也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不易以及了解儿童世界的困难。

为了幸福而优秀的人生21-24

摘要: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我把中学时代称作人生中一个发现的时代。发现了什么?因为求知欲的觉醒,发现了一个书的世界。因为性的觉醒,发现了一个异性的世界。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自我,也发现了死亡。总之,所发现的是人生画面上最重要的几笔,质言之,可以说是发现了人生。……

“原子弹之母”的遗憾25-28

摘要:很多案例都表明,人们对传闻的兴趣,往往要超过事实。在本文的主人公丽丝·迈特纳(Lise Meitner,1878—1968)身上,这一点也有充分的体现。关于她和原子弹之间的故事,二战之后有种种不靠谱的传说。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迈氏如何机智巧妙地避过纳粹的层层关卡,将有关原子弹的秘密偷运到盟军的手中;

不宜忽视的姚雪垠致陈纪滢信29-32

摘要:《新文学史料》推出一期“姚雪垠专辑”,计七篇文稿。它们视角不同、内容丰富,对于了解、研究姚雪垠大有裨益。尤其是吴永平先生的《姚雪垠创作年谱》,更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资料。由于吴先生所撰系“创作”的年谱,

补注《周佛海日记》若干重要史实33-36

摘要:《周佛海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印行)是一本研究汪伪时期历史重要的参考书籍,比之后人执笔所写的传记或其垂暮之年所写的自述回忆录等,更具史料价值,给海内外史学家带来了很大的喜悦。为使这部具有史料价值的日记更便于读者阅读及进一步了解其内容,蔡德金教授对这部内容庞杂、涉及人事广泛的日记作了大量的注释,所引资料颇为丰富。

教材修订还需有效措施37-40

摘要:读了《博览群书》今年第五期“本期关注”教科书专题,针对中文专业部分课程教材的些许问题产生了共鸣,因而特撰此文,以请教方家。

学术量化为哪般——从黄侃五十岁前不著述谈起41-45

摘要:黄侃五十岁再著书的缘由 近读《量守庐学记》及续编,对黄侃先生的生平与学术略有所知。他的弟子们几乎都谈到这样一件事,1935年,黄侃(字季刚)在南京做50岁生日(实年49岁),他的老师章太炎赠给他了一幅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

浅谈中印思想的原始区别46-48

摘要:印度佛教,对中国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近两千年来,中国的主流思想,除了官方儒教(家)模式外,就以佛教模式最为重要。(中国还有原创的道家,但是早已相当儒教化,成为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思想的延伸。中国还有原创的道教,但是早已相当佛教化,佛菩萨造像,

博览群书杂志品鉴
探索心灵世界的《埋骨:赛珍珠在中国》49-52

摘要:希拉里·斯布尔林(Hazy Spurling)是当代英国文坛极富盛名的传记作家。其作品包括《不为人知的马蒂斯》(The Unknown Madsse)、

用古籍拯救世道人心——洛布古典丛书百年53-55

摘要:对于西方人来说,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无疑是一份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熟练阅读这些典籍在古代还是大有人在的,但近代以来随着各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兴起,这样的人就越来越少,逐渐成为专家的绝技了。

理学意义的社会探寻56-59

摘要:提到“理学”,现在很多人会直接把它和封建糟粕联系起来,继而批判它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思想,认为理学是“吃人的礼教”,压抑人性、奴化人民、等级思想严重,现代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相悖等。实际上,这是一种极其偏颇的看法。如果问一下发表这些意见的人,他们到底读过多少理学的书,

几乎被遗忘的“爱情定则”论战60-62

摘要:张竞生其人颇具传奇色彩。他本是哲学博士,但又被人称为“性学博士”,亦有学者称他为“中国第一性学家”;有人称之为“文妖”、“怪才”,但也有人称之为“先知”。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涉及美学、哲学、性学、文学、逻辑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但他在所有这些领域一度都是一个边缘人。

别开历史新“镜”63-65

摘要:受上世纪80年代后期蔚然兴起的文化热驱使,曾读过一些鲁迅先生的书信。一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警言,及其由此作出的推论——“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着实让当时偏好文化史的我兴趣横生。不过此论是褒是贬,未免有些困惑,也不求甚解。

有良心的独裁者还是现代化的推手66-69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蒋氏家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关于这个家族的书籍也汗牛充栋。近年来两蒋日记尤其是日记在美国逐步开放,使得学术界对蒋氏父子的研究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

体味婺源山水的一脉余韵70-72

摘要:轻轻叩响古旧的门环,寻找历史失落的密符。山灵水秀的婺源,“以山为主体,以水为脉络,以古木修竹为点缀”(《经典的村庄》),静静地躺在陈旧的底片上泛着青黄的光。经过洪忠佩这位婺源之子的点染,刹那间昏暗中透出了色彩,于黛瓦白墙间溢出一缕唯属于这方水土的恬静气息。

聆听岁月的足音73-75

摘要:案头上摆着王建明先生的综合文集《心路的历程》(黄河出版社2010年8月版),封面上朵朵小花透着一种大地的质朴和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