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博览群书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Book Review Monthly

  • 11-1091/G2 国内刊号
  • 1000-4173 国际刊号
  • 0.0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博览群书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光明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博览群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期关注·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评论、文化访谈、书边随笔 神话与文明、每月聚焦·名作中的夏天、推介、文化视点·解密李贺、书人茶座、文化思考·重读路遥、序与跋

博览群书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博览群书杂志本期关注
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需要一场产业变革——徐永光访谈录4-9

摘要:据报道,我国第一部《慈善法》的草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并正在由相关专家进行讨论论证。这表明,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应当看到,自汶川大地震之后,公益慈善事业就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的关注点主要有:慈善捐款的流向和使用问题,公益慈善事业中政府、NGO和志愿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目前的短板,中国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等。为此,本刊特访谈了希望工程的创建人徐永光,并请师曾志等专家撰文讨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现在和未来,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汶川大地震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启示14-18

摘要:2009年8月12日-14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三家发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21家知名社会组织共同主办的“社会组织5·12行动论坛暨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在京举行。会议期间,多名专家就大地震后NGO公益慈善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并对中国未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即对此次会议相关报告的摘录。

博览群书杂志文化思考
从拾金不昧到拾金求报——浅论归还拾得财物者的报酬请求权19-23

摘要:关于他人遗失财物的拾得和归还,我国长久以来一直是由道德准则和公序良俗来调节,这一古老的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已在民众中间形成了不亚于法律的约束力。拾得他人财物拒不归还,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又将面临个人社会地位和信誉的危机,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财物拾得者往往不敢抱有贪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我们并不能将其等同于几千年来该问题的真实历史。

博览群书杂志专栏
沉溺在白日梦中的小文人——《读书堂西征随笔》28-30

摘要:25年前,我在书店见到一本小册子《读书堂西征随笔》,因为向来喜欢收集历代文人的笔记,就随手买下了,定价0.45元。这是一种影印本,书前有一页影印的雍正帝御批:

博览群书杂志随笔札记
《说文解字札记》题记36-37

摘要:周启晋兄有绍良先生遗存《说文解字札记》一部,嘱余为作题记一篇。是书毛边纸,线装一卷,影印,顾廷龙题写书名,书后附录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从章先生学》一篇,章念驰撰写《后记》一篇,无版权页。

荒野上的蔷薇——然而是无花的40-41

摘要:世事果真是日见其斑斓了,连文字散发着陈腐的才子气的汉奸文人胡兰成,也早已被捧为文学宗匠了,贪官更是显出一派新气。

博览群书杂志评论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42-44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被人为地分成古代、现代两大板块,这固然可以使文学研究更加专门化,但却造成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的某种割裂。在大多数学者眼里,中国现代文学是以现代性追求呈现出新的文学特质,与西方文学的因缘更密切,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却继承得少。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传统之间的关联。

文化迁徙者的爱与诗——读汪文勤散文集《捕风的日子》45-46

摘要:记得《飘》里有一段文字,说斯嘉丽第一次见到白瑞德时很不喜欢他的笑容,感觉他是一个经历复杂的暴发户,似乎经历的复杂与内心的纯净是对立的。这也符合一般人的常识:就如涉世未深的少年之面容往往显得纯净一样,但岁月会改写一切。那么,有没有一种情怀历经沧桑而不失赤子之心,岁月所带来的磨砺反而会使之更如精金美玉,熠熠发光呢?

博览群书杂志推介
智慧的领悟和阐释56-57

摘要:先秦诸子中,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最为深刻完整和充满睿智的。这样说,绝非溢美。其一,与其他诸子思想相比,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完整体系,是唯一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唯一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思想。其他诸子思想,均无本体论,也就难以称得上具有哲学体系。

博览群书杂志书人志
耿世民的淡定与执着58-62

摘要:1953年,24岁的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1956年,他找到中国境内最古老的突厥语——土瓦语。

扇有善报的古雅收藏——记书画扇收藏家黄沂海63-65

摘要:书画扇作为文化人的“袖里雅物”,出没于各种雅集场合,既可表意,又可遮羞。我画扇、藏扇,只是兴趣所趋而已。2009年国庆长假时间,收到了黄沂海兄快递来的新著《扇有善报——阿海笑侃私家藏扇》,当即烹茶一壶,先睹为快。披阅之间,仿佛听到了阿海的朗声大笑。是啊,收藏是一种雅癖,踏破铁鞋,乐在其中。而收获格调古雅的书画扇,更值得放声一笑。因为这与一般玩物大不一样,不仅需要眼光与资金,更需要机缘。

博览群书杂志交流
《启功讲学录》订误66-69

摘要:启功(1912—2005)学贯古今,淹通四部,是广大学人希望拜谒的大师。但能真正在启功生前,向先生问学的人毕竟是少数。有鉴于此,先生的弟子赵仁琏、万光治、张廷银整理出版了《启功讲学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这本书生动再现了一代大师讲学时的风采,是一本值得常读的著作。但由于有的讲稿系记录者多年前的记录,有的系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加之出版时先生年事已高,难以一审阅,故而出现了一些失误之处。

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其他——与杨镰商榷70-73

摘要:《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发表杨镰的《丝绸之路史二题》,读后觉得似有可商榷之处。

博览群书杂志钩沉趣考
潘光旦译恩格斯名著是所请吗74-76

摘要:迄今为止,知道潘光旦(1899—1967)翻译过思格斯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的人,可能不多。而知道的人中,对潘翻译此书的动因,又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个在学界并不多见、但肯定会使读者感兴趣的说法是,潘译《起源》,是所请。这一说法的提供者,是已故社会学家励天予(1912-2008)。在《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有篇“励天予编述”的《狂言惊座敢先传——著名学者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祭》。文中说:

博览群书杂志怀念
我与周一良的“大百科”缘77-79

摘要:历时13年、前后3万余人参加的重大文化与出版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终于面世了!

斯人已去,绝响谁继——痛悼王世襄80-83

摘要:奇人王世襄走了——永远。他的追思会,我未能赶往北京参加,只能在电脑荧屏上向他鞠礼致哀。如果按佛礼的话,还应点燃三枝馨香从右至左向他磕头,以让他安静地走入佛国仙境中去。一如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过的话,可让王老与他老伴袁荃猷到极乐天去了。

青山已踏遍,翰墨有余香——怀念民族学家李绍明84-87

摘要:2009年8月20日清晨,著名民族学家、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先生病逝,享年76岁。此前两个月,一本记录他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的口述史《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刚刚由北京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同时,这本书的主要整理者、时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的伍婷婷也刚刚完成以李先生的学术生涯片段为个案的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本刊约请伍婷婷撰写此文,叙述她所见到的李先生生命的最后旅程,并对先生的学术成就作一概览。

博览群书杂志往事故实
韩南与三部言情小说94-95

摘要:韩南(PatrickHanan,1927-)是美国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家,1968年起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1987—1995年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不仅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而且还亲自动手翻译,在近代中国小说方面,他有三部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