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博览群书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Book Review Monthly

  • 11-1091/G2 国内刊号
  • 1000-4173 国际刊号
  • 0.0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博览群书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光明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博览群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期关注·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评论、文化访谈、书边随笔 神话与文明、每月聚焦·名作中的夏天、推介、文化视点·解密李贺、书人茶座、文化思考·重读路遥、序与跋

博览群书 2009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博览群书杂志本期关注
老年自我扫盲谈4-5

摘要:我85岁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中,看报、看书、写杂文。

阅读与看图6-7

摘要:我认为,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10本书是: 《选集》,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读书与精神的重建8-10

摘要:我认为,新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10种书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80年代影响过我的几本理论书11-13

摘要:我认为,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10本书是: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我的青少年阅读小史14-16

摘要:我认为,60年来影响国人的10本书是: 《语录》,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64年版。

博览群书杂志专栏
王树增: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于获得了民心17-23

摘要:为什么写作非虚构类文学《解放战争》 张弘:怎么想到要写《解放战争》这一宏大题材? 王树增: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一场非常非常奇特的战争。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作战双方完全不成比例的实力,仅仅用两三年时间,就来了一次惊人的大翻盘。作为一个战争来讲,解放战争的结局是用军事的观点不能够完全解释通的,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因素。另外,解放战争直接关系到今日中国的生活样式,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我想我有必要去认真写它,提供给喜欢我的读者。

听祖父讲名士黄侃趣事(一)24-29

摘要:黄侃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黄侃9岁时,即每日读经过千字,早慧,人呼为圣童。当时,其父黄云鹄(字翔云)应江宁尊经书院山长之聘讲学,黄侃居家读书。某日,家中资用匮乏,母亲命他写信。黄侃于信中告知家事后,在书末作一诗,云:

虞琰的《湖风》30-32

摘要:时下许多电视剧,反映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常常出现几位霸占上海滩的大亨。他们既有英美法德等国作后台,又有民国政界人物背后的勾结支撑,在大上海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大买办虞洽卿,就是其中的一位。而在这样一位商人之门庭,他的孙女虞岫云却是一位“女诗人”,并于1932年以虞琰的笔名出版了一部诗集《湖风》。

博览群书杂志文化思考
他们的命运,我们的警钟——《在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读后33-37

摘要:王培元著《在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一书,叙写了13位“前辈”的人生轨迹和坎坷命运。他们是冯雪峰、聂绀弩、林辰、蒋路、牛汉、舒芜、韦君宜、秦兆阳、严文井、绿原、孟超、楼适夷、巴人。他们有几个共同点:在(或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供职,有编辑和出版家的角色;在某一方面甚至几个方面学有专长;有曲折、坎坷的命运际遇,不乏悲剧色彩。他们的命运起伏,与当代中国历史有着紧密关联。

好书超市42-42

摘要:《希腊罗马名人传》,《正义论》(修订版)

博览群书杂志随笔札记
比牺牲更沉重43-45

摘要:八九个年轻男子竖起大拇指朝向你笑着,其中几个十足还是个孩子。他们一身戎装,满满地挤在一辆开往滇西抗日前线的军车上,目光似乎不全是对着相机镜头。哦,那是对着欢送他们的中国老百姓——用作一本书的封面与封底的这幅照片,穿过65年的历史尘埃,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脑中顿时闪现爱伦堡对1941年6月22目凌晨牺牲于希特勒突然袭击的苏联红军年轻士兵的描述:

寓言中的资本市场46-47

摘要:《动物农庄》(Animal Farm)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名著。该书1945年出版,至今已重印数百次,销售逾千万册。按照常规观点,《动物农庄》所讽刺比喻的是前苏联。《动物农庄》是部反对极权主义的政治寓言小说,所以里面的寓言同样也适用于资本主义和资本市场。

振兴国学的有效途径51-53

摘要: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振兴国学的话题不绝于耳。特别是在大陆接待海峡对岸政党领袖来访的时候,发生了某知名大学校长念不出篆书古诗,教学、研究机构负责人错用“七月流火”的典故等等发人深思的遗憾事件以来,大多数的国人,对于国学传统的继承和传统文化的普及问题,越来越感到了危机与严重性。

博览群书杂志评论
思想解放的进程从70年代初开始54-57

摘要:七十年代“夹缝说”低估了它的历史意义 《七十年代》一书由诸多名家编著,虽在多个排行榜上名列榜首,却似乎不像三年前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那样引起热烈反响。或许人们以为它只是另一部“怀旧”之作,本身并无独特之处。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人们普遍对七十年代的意义认识不足。

好书超市57-57

摘要:《家长的革命》,《美国留学的价值与策略》

从“土八路”到外交官58-60

摘要:写传记难,写好传记更难,它的关键在于一个“好”字。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杨圣清历经5个春秋的辛勤笔耕,写出了一部长达44.7万字的传记《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可以说,该书就是一部好的传记图书,比较好地做到了实事求是,不溢美、不讳过。

换个视角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63-65

摘要: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医药卫生领域中的“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问题日趋严重,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研究报告中得出“中国医改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结论之后(《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载《中国医院院长》2005年第16、17期),医药卫生领域应当是“以政府为主导”还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问题,

从哲学高度看三星文化66-69

摘要:林坚的《三星文化》以三星企业文化为研究案例,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解剖和分析,研究框架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