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博览群书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Book Review Monthly

  • 11-1091/G2 国内刊号
  • 1000-4173 国际刊号
  • 0.0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博览群书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光明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博览群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期关注·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评论、文化访谈、书边随笔 神话与文明、每月聚焦·名作中的夏天、推介、文化视点·解密李贺、书人茶座、文化思考·重读路遥、序与跋

博览群书 200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关于《埃涅阿斯纪》-

摘要:从外边匆匆回来,天已经黑了,还下起小雨。包里放着一册刚买的杨周翰先生译《埃涅阿斯纪》精装本。上周六恰好过30岁生日,经过学校图书馆旋梯时,老远就望见书展的横幅。于是折进去游荡一番。末了以极便宜的价格,买下这部四百页的维吉尔名作,算作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杨周翰的译著一直为我所偏爱。以前读他的《十七世纪英国文学》《诗艺》

学术良知的收获-

摘要:十年以后,孙郁先生的《鲁迅与周作人》又再版了,真是"不亦快哉"。这一次,作者增加了两章内容,出版社又换了开本,变成了图文版。作为一本读者感兴趣的好书,其根本点在于孙郁的学者良知:他敢于尊重历史事实,敢于追求真理,抓住"解放思想"的口号,对长期遭到打压、抹杀的新文学—文化的几位前驱人物,作出历史性的重新审视,写出他们的真实。一位研究

对抗,还是逃离?-

摘要:我能称这本书为小说吗?——普鲁斯特《让·桑特伊》向史景迁致敬的背后1995年前后,赵柏田就尝试写王阳明及其背后"清竣的、坚硬的、散发着初冬的空气一般甘洌的气息"的明朝中期生活,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写。但是,当他写下起始的句子是:"距今489年前,亦即1507年春天,明朝的一个京官被逐出了北京城,他就是王阳明。"这样一个陈述式语句,煞有介事却平淡乏味,打断

述往思来 构建汉语历史语法学 读《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摘要:"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吕叔湘写了几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被称为‘近代汉语研究的黎明’。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学者的努力,近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从无到有,从草创到逐步深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第1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页码)尤其是近几年,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已经成为汉语学界的重镇,不断涌现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在这一形势

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吗?-

摘要: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冲击,大众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占据了我国当代文化生活的中心。如何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和评价也就构成了我国学界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大众文化毕竟是我们过去未曾体验过的全新文化,在没有成熟理论借鉴的情况下,直接对它进行分析与考察只能导致初步、粗浅的结论。为了深化对这一全新文化的认识,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相关

“感觉”历史 杨念群访谈录-

摘要:中国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使老百姓从来不乏对历史的关切,惟一的例外恐怕就是在近些年——历史好像成了古装电视剧中的一个娱乐因素。《百家讲坛》的成功之处在于多少恢复了历史的严肃性,契合了我们尊敬历史的传统。大众对于历史的冷和热,很难说好或不好,但这样的变化的确能使更多的人思考历史是什么和怎样看待历史,也给了历史学家深刻反思的机会,这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民大学杨念群教授在最近一次访谈中结合他对"新史学"的认识,谈到了他对历史的看法和应该如何研究历史。这些观点对于已经习惯"电视历史"的人群在认识历史题材作品(包括专业著述、文学作品和娱乐节目)的意义和社会功用方面应有助益。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春秋》与“中国”想象 神话与历史-

摘要:最近在周口店附近发现的4万年前的史前人类化石,其体质特征表明东亚的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种并不都是来自非洲的。这个发现对于前些年风行一时的世界各个人种"走出非洲"假说,形成了新的质疑;也给有关中国人种来源的想象带来新的刺激,让人们有理由打破一源说,再次面对多源交融的复杂局面。如果说史前悠远的石器时代人种问题实在不好说,那么就看看略近一些的,如安阳殷

刺杀托洛茨基的背后-

摘要:1940年8月20日,托洛茨基在书房里发出一声尖叫,杀手雅克松趁托洛茨基不备,用登山冰斧重重地砸在他的头上,托洛茨基的尖叫和顽强反抗使杀手未能再打第二下,随后,杀手被闻声赶来的警卫制服。第二天,8月21日晚7点25分,一代革命伟人、两次俄国革命(1905年革命和1917年十月革命)的领袖、红军的缔造者和统帅在与死神搏斗了22小时后逝世了。

由俄罗斯禁外国人在境内经商引发的联想-

摘要:俄罗斯从2007年4月1日起实行禁止外国人在其境内从事商品零售贸易一事,颇令人诧异,使我不由得想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笔下的"异乡人"。"异乡人",简单地说就是流落或客居他乡的人。这些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跟当地人相比,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往往聚居在一个相对封闭、有自己特

《四部文明》缘起-

摘要:忆在50年顷,余嘉锡先生(故友周祖谟教授之岳丈)一夕以病残之身垂顾荒居,谈及《四库全书》之汇书、纂书、毁书、禁书;并许我为并世之"有识之士",还说所谓"识"指"见识"、"学识"和"知识","知"之高明者曰"智"。余翁说:"文先生,你是我心目中罕见的‘智识分子’。"这位老辈使后生文某既惶恐又感激。正是这位老纯儒(他不是名流)不可磨灭的感召力,助我渡一切苦厄,乃至老来也不敢懈怠,遂立志修纂《四部文明》。

从赐徐达食蒸鹅的传闻说起-

摘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1《明史立传多存大体》,有这样一段话:《明史》立传多存大体,不参校他书,不知修史者斟酌之苦心也。如《龙兴慈记》,徐达病疽,帝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达流涕食之,遂卒。是达几不得其死,此固传闻无稽之谈。然解缙疏有刘基、徐达见忌之语(《缙传》),李仕鲁亦谓,徐达、刘基之见猜,几等于萧何、韩信(《仕鲁传》)。此二疏系奏帝御览,必系当日实情,则帝于达、基二人疑忌可知也。今《明史》达、基二传则帝始终

尤拉走进了我的生活-

摘要:一天早晨——那是很久以前,这位姓伏契克,名尤利乌斯的素不相识的捷克人,带着他那明朗的微笑,打开了我的心扉,闯进了我的生活。那时,我还年少,现在我已是个老人了,而伏契克的生命却被希特勒的屠刀定格在了40岁。但不论是过去还是如今,在我眼中,他始终是我的一位亲人。

小人公孙弘-

摘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汉武帝刘彻独具慧眼,听取董仲舒等人的意见,推行"更化"政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的遭遇宛然新旧两重天,"换了人间",其身价地位就像当今股票市场的"牛气"似的,一个劲的往上猛蹿。其中最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齐地菑川人公孙弘在"耳顺"(六十岁)之年,以白衣而为博士、内史、御史大夫,直至丞相,封平津侯,风光无限,显赫一

晚清文学中的“假洋鬼子”-

摘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道值得玩味的风景——"假洋鬼子",自从鲁迅在《阿Q正传》里写过那个手持文明棍、两腿笔直、从东洋速成归来的钱大少爷之后,这个称呼就不胫而走,成为某一类中国人不光彩的共名。"假洋鬼子",狭义地看是指那批出过洋的中国留学生,广义则可涵盖买办、通事、西崽、洋务人员、本土传教师、教徒这样一个群体。虽然今天"假洋鬼子"已

双重视域中的“美与真实” 评李岫《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

摘要:对每一个在历史上有过较大影响和贡献的人,人们总争相为其作传。云南大学原校长、作家李广田在中国文学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关于他的传记或评传就有:张维《李广田传》(云南大学出版社)、李少群《李广田传论》(山东文艺山版社)、秦林芳《李广田评传》(天津教育出版社)等。2006年1月,李广田传记又添新作,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岫教授的《岁月、命运、人——李广

为六朝诗一辩-

摘要:研究唐诗的大家程千帆先生要求他的研究生英语一定要好,最初这的确有些令人费解。不过其中原由也许在1983年的《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中能够找到: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李珍华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殷切但不乏克制地向国内学术界报告了"美国对唐诗的研究,人力是雄厚的,藏书是丰富的,研究成果也斐然可

妻子嫉妒女佣的美貌-

摘要:尽管不一定是作者的愿望,马牛的小说似乎是在揭示万千事物之间秘而不宣的关联和纠结,又无意中创造了无数不存在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新的有待探索的关联和纠结。《妻子嫉妒女佣的美貌》由《七刀》《沙粒上的爱情》《我的玫瑰试验》《铁匠的复仇》等三十个短篇组成,但同时它又是一本无尽书。

曲终人未散-

摘要:听说陈福康先生整理出了《郑振铎日记全编》,并见南北两份颇有影响的读书报都有报道。两次去上海图书馆,终于借来了这煌煌厚厚的一大本书。初春的阳光刚有暖意,我走出阴冷的房间,坐在院子里一页页地翻读,见到凡有父亲名字之处,就做个记号,这样不知坐了多久。眼前,无数个父辈的名字从眼底飞过,无数个熟悉的人影在脑海翻腾。院内的雪松正在落针。好大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