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博览群书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Book Review Monthly

  • 11-1091/G2 国内刊号
  • 1000-4173 国际刊号
  • 0.0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博览群书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光明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博览群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期关注·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评论、文化访谈、书边随笔 神话与文明、每月聚焦·名作中的夏天、推介、文化视点·解密李贺、书人茶座、文化思考·重读路遥、序与跋

博览群书 200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文学·民族·世界——莫言、李比英雄对话录-

摘要:今年3月6日,由日本《群像》杂志主办,莫言先生和用日语写作的美国犹太裔作家李比英雄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了一场以文学为主题的对话(本刊曾在今年第2期的″东亚视野″栏目中介绍李比英雄先生的经历与文学成就)。今年7月号的《群像》杂志发表了这次对话的日文文本。本刊经由莫言先生和李比英雄先生授权,并承蒙《群像》杂志允许,独家发表其中译文本。译者是留学于北京大学的日本学者小园晃司先生。在此向慨然提供日文文本的《群像》杂志副主编须藤寿惠先生深表感谢,同时也感谢国际关系学院的姜楠女士为本文翻译所作的贡献。编者

考克斯《法院与宪法》译后感-

诉讼变迁中的社会图景-

先知的经济学-

礼制传统与明清京师文化 在国家图书馆的讲座-

摘要: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出现使农业社会中形成的传统文化迅速地消失。中国对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目前虽有社会共识,但什么是传统文化,学界和大众的认识并不一致,这造成了社会对制度、统治精神等文化大传统和乡规、民间信仰等文化小传统的继承和保护的分歧。如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统治集团数千年经营的礼制传统,因制度变迁已基本被社会遗忘。所以在保护传统文化过程中,在历史记忆和人类技术的对抗中,正确认识文化的大、小传统,打通它们之间的界限非常必要。昔日礼典礼仪的物态、制度和精神体现集中在京师。明清两朝记录京师文化的著作颇丰,如《春明梦余录》《日下旧闻考》等都能从宫室、官署、制度等入手存一代建置与礼制制度,而对民间习俗、俚曲村言有所忽略;今天则反其道而行之,很少有人讨论礼制对民间文化的引导作用。要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两者皆不可偏废。李宝臣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系列讲座“礼制传统与明清京师文化”,首讲体悟传统文化需要把握两情———情景与情理,而后按照传统的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五礼分类,各举案例论述礼制操作程序,以及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塑造和对国人生活模式的影响。讲座内容对于当代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很有裨益。文章较长,本刊将分期登载。

1920年的《共产党》月刊-

有关乔冠华的一篇短文-

于怀耿耿-

“畏友”的故事 读《俩老头儿》想到的-

摘要:文洁若大姐写了一本新作《俩老头儿———巴金与萧乾》,文笔活泼平易,生动有趣,既勾勒了这两个老头儿的一生和交往,又重点突显、比较了他们各自的身世、个性,写出了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长达七十年的深厚友情。许多为人熟知或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这本书里,都有详细准确的描述。文洁若说:“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萧乾曾说:‘我一生最大的幸运之一,是在三十年代初在北平结识了巴金,七十年来一直保持友谊。如果不是这样,我一生会走更多的弯路。沈从文教我怎样写文章,巴金教我怎样做人。’”这些话强调了巴金对萧乾一生的重要性。萧乾总结了他与巴金友谊的三个重要层面,即挚友、益友、畏友。

韩流生态报告 逃离底层-

摘要:泰英最初的表现确定了他和胜文一家的关系,而惠玉也是在这个事件中开始认识泰英,这个大腿上插着一把刀,一拐一扭移动到她的家里来的大男孩,忍着痛,要求她弟弟出来。泰英使整个家庭变得紧张,他的情况无论如何是对惠玉有震撼力的,惠玉去了弟弟的藏身之处,掀起盖板,告诉他:“你应当出来面对。”最初的表现还反映了泰英的处事方式。事情结束后,泰英躺在医院里,不肯应警察要求指控惹事的胜文。他有自己的理由:胜文已经亲手把刀拔出来,这个事件显然已经给了胜文足够的教训,何况胜文也不是刻意针对他。事情结束以后,胜文的父亲将泰英带回家,接纳他成为家庭成员。于是惠玉做了泰英的姐姐。惠玉对泰英的感情在那个时候大约已经开始了,对他

永不过站的人-

一生真伪后人知 关于托洛茨基评价的转变-

摘要:提到托洛茨基或以他为首的“托派”,人们曾经往往谈虎色变。盖因自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以来的近八十年时间里,在不少人心目中,托洛茨基或“托派”都是反动或反革命的代名词。早在1929年10月的《中央关于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中,就有托洛茨基反对派“积极地在政治上,组织上,各方面来攻击党,破坏党”的定性。在的著名文章《论持久战》中,甚至有“汉奸托派”这样的字眼。《野百合花》的作者王实味也是顶着“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罪名在1947年被枪决的。1991年2月7日,公安部正式作出《关于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决定说:“在复查中没有查出王实味同志参加托派组织的材料。因此,19

超级畅销书计划-

“巴尔干的甘地”——鲁戈瓦-

“一根筋”与多元化-

昭君怨,文姬恨 老戏新说之五-

摘要:一马致远著名的《汉宫秋》是《元曲选》的压卷之作,演绎汉元帝与王昭君的悲情故事。他们之间相爱的经历确实很具悲情色彩,王昭君本是普通的农家女儿,天上掉馅饼一般幸运地被选入掖庭成为皇上无数候补夫人之一员,却因为不肯向专为皇帝画嫔妃形象的画工毛延寿行贿,被他恶意丑化,所以,一直没有机会让那位每日里按照图像选择嫔妃的汉帝临幸。眼看就要如此干熬成白头宫女,好在有一手弹琵琶的绝技,幽怨之心通过一曲琵琶倾泻弦上,恰好某日元帝夜游皇宫后苑,被琵琶声音勾起兴致,招昭君过来一见,惊若天人,昭君因此尽得元帝宠爱。毛延寿做的手脚也因此败露,他逃往番邦,挑唆番王呼韩邪单于索要王昭君做夫人,元帝正和昭君蜜里调油如胶似漆打得

“两头蛇”的行藏 读黄一农著《两头蛇: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

摘要: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一个热门课题,中外学者论著颇多。就西学东渐这个方面而言,以往的研究著作最多的关注是传教史以及与此相关的西方科技和物质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比如数学、物理、天文等科学的传入,西洋的测量仪器、钟表火炮的传入;其次也很关注西方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透视法之类)的传入及其影响。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历史学者在做,更有科技史和美术史研究者在做。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在科技和文艺层面是争议最少的领域。连康熙皇帝都对西方科技青眼相加,何况其他士大夫。钟表仪器火炮之属大多服务于宫廷和国家,引进吸收,即使并非毫无分歧,但是像“历狱”一案那样演变成政治事件者,毕竟属于例外。其实,东西文明的碰撞在中国

基督教思想的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