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编辑之友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Editors Friend

  • 14-1066/G2 国内刊号
  • 1003-6687 国际刊号
  • 1.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编辑之友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编辑之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书业、营销、传媒、传媒_影视、实务、版权、装帧、史料

编辑之友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编辑之友杂志卷首语
自动化到来后,人的价值在哪1-1

摘要:凡是能自动化的一定会被自动化2013年的时候我写了两句话:一句是“凡是能够数字化的一定会被数字化”,比如教室、诊室这些以前难以被数字化的地方,现在都越来越被数字化影响。另一句是“凡是能够智能化的一定会被智能化”,大量事物都可以装上芯片变得智能,并联上网,比如智能手机、传感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今天我想加一句,第三波到来的将会是自动化,凡是能够自动化的一定会被自动化。

编辑之友杂志特稿
对舆情概念的认知和思考5-11

摘要:无论是新闻传播学界,还是政界和企业界,都存在着不能准确把握和使用舆情概念的情况:一是将舆情与舆论混为一谈;二是视舆情为"舆论情况"的简称。舆情和舆论,关系密切,有诸多共同和共通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区别。舆情即民意,不是"舆论情况"的简称。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正确使用舆论概念和舆情概念,会呈现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两概念可以也必须同时使用;第二种情况:仅能使用舆论概念;第三种情况:仅能使用舆情概念。在涉及公众(网民)的意见未公开表达的情况时,特别是公众通过某些特殊的方式直接表现或间接表现自己的情绪时,则须使用舆情概念。对某些博主发的博文(包括微博)、论坛上的帖子、他人发的微信,进行不露声色的点击、转发,甚至只是进行围观(而参与围观的人数众多),这时,显然并不构成舆论和舆论现象,但是已经成为舆情了。

编辑之友杂志书业
全民阅读的可视化转向——基于“秀展阅读”的视觉实践性研究12-17

摘要:视觉生产的文本话语变革着传统阅读的形态,其在平台、结构、动力和技术四个方面重构阅读的生态模式,形成"秀展阅读"这一全新实践形态和观念逻辑。文章立足阅读可视化的转向,全面考察"秀展阅读"已经形成的多维实践方式,表明其在场域、符号以及逻辑方面对传统阅读进行的影像化改造,指出其以可视化方式,嵌入式建构的书香社会实际上具有一种赋权性,这种特性最终促进基层阅读的兴起,并在权力、实践、渠道等范式的转变中促进全民阅读的重新定位。

出版业网络直播的“场域”营销研究18-21

摘要:近年,出版社开始采用网络直播进行图书营销,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然而,出版业的网络直播尚处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直播推动出版业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出版业网络直播案例,总结出版业网络直播的类型及兴起的根源,并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一步解析出版业网络直播营销的"场域"作用,最后构建出出版业网络直播的"场域"营销模式。

社交阅读批判:技术、理性与知识生产22-25

摘要:作为数字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社交阅读具有典型的双面性特征,同时发挥着正向和负向的社会作用。对社交阅读进行批判性审视,对于认识、理解并克服其负向功能,发挥、增进正向功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分析技术应用与人类理性间的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从社交阅读究竟是增进理解还是"对空言说"、促进民主抑或增强宰制、异质多元还是同构单极、开启民智抑或扩大"知沟"等角度进行反思,提出建立知识生产实践和智慧社会建构两个层面的评判标准,以突破社交阅读价值判断的认知迷雾。

数字出版与知识共同体的重建26-29

摘要:出版业与知识共同体是共生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业正在重构其发行和营销网络。在此前提下,传统的知识共同体也面临解构与重构的问题。出版产业的出版实践及围绕在其周围的学者和读者的变化正体现了这个特点,并影响着当代知识共同体的演化趋势。

编辑之友杂志营销
基于4V营销理论的实体书店发展策略30-33

摘要:4V营销理论重视提供差异化产品及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情感需求,强调附加价值,追求"共鸣"。文章分析了当前实体书店发展困境原因,基于实体书店"自救"角度,阐述实体书店运用4V营销理论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第三空间",通过众筹、VR等提升顾客卷入度,"逆亚马逊思维",与上下游产业链共筑"读者云"等策略,从而提升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34-38

摘要: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内涵、特征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同时,深刻理解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掌握在"互联网+"时代开展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主要方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文章着重解决的问题。

编辑之友杂志刊界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治理的伦理路径39-41

摘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治理的制度安排都难免具有局限性,而且只能规定出版行为底线,无法强制出版主体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出版伦理的建构能够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缓解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矛盾。文章分析了学术共同体的出版伦理认知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影响,阐述了传统学术期刊出版者和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者的出版伦理建构路径,最后提出应建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出版伦理共识。

“乡村治理研究”期刊的数量、分布与特征——基于36种期刊的统计分析42-48

摘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供给是保证乡村治理研究持续繁荣,实现乡土社会善治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对36种设置"乡村治理"栏目的期刊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乡村治理"研究期刊的供给总量不足,期刊潜力尚未充分发掘,承载的信息量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为此,一方面要强调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凝聚乡村治理研究的共识;另一方面要推动乡村治理期刊创新栏目设置,适度有序扩容,以优化期刊的供给。

编辑之友杂志传媒
新闻内容定制化中的伦理问题49-52

摘要:新闻定制化是顺应信息时代对新闻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而产生的,其本身是为了提升新闻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精准度。但是,新闻内容定制的背后是对个人信息的追踪,其造成的隐私侵犯不容忽视;同时,这种个性化的推送可能会对新闻议程造成扭曲,进而使新闻本身失去客观和均衡,从而损害新闻议程对公共利益的表达。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定制化新闻生产中的"公正"问题进行了分析。

走向社区新闻:公民新闻发展路径的反思53-58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国外文献,对国外公民新闻与主流媒体和社区媒体融合的两大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反思。国外公民新闻融入主流传统新闻业虽然是一条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但这种方式只能吸纳少量的公民参与,并且对公民参与的引导比较有限,也并未充分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相比而言,公民新闻融入社区新闻的路径更为重要,也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它植根社区并鼓励不同社群进行广泛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中国社区新闻发展缓慢的局面和公民新闻发展的无序状态,有利于缓解现阶段部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微博评论的本体、主体及传播方式特点分析59-62

摘要:微博评论作为自由表达意见的方式,在微博舆论场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微博评论本体特征、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微博评论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新闻重构与传播效能63-66

摘要: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微信推进新闻生产和传播链条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信息媒体构架被新型社交媒体消解和重构。处于融合创新背景下的传统媒体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积极创建微信公众号,探索新闻传播新模式。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在信息编辑框架与推送方式、新闻传播观念与话语、个体体验与互动反馈等方面有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其新闻信息重构与传播效能的新变为媒介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探索与思考。

报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拓展分析67-69

摘要: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质的飞跃期,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引领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革命性变革,颠覆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移动互联视阈下,报纸转型发展之路在于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媒体的内容产品、传播渠道、发展平台、经营管理和品牌建设方面,构建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报纸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在于进行产业拓展,使报纸的内容生产与产业实现对接,打开产业发展通道,做好"加、减、乘、除"四项工作。

编辑之友杂志实务
移动互联网生态下的视频新闻编排革新70-75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终端的普及,使视频新闻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电视新闻的全新形态,其呈现形式和叙事模式都发生了新变化。如何利用移动视频的技术特征和传播方式满足移动互联网生态下受众的新闻接受需求,成为各传统、新兴新闻机构亟待解决的议题。文章以近年来外国知名媒体的移动视频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归纳、剖析国外移动视频新闻编排理念与实践的革新方向,并尝试为我国移动视频新闻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个性化推荐阅读时代的编辑缺位及其影响76-79

摘要:个性化推荐阅读盛行,彰显了技术的进步给用户阅读带来的积极改变。但在技术主导下,移动资讯客户端出现了编辑缺位的现象,使得平台媒介的公共性内容缺失,个性化内容得到强化。快餐速食文化下,个性化推荐阅读不仅难以改善社会的阅读贫困,而且面临着算法偏见的风险,这种风险在日益割裂的网络社会易加剧群体间的偏见。个性化推荐技术最终应当作一种工具来审视,对于人们通过阅读获得理性思辨、价值引领与知识完善而言,需要加强编辑与技术的沟通,提高编辑的技术素养,在技术应用中掌握主动。

编辑之友杂志版权
论围棋棋谱的著作权问题80-85

摘要:围棋棋谱是指用图和文字说明围棋下法或解释围棋对局的书或图谱。它既具有技术和思想功能,也具有艺术功能。前两者不足以证明围棋棋谱属于著作权法上的"思想",后者则可以展现围棋棋谱作为著作权法上"表达"的个性。围棋棋谱属于性质上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其著作权原则上归属于对弈双方,但在世界大赛中归属于赛事组织者,在其他情形下则要兼顾俱乐部、赛事承办方和赛事赞助商的优先使用权。围棋棋谱的著作权内容包括著作人身权和与棋谱复制、出版、传播相关的所有著作财产权,这些权利受到一定形式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