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编辑之友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Editors Friend

  • 14-1066/G2 国内刊号
  • 1003-6687 国际刊号
  • 1.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编辑之友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编辑之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书业、营销、传媒、传媒_影视、实务、版权、装帧、史料

编辑之友 201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编辑之友杂志卷首语
社长这个活儿1-1

摘要:社长是出版社的首席执行官。出版社的兴衰存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长的禀赋与才智、勤奋与努力、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正如张元济、王云五之于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陆费逵之于中华书局。

编辑之友杂志特稿
关于期刊社会效益几个特点的思考5-6

摘要:文章围绕期刊进行社会效益评价的问题,总结了与评价有关的期刊的社会效益的几个特点:时间方面的久远性、潜移默化性、综合性、复杂性等。

编辑之友杂志沙龙
理性看待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7-12

摘要: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评价机制的争议由来已久:一方面,学界期待学术期刊在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又颇为不满,一些评价标准屡屡被质疑、被抨击。我刊也就相关问题组织过多次讨论。2016年8月23日,山西省期刊协会特别邀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沈固朝先生,围绕“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做了深度讲解,并与山西省学术期刊主编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期刊发了部分讨论内容。如何建立合理、规范的学术评价体系也许还没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体系一定会更理性、更趋完善。

编辑之友杂志书业
出版产业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的缘起、困境及建议13-16

摘要:特殊管理股制度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出版产业市场运行和资本运营,确保出版产业的文化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从特殊管理股的理论概述入手,阐述了国外文化产业使用特殊股权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出版产业面临的困境:旧有体制惯性依赖严重制约特殊管理股制度发挥其效应;国家层面立法重视程度不够影响特殊管理股制度的具体实施;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易使非特殊管理股股东产生不安全感,影响出版企业发展;权责不清、界限不明极易导致特殊管理股股东滥用权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下对策:从法律层面,修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资本运作方面,通过改变股权方式实施特殊管理股;从企业管理方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约束机制等,希冀对我国出版产业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有所助益。

中小出版企业“新三板”挂牌现象略论17-20

摘要:“新三板”作为新兴资本市场,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且还有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等诸多益处。加之“新三板”挂牌门槛低,排队时间短,故而受到众多中小出版企业的青睐。截至2016年6月底,已有24家从事书刊出版业务的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文章试对中小出版企业“新三板”挂牌现象略论之。

场景时代移动阅读新需求与移动出版发展路径探析21-24

摘要:场景作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的第四大媒介要素,深刻改变着移动阅读方式与读者需求。移动阅读需求呈现出移动伴随与碎片化、时空合一的个性定制和提前“半步”的预测与服务等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为适应场景时代移动阅读新趋势,充分发挥场景要素功能,移动出版发展可沿着运用场景进行移动定制出版、融入场景实现全媒体移动出版服务、构建场景生产移动阅读需求这三条路径渐次而行。

中国稿印本图书二重编辑及复合版式考述25-30

摘要:稿印本是稿本或零散的稿件经过编辑并影印出版的版本形态。稿印本可将稿本的优势发挥至极:从数量来说,稿印本能使稿本化身千百;就质量而言,稿印本虽不完全等同于稿本,但基本可保真存形。更为独特的是,稿印本可展示稿本正文之外的“闲笔”。稿印本编辑需尽量保持稿本原貌,也要调整格式或变换形制,以适应图书版式。稿印本将稿本与印本两个层次的版本形态并置呈现于同一个图书实体中,形成二重编辑及复合版式。文章从稿本影印的具体处理方式出发,从稿印本类型、稿印本底本的书写、稿印本的编辑及装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考察稿印本的初次编辑与再次编辑,从出版业务实践中总结稿印本图书编辑出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编辑之友杂志刊界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机遇与改革方向31-35

摘要:大数据时代带来了知识信息需求的转变,进而导致知识资源服务呈现出更加复杂和专业的特征。高校学术期刊对多学术信息资源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关联,有助于实现学科领域知识网络的搭建;同时,借助学术期刊在整合学术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发现学术共同体的共同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其知识交流模式,从而提高对学术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服务效率。未来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应改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运营思路,将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作为扩大期刊影响力的“着力点”,并实现期刊出版流程的数字化,通过“多媒体出版”提高信息的速度和影响范围。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36-41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对学术传播带来巨大影响,内容获取与有效传播成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多种出版模式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多指标和多维度评价构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移动数字出版将促进传播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单介质线性出版流程将向跨媒体融合“云出版”转变。文章提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因应策略: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质量,增强传播效果,制订整体规划,加强版权保护,构建学术期刊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探索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编辑之友杂志传媒
网络秀场直播的“兴”与“哀”——人际交互·狂欢盛宴·文化陷阱42-48

摘要:近来,网络视频直播尤其是秀场类直播及其主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是由于市场规模与收益快速膨胀,二是由于负面报道频见媒体。本文从解读秀场类直播的内核入手,即“经济利益下的人际交互”,中心目的是要探究直播产业迅速兴盛的“奥秘”。研究显示,秀场类直播能带给用户在其他媒体和现实社会不易获得的猎奇、窥视、互动、游戏、多元亚文化、尊崇等多种狂欢式愉悦体验,研究过程中同时发现秀场类直播目前存在并制造严重的文化混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地面电视媒体的突围:产业链模式的路径和方法49-53

摘要:传统媒体发展遭遇危机,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地面电视频道,为节目生产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法通过广告变现,这已成为阻碍地面电视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传统电视依赖广告创收的单一商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经营,需要在资源整合和内容整合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依托电视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而形成切割关键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利益的能力,是传统电视突围一个可能的路径和方法。

“TV+”业态下电视融合发展的基因嬗变54-57

摘要:当前,传媒环境正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互联网基因全方位地影响着传统电视媒体,而传统的融合方式是将电视内容一成不变地搬到网上,或成立几家新媒体公司,甚至将跨媒体间的新媒体业务剥离出来组建新媒体集团,实践证明这些都不是行之有效的媒体融合方式。真正的媒体融合,应是以“TV+”理念来实现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和催化电视媒体在各种相关要素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电视媒体为逻辑基础,创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业态。

空间:传播技术演化的一个维度58-63

摘要:文章认为空间是传播技术演化的一个重要维度,运用文献分析与思辨推理的论证方法,从“空间”的“原初地位”,传播学的时间“偏好”,媒介对空间依赖的历史表征,以及当下移动传播技术对“空间”维度的“复活”四方面分析了传播技术演化空间维度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为深入认识传播技术的发展演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编辑之友杂志学研
对传播研究本土化中“中国经验”的批判分析64-68

摘要:传播研究本土化始终无法绕开对“中国经验”的探讨。本文在对“中国经验”的前世今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做了一番批判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经验”的提法是传播研究本土化中对西方理论霸权的一次政治性话语回击,但是,政治的归政治,学术的归学术,当政治热情凌驾于学术之上而产生的理论往往是权力的附庸品。“中国经验”是基于中国人作为主体的传播实践,它的价值标准应该回归到研究对象追求主体性的生活脉络中去,以是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作为衡量标准去提炼有针对性的经验事实。在传播研究本土化的过程中,要找准经验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中国经验”中的问题意识。

编辑之友杂志数字
公有领域作品在数字出版生态中的价值重现与开发69-72

摘要:公有领域理论认知与鉴定是开发、利用公有领域作品版权资源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对公有领域文化价值的重新发现有着传播技术、经济驱动和市场基础等深刻的历史动因。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欧美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成熟的公有领域资源开发模式。

“机器人记者”对新闻记者就业的冲击及应对73-77

摘要:“机器人记者”的兴起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既是人工智能进步的成果,也是传媒发展的现实需求。生产高质高量的新闻产品、高效便捷地传递新闻信息使得“机器人记者”受到众多媒体的青睐。也正因为它集众多优点于一身,未来新闻记者的就业将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冲击。媒体招聘的记者编辑岗位会减少,机械重复简单工作的部分记者将会被淘汰,只有那些专业素质精良、能适应时展趋势的记者才能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为了应对挑战,新闻记者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新闻传播院校要加强培养学科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编辑之友杂志实务
学术期刊中注释的规范化问题辨析78-81

摘要:在我国学术期刊编辑过程中,注释是常规使用的文献著录方式,且有着专业化、行业化的用途。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注释的定义有待规范,脚注和尾注使用的不统一,脚注的当页单排和通篇统排的不一致,文献引证性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混淆等。基于此,文章对学术期刊注释的使用从学理、办刊的价值体现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注释使用的规范化。

数字时代期刊反抄袭策略82-85

摘要:数字化网络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应用使抄袭行为愈发隐蔽,文章在理性认知AMLC基础上,提出构建以AMLC为主体,基于互联网的期刊学术不端立体防护体系,以编辑为主导,结合同行专家评议的“人机合一”的鉴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