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编辑之友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Editors Friend

  • 14-1066/G2 国内刊号
  • 1003-6687 国际刊号
  • 1.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编辑之友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编辑之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书业、营销、传媒、传媒_影视、实务、版权、装帧、史料

编辑之友 2016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编辑之友杂志卷首语
谁家的后花园1-1

摘要:迷失的早已迷失,相逢的总会相逢。相逢何处?昔时,书生落难,小姐搭救,后花园私订终身,应考及第,衣锦团圆。当下,秘密花园,兴趣图谱,成人涂色,重拾游戏。

编辑之友杂志特稿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5-10

摘要: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过去时代(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相比,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和条件的变化,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客观上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差异。在研究中,似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某些应当能讲得比较透彻的问题,实际上却讲得不够深也不够透;在对有些问题的讲述中,逻辑上显得脱节,或不甚严密;就新闻学子或新闻舆论工作者感到困惑的问题,未作出有说服力的回应或干脆不作回应。笔者认为:须从理论上讲对,从道理上讲透,从逻辑上讲通。

编辑之友杂志沙龙
出版发行企业"硬指标"考核体系建立初探11-16

摘要:本刊记者:发行企业是出版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部分发行企业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意见》的提出,给予发行企业制订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制度以方向和启示。您认为,发行企业制订以社会效益为首要考核标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制度,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编辑之友杂志书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民营出版业的思考17-21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转变我国经济改革增长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新思路,它对我国出版业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出版物中无效供给太多,受众的有效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是制约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给予民营出版业平等的出版资格,充分释放其供给潜能,并形成一个有效的竞争机制,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可行选择。新机制下,供给侧资源将流向优质企业,国有出版业和民营出版业在争取资源中各擅胜场,在相互竞争中共同进步,以推动我国走向出版强国。

场景时代移动阅读新需求与移动出版发展路径22-25

摘要:场景作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的第四大媒介要素,深刻改变着移动阅读方式与读者需求。移动阅读需求呈现出移动伴随与碎片化、时空合一的个性定制和提前“半步”的预测与服务等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为适应场景时代移动阅读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场景要素功能,移动出版发展可沿着运用场景进行移动定制出版、融入场景实现全媒体移动出版服务、构建场景生产移动阅读需求这三条路径渐次而行。

古帖类图书编辑出版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26-29

摘要:当前,古帖类图书的出版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品类丰富,印刷精良,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尽量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但这一类书籍在印前印后的技术控制以及文字编辑的学术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编辑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必要的学术支撑。

编辑之友杂志刊界
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启示录30-37

摘要:通过对中西方学术期刊的深度研究,可发现西方学术期刊理论包括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术期刊历史源流;第二,政府与学术期刊关系;第三,西方学术期刊普遍实行的“同行审稿”制度;第四,西方学术期刊评价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对中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11个方面:第一,牢固确立学术期刊非商品理念;第二,根本改变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参照系;第三,借鉴西方学术期刊出版基金资助制度;第四,位于高平台上的学术期刊应积极与西方同行开展合作并创办英文版;第五,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技术以支持和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在线协作系统开发;第六,开展开放存取运动,创新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第七,强化行业协会与学会在学术期刊中的主导作用;第八,积极借鉴西方学术期刊同行审稿制度;第九,强化学术期刊规范,克服学术行为不端;第十,中国学术期刊应有条件自愿地实行集约化;第十一,审慎可控有序分步部分试行学术期刊“登记制”。

学术期刊的供给特性分析38-40

摘要:为了促进对学术期刊供给特性的理解,基于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文章从学术期刊消费者群体的划分及消费者选择空间的视角,提出了学术期刊的供给属于准公共产品及学术期刊的供给应具有竞争性和独立性;并以学术期刊的供给是精神产品供给为依据,认为对连续出版物号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不符合精神产品供给的本质需求,应实行登记制。

编辑之友杂志营销
浅论图书封面设计的营销功能41-43

摘要:目前,书业竞争日趋激烈,封面设计成为出版社营销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封面设计重要性及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升封面的营销功能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出版社更好地发挥封面的营销功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编辑之友杂志传媒
微博实名制与公民监督权之间的龃龉及完善44-49

摘要:当前公民网络监督正借助微博广泛地开展,既需要鼓励也需要规范。现有的微博实名制与公民监督权之间存在摩擦,体现在超越了公民监督权的宪理框架,同时也弱化和影响了公民监督权的表达基础与制度基石。在当前贯彻网络实名制的大背景下,完全弃用微博实名制并不现实,因此应致力于修补微博实名制的不足,将完善法律监管和提振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推动公民微博网络监督的进一步发展。

微博视域下的粉丝文化传播50-52

摘要:粉丝们借助微博平台对明星偶像进行重塑,通过多媒介融合传播的技术手段对偶像及其作品进行阐释和包装。微博粉丝与明星间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关系相区别的“伪社会互动关系”,近距离狂欢取代了远距离膜拜。参照“盗猎者”理论,粉丝们掠夺并整合明星各类支离破碎的文本信息,并采用转译、拼贴、挪用等各种方式对其进行解读与重构,将粉丝的追星行为转化为一种偶像制造的生产行为。在微博粉丝文化传播中,文化交往的中心难以维持固定的关系,粉丝间的交往结构发生着不断的塌陷、转移和重建,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的社交文化生态。

移动化、社交化影响下的网络舆论生态研究53-58

摘要:互联网的每一次技术更迭都给网络舆论生态带来明显变化。文章总结了当前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深度融合下的网络舆论场新特征,分析了移动化与社交化对舆论生态的冲击和挑战,并就改进相关治理提出建议。

传媒组织伦理失范与规范探析59-62

摘要:当下中国对传媒组织的研究可谓寥若辰星。传媒组织伦理是传媒组织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行为规范。传媒产品和生产它的传媒组织存在必然的联系,当我们谈及媒介伦理时,总会把媒介组织和个体分离开来,只谈媒介成员的个体伦理问题,很少涉及组织伦理的问题。事实上,对传媒组织伦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传媒伦理问题嵌入大的传播环境中去探讨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刍媒体环境下媒体话语形态的转变63-65

摘要:自媒体的大量涌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垄断地位,使传播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从媒体话语形态上探究自媒体给传播带来的变化,认为在自媒体环境下,媒体话语发生了三个转向,即由宏大叙事向微叙事转变,由精英话语向草根话语转变,由意识形态话语向消费话语转变。

社交媒体的风险放大、风险沟通与风险治理66-7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已经进入鸟尔里希·贝克所提到的“风险社会”。一方面,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为风险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盛行的环境下,信息的主体、信息数量、信息的敏感性和信息的时间都有可能放大风险。此外,社交媒体上关于风险事件的争鸣也会放大风险,而风险的化解则依赖于社交媒体的风险沟通和风险治理。

"中国梦"话语结构与传播叙事71-75

摘要:“中国梦”是一个综合性传播符号,包含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个层面的话语主体,国家梦和民族梦属于集体话语,人民梦兼具集体话语与个体话语的双重属性。不同话语主体具有不同的内涵,共同构成一个话语整体。在叙事模式上,“中国梦”具有宏大叙事和个体叙事的双重属性,国家话语和民族话语偏向宏大叙事模式,人民话语偏向日常叙事。不同叙事模式具有表达同一话语主体内涵的适应性,在传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话语主体、不同的传播语境和不同的受众群体,灵活运用不同叙事方式。

智库与媒体的关系定位:融合发展?76-78

摘要:孙广远先生在《红旗文稿》撰文提出了颇有思想火花的智慧观点:作为“亚智库的媒体”和“亚媒体的智库”需要取长补短,走融合发展之路。文章在赞赏其观点之余,认为孙先生的“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论”在论证环节存在些许的缺陷和不足。智库与媒体可以合作发展,但不可能融合发展。

编辑之友杂志学研
多元文化生态中认知传播的文化价值研究79-82

摘要:文章立足于认知传播视域,认为其视野下的文化表征具有人本性、融合性和科学性三重内涵。此外,以认知文化为内核同时观照客体的认知传播的文化属性使其文化价值逻辑得以显现,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其文化价值进行理性剖析。前者在于确证个体知识经验获得、积累的重要性,增强对信息的感知加工及对媒介及其生态变迁的适应力,推动认知调适、重构及媒介认知素养的提升;后者体现在科学分析导致认知差异生成的文化框架及文化心理机制,推动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