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园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北方园艺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orthern Horticulture

  • 23-1247/S 国内刊号
  • 1001-0009 国际刊号
  • 0.6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北方园艺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7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北方园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业信息技术、研究论文、研究简报、设施园艺、园林花卉、信息广角、资源·环境·生态、中草药、食用菌、专题综述、农业经济、实用技术、新品种

北方园艺 2017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北方园艺杂志研究论文
施氮量对乌塌菜生长、氮素利用及效益表现的影响1-6

摘要:以三叶期乌塌菜为试材,防虫网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了6个氮水平,探讨了不同施氮量对乌塌菜的生长、产量、品质、效益和氮素的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乌塌菜的株高、根质量和地上部鲜质量、单株产量、总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先增高后下降趋势,叶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根冠比、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N 22.5g·m^-2氮肥水平的根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单株产量和总产量、产值和效益均达到最大;乌塌菜的净菜率、硝酸盐含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和纤维素含量降低;总吸氮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先升高后降低,N 22.5g·m^-2处理吸氮量达到最大值,N 15.0g·m^-2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氮素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氮肥对乌塌菜的品质影响很大,合理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效益和改善氮素的利用情况。该试验条件下,乌塌菜最佳氮肥施用量为N 22.5g·m^-2。

不同引发方式对老化南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7-12

摘要:以老化南瓜种子为试材,设置CaCl2、GA3、PEG 6000 3种引发剂的不同浓度、不同引发时间和不同引发温度处理,以H2O为对照,研究不同引发方式对老化南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在8℃低温引发条件下,对老化南瓜种子进行1.0%CaCl2处理8h引发效果最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20%、22%、18%、66%,且南瓜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幼苗长势最好,表明该引发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老化南瓜种子萌发,而且能够增强幼苗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种子老化衰变对幼苗生理状态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草莓生长发育特性比较13-18

摘要:以"章姬"(ZJ)"红颜"(HY)"甜查理"(TCL)3个草莓品种为试材,设置2种栽培模式,分别是立架栽培模式(L)、栽培槽模式(C),每隔5d对草莓的生育期进行观察记录,在草莓的现蕾期、盛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测量株高、叶柄长度、叶片数、冠径比、叶面积以及SPAD值,并从第1个草莓果实成熟开始至草莓生产期结束,测定草莓产量,通过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和草莓品种,找出较适合于新疆地区草莓无土栽培的模式及品种,为当地草莓无土栽培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栽培槽模式和立架栽培模式相对常规种植生产模式,其株距虽然不变,但总体密度有所增加,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在相同种植面积内,立架栽培模式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内草莓株数以及单果质量,同时,立架栽培较栽培槽模式的草莓产量及果实品质有明显提高,同时草莓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且相关性较好;立架栽培模式草莓叶片SPAD值、产量及其品质优于栽培槽模式。

赤霉素和氯吡脲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无核化及品质的影响19-24

摘要:以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于盛花期和花后2周分别使用赤霉素(GA3)和氯吡脲(CPPU)处理,探究不同浓度GA3和CPPU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无核化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的激素处理均不同程度改善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果实品质,其中在盛花期和花后2周均使用低浓度的GA3与CPPU混合溶液可明显提高果实的无核率,增大果实横径、单果质量及果实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促进果实成熟,改善果实风味,以盛花期及花后2周均用25mg·L^-1 GA3+5mg·L^-1CPPU(处理D)浸蘸"阳光玫瑰"葡萄花/果穗综合表现最佳,能有效提高果实商品性,增加经济效益,该结果可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不同摘叶方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25-31

摘要: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刚转色时摘叶,采用去除结果枝果穗下叶片全部摘除、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去叶不去叶柄等3种摘叶方式,以不摘叶为对照,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研究不同摘叶方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提高"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摘叶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在"火焰无核"葡萄的成熟期采样,3种摘叶方式和对照的果穗质量、果实硬度、枝条成熟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没有明显的差异。从果实风味来看,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摘叶方式的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均高于其它摘叶方式,且其有机酸含量与其余摘叶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摘叶方式的糖酸比和固酸比最低。从色差指标看,所有摘叶方式色差的L值均比对照低;a值为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摘叶方式小于对照,但无差异;b值为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摘叶方式较对照偏黄程度低。经综合评价,在该试验中,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摘叶方式是一种适合提高"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摘叶方式。

不同枣品种果实中主要糖分及其含量特征31-36

摘要:以9个主栽枣品种的干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枣品种果实中主要糖分及其含量,旨在为枣品种品质评价、品种选择及开发利用方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枣干果中的主要糖组分由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及鼠李糖、木糖及半乳糖的混合物(简称"鼠木半")组成,多数糖组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品种间均表现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鼠木半",阿拉伯糖在所有品种中均未检出;蔗糖是构成枣干果总糖的主要组分,果糖是构成枣果实总糖的次要组分,葡萄糖再次,"鼠木半"和山梨醇所占比例不大;不同品种间糖组分含量差异显著,"灰枣"和"蛤蟆枣"的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属于高糖品种。

蜜蜂授粉对宁夏引黄灌区“富士”苹果坐果率及果实性状的影响37-42

摘要:为探究蜜蜂授粉对宁夏引黄灌区"富士"苹果坐果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于2015—2016年连续2年,在银川市河东生态园艺示范中心,研究了蜜蜂授粉、自然风媒授粉、自然虫媒授粉等不同授粉方式对"富士"苹果坐果率及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蜜蜂授粉、自然状态、自然风媒情况下的"富士"苹果生长动态均呈单‘S’型生长曲线。单一蜜蜂授粉的效果是自然风媒的2.39倍,是自然虫媒的1.83倍。蜜蜂授粉能显著提高苹果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增加种子数量,可以有效延长果实幼果期10~13d,为果实生长发育前期(细胞分裂期)细胞数量的增加与积累争取了时间;蜜蜂授粉后,明显提高了"富士"苹果幼果的生长量和生长速度。蜜蜂授粉可以显著增粗增长果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果质量,进而提高产量;并能提高苹果果实果形指数,降低果形偏斜率,从而显著改善了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最终有效提高了苹果果实的商品价值。

基于成熟期的梨品种遗传多样性SSR分析43-49

摘要:以63个梨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梨不同成熟期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梨栽培品种的品种鉴别、亲子关系鉴定、分类及系统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与标记辅助育种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份梨种质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14.8,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7.363 1,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2.195,期望杂合度(Nei)平均为0.845,说明梨总群体遗传变异偏高。依据梨系统将其分为白梨、秋子梨、日本梨、砂梨和西洋梨5个类群,其中白梨系统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期望杂合度上最高,分别为2.069 9和0.831 1,秋子梨系统最低,分别为0.420 8和0.303 6,白梨与砂梨类群的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715 2。

番茄Ⅱ型metacaspase蛋白SlMC7抗体效价检测及其在果实中表达特性分析50-55

摘要:以原核表达的番茄SlMC7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SlMC7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和蛋白质点杂的方法,研究了番茄II型metacaspase蛋白(SlMC7)的抗体效价和表达特性,并对SlMC7蛋白及基因在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后续的SlMC7在番茄果实中功能性研究提供材料基础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SlMC7多克隆抗体效价在256 000以上,在1∶10 000的稀释度下,可识别低至1.6ng的纯蛋白。对各时期番茄果实Western-blot和Real time PCR结果表明,相对于绿熟期,SlMC7蛋白及基因在破色期果实中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SlMC7与番茄果实成熟存在一定相关性。

不同种衣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立枯病防效的影响55-60

摘要:以辣椒品种"天椒11号"为试材,采用2.5%咯·恶霉灵、10%苯醚·嘧菌酯、10%甲霜·锰锌和17%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辣椒种子,以未包衣种子为对照,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衣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筛选出适于新疆辣椒生产的种衣剂,为辣椒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种衣剂处理均能提高辣椒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幼苗株高、根长、茎粗、叶龄、鲜干质量,抑制辣椒立枯病病菌效果较好,5种浓度下抑菌率在44.67%~91.33%,田间立枯病防效为61.97%~86.21%。综合各指标,10%苯醚·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处理效果最佳。

六种铜制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抑制作用的持效期及影响因素61-67

摘要:以生产上常用的6种铜制剂为供试药剂,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29%石硫合剂水剂为对照,采用改良的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不同铜制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持效期,并进一步测定了光照和降雨对药剂持效期的影响以及各药剂在果树叶片上的展着性,为铜制剂的田间正确应用及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供试铜制剂中,倍量式波尔多液(Cu∶CaO∶H2O=1∶2∶200)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持效期长达20d以上,且药后20d抑菌率仍达87.97%,光照和降雨对其抑菌作用无显著性影响,药剂在叶正面和叶背面展着性适中。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和12%松脂酸铜乳油也具有较长的持效期,但降雨和光照对其防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种对照药剂中的29%石硫合剂水剂的持效期、抗光解和抗雨水冲刷能力都略次于倍量式波尔多液。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则持效期短,光照和降雨对其抑菌作用影响显著。推荐使用倍量式波尔多液进行田间防控苹果树腐烂病。

北方园艺杂志研究简报
宁夏地区优良牛角椒引进适应性试验68-70

摘要:以引进的15个牛角椒优良品种为试材,在水泥拱架塑料大棚中进行品种观察试验,为宁夏地区牛角椒的优良品种更新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长冠""日本瑞崎""日本长金"牛角椒性状典型,抗病性强,红果色泽鲜艳,连续坐果力强,单果质量、产量较高,适宜在宁夏保护地栽培中推广应用。

天津引种“京香”系列草莓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71-74

摘要:以从北京引进的14个草莓品种及3个天津主栽草莓品种为试材,在天津地区进行栽培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草莓植株成活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天津栽培的草莓新品种。结果表明:"红袖添香"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粉红公主"综合性状次之,但其品质最好,这2个品种在天津地区均具有推广潜力。

北方园艺杂志设施园艺
不同灌水方式对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75-79

摘要: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塑料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番茄的灌溉方式。结果表明:G1、G3和G4 3种灌溉方式较G2灌水方式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株高和茎粗。G2灌水量最少,为1 146m~3·hm^-2,G3次之为1 601m~3·hm^-2,G1和G4 2种灌水方式灌水量最大,约为2 000m~3·hm^-2。G2、G3较G4灌水方式分别节水44.2%和22.1%。G2灌水利用效率最高为48.1kg·m^-3,G1、G4最低为27kg·m^-3。与其它灌溉方式相比,G3显著增加了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而普通沟灌根系干质量最小,根/冠比最低。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灌水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为塑料大棚番茄合适的灌水方式。

日光温室越冬长茬番茄植株养分累积与分配特征80-84

摘要:以日光温室越冬长茬番茄为试材,采用定点监测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番茄生育期干物质、养分吸收累积规律、单个果穗与干物质增量的关系和阶段养分吸收量及比例,以期为越冬长茬番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越冬长茬番茄养分吸收累积呈逐渐累积态势,整个生育期养分吸收量(N-P-K-Ca-Mg)为35、12、62、33、18g·株^-1,番茄坐果后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以平均52%的比例分配到果实中;关键养分需肥期维持在定植后90~270d内;在第4、5穗果、第5、6穗果间,果实的干物质增量出现最低峰值,分别为2.8、0.8g·株^-1,此阶段的低温影响了番茄的生长。

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温室菜心耗水规律85-90

摘要:以菜心为试材,利用称重式蒸渗仪,以直径20cm的蒸发皿水面蒸发量(Ep)为基础标准,研究了在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0.6Ep、0.7Ep、0.8Ep、0.9Ep)温室菜心生育期的蒸散量、蒸散速率、产量、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探明温室菜心的耗水规律,明确温室菜心合理的灌溉量。结果表明:温室菜心生育期内蒸散量波动范围为0.73~3.52mm·d^-1,前期及中后期的平均蒸散速率分别为1.43mm·d^-1和2.04mm·d^-1,呈前期变化平稳,中后期变化剧烈的趋势;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菜心的蒸散量随之增加,温室菜心全生育期蒸散量为65.98~78.92mm。其中0.7Ep处理下温室菜心产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与0.6Ep、0.Ep处理和0.9Ep处理相比,0.7Ep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5.16%(P〈0.05)、5.63%和13.76%(P〈0.05),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42%(P〈0.05)、8.48%和27.66%(P〈0.05),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1.96%(P〈0.05)、7.41%和17.68%(P〈0.05),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21%、10.32%和32.10%(P〈0.05),0.7Ep灌溉量为供试条件下温室菜心的最优灌溉量。

北方园艺杂志园林花卉
植物卷材不同肥水配比对紫穗槐生理特性的影响90-94

摘要:以两河口水电站植物护坡工程为背景,以种植紫穗槐的植物卷材为研究对象,把不同施肥梯度和水分配比作为变量因子,探究紫穗槐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为该区域植物护坡材料的水肥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保水剂一定,施肥浓度为12g·m^-2时,紫穗槐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加,植物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多,植物的叶片保水力也最强。当施肥量一定时,保水剂量为10g·m^-2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少,保水剂量追加到15g·m^-2,此时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多,植物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加,植物叶片保水力也随之增加。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胁迫下木棉幼苗地上部水分供应的影响95-101

摘要:以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木棉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不同处理下木棉幼苗的根茎叶水分特征及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以期探究干旱河谷中的木棉(Bombax ceiba L.)普遍存在与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共生系统是否是它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策略之一。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接菌株根系干质量是未接菌株的2.2倍,重度干旱胁迫下,接菌株的根系干质量是未接菌株的2倍,接菌有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效率。接菌植株在中度干旱胁迫下避免了植株的"茎干缩",重度胁迫下减轻了"茎干缩",且接菌株茎含水率是未接菌株的1.95倍,接菌提高了植株茎干的吸水保水能力。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菌加速了植株调节体内游离氨基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较未接菌株提前了约18d,且未接菌株MDA含量的最大值是接菌株的1.5倍;接菌株脯氨酸含量的最大值是未接菌株的1.4倍,接种显著增加了渗透物质含量并减少了细胞的伤害,提高了植物叶片的保水能力。可见,接种AMF可改善木棉幼苗干旱胁迫下根茎的水分供应和叶片水分维持能力,同时也增加渗透调节物质以降低水势,减少水分蒸散作用,启动调节系统提前清除细胞有害物质,减少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了木棉的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