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北方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Northern Economy

  • 15-1154/F 国内刊号
  • 1007-3590 国际刊号
  • 0.24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北方经济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学术期刊。北方经济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宏观、特别策划、产经、区域、民宿、理论、财经

北方经济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北方经济杂志特稿
内蒙古城乡居民增收目标能实现吗4-7

摘要: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全区各族人民增收致富的愿望,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责任担当。这个目标,是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战略的具体化,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核心目标。

北方经济杂志宏观
当前中央商务区构建方式探析——基于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思考8-11

摘要: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枢。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是现代城市的亮丽名片。建立中央商务区是建立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产物,中央商务区的功能演进与空间演变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央商务区建设结构比例不合理会导致其功能失衡,综合开发是增强中央商务区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当今时代,中央商务区的开发方向应当朝着市场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12-14

摘要:内蒙古是地处中国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据统计,目前还有56万贫困人口,“十三五”时期的脱贫工作仍任重道远,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方法。为了使内蒙古扶贫措施针对性更强,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本文从治本、治标两个维度,教育、文化、生态、产业、资金五个层面,提出了内蒙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策。

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15-17

摘要:2014年以来,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重要位置,谋在新处,改在真处,抓在实处,形成了一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改革亮点。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北方经济杂志封面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18-18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全球化逆潮的严峻挑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中产阶层的减少,是导致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兴起,进而形成全球化逆潮的重要原因。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又是坚定推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19-22

摘要: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更是亿万老百姓的迫切期盼。本文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

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产差距的税收政策选择23-26

摘要: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正在向经济中高速增长转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国际和国内经济总供求失衡、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是解决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在这个阶段,中国应更加重视缩小收入差距这一社会政策的重要性。税收政策和制度是缩小居民收入和财产差距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中国间接税占比较高的税制结构,在收入分配上具有明显的累退性,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很弱,同时个人所得税制度对调节收入差距功效很低。为此建议:逐步调整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提升其对收入差距调节的功能;改革和完善房地产税,发挥其调节财产差距的功能。

中等收入群体的产业结构分析27-30

摘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如果中等收入群体数量要占据主体地位,必须依赖于中高端产业结构的形成。当从业者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行业中时,由于这类行业劳动生产率低,从业者收入普遍较低。只有从业者普遍进入资金密集尤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等收入群体才可能扩大。目前,无论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还是从各产业内部结构看,抑或从主要就业岗位看,支撑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产业结构尚在形成之中,应通过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中高端行业发展,推进收入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

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研究31-34

摘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要素资源的收入分配机制深刻地影响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一方面通过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使更多的农村居民挤身于全国居民中等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又存在扩大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隐忧。为促进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和扩大,在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要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避免两极分化,要为推进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就业,创造坚实基础条件。

中国在转型经济社会下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路径研究35-39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大力发展,中国正迈入中等收入偏高国家的行列,但仍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已步入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否能够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关键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步伐,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国企改革,增大中等收入群体基数,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基尼系数,实现收入群体的橄榄型分布,使得整个经济社会进入发达经济体和高收入国家。

内蒙古中等收入群体状况及收入增长途径分析40-43

摘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其收入水平是保障我国小康社会稳定实现的途径。内蒙古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主体是工资收入、第三产业经营性收入,第一产业经营收益,提升该群体收入水平除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外,还需在发展城镇经济、完善制度、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公共支出与劳动就业等方面进行政策安排。

北方经济杂志开放
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比较研究——基于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析44-46

摘要:本文以世界500强企业为样本,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企业趋向于全球化经营。对不同市场类型、行业、规模和年限的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比较发现:发达市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略高于新兴市场,但没有实质性差别;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公司年限、规模和行业结构无关。最后,还对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平均利润这一关键指标上,与发达市场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北方经济杂志调研
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综述47-50

摘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已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紧要“关口”。我区农牧业发展同样面临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区域布局不合理、现代化拓展水平不高、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迫在眉睫等问题,亟待以构建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推进农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升级为切入点,从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与金融在农牧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农牧民增收新动能等方面,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北方经济杂志产经
实现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思考51-54

摘要:文化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形式更趋差异化。但是,当前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方面依然存在产品形式雷同、产品内容单一、产品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将对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和国民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可以有:创意农业、工业旅游、节庆旅游、影视旅游、特色演艺、特色产业、博物馆旅游、阅读之旅等。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尊重文化的价值和规律。二是注意活态保护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三是要深度开发避免过度开发。四是正确处理规划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内蒙古推动培育“三新”产业发展新途径55-57

摘要:本文以“三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开篇,进而探讨了我区发展“三新”产业的必要性以及面对的阻力。核心部分集中论述了内蒙古培育发展“三新”产业的着眼点和基本思路。

北方经济杂志区域
宁夏对标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研究58-61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标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大权重指标的实现难度较大。为此,本文从恶性循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落后三个方面的短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62-65

摘要:农业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农业经济的成功结合。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成为促进河南农业经济提质增效、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文章以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具有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因素、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因素、支撑要素以及软环境要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内蒙古城市治理路径探寻66-68

摘要:当前内蒙古城市治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关键是由于我区在城市治理中重建设轻管理、治理模式落后、治理方式不当、管理下沉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克服重建轻管的倾向,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突破城管瓶颈,疏堵结合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治理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整合城市治理力量,强化街道、社区的治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