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 34-1067/R 国内刊号
  • 1000-2200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是蚌埠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蚌埠医学院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841-844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颈椎间盘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其与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相关性。方法:提取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的25例病人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其中CSM 17例(CSM组),颈椎骨折或骨折合并脱位8例(NC组)。观察颈椎间盘髓核组织结构的改变,检测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TNF-α、IL-1β的水平及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颈椎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CSM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颈椎病病人的椎间盘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升高,与CSM的发生及发展存在相关性。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在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845-849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在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正常野生型成年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博莱霉素组。博莱霉素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滴注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用同等方法注入同样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制备对照模型。造模后第7、14、21天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进行肺系数测定、羟脯氨酸含量测定、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肺组织中USP7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肺胶原蛋白含量的关系。结果:在各时间点博莱霉素组肺系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博莱霉素组羟脯氨酸含量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4天和第21天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表明博莱霉素气管内给药能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半定量USP7结果显示,USP7弱表达于正常肺组织中。在各时间点,博莱霉素组USP7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强(P〈0.05~P〈0.01),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弱(P〈0.01)。结论:USP7在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可能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各个环节中起着一定作用。

中国南海硇洲岛海洋微生物抗血栓菌株的筛选及其对血液凝固特性的影响850-853

摘要:目的:筛选中国南海硇洲岛海洋微生物抗血栓菌株并研究其对血液凝固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溶栓实验筛选抗血栓菌株,然后研究筛选菌株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尾静脉血栓的形成、小鼠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及对凝血酶诱导的猪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体外溶栓实验筛选出了两株具有明显溶栓作用的菌株为腐生葡萄球菌(Mb19)与乙酰微小杆菌(Lmb14)。Mb19与Lmb14高剂量(1 m L)上清液能较好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血栓的形成,与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19与Lmb14高剂量组(1 m L)上清液能有效延长小鼠的出血与凝血时间,与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19与Lmb14高剂量组(100μL)上清液均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结论:海洋细菌腐生葡萄球菌(Mb19)与乙酰微小杆菌(Lmb14)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854-857

摘要:目的:比较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和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胃固有肌层肿瘤病人53例,其中31例行EFR治疗(EFR组),12例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10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3组病人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与转移率。结果:3组病人在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两比较显示EFR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EFR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P〈0.05和P〈0.01),开腹手术组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3组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R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且安全有效,术后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不同蛋白量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情况及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858-861

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不同的蛋白摄入量对其营养状况及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84例,按照不同蛋白摄入量,分为高摄入组(n=42)与低摄入组(n=42),高摄入组病人蛋白摄入量为(1.32±0.15)g·kg-1·d-1,低摄入组病人蛋白摄入量为(1.02±0.08)g·kg-1·d-1,观察2组病人的营养情况及骨矿物质代谢情况。结果:2组病人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摄入组病人的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标准化氮表现率相当蛋白均高于低摄入量(P〈0.05~P〈0.01)。高摄入组病人血清钾、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低摄入组(P〈0.01),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低于低摄入组(P〈0.01);2组病人的残余肾功能保持人数、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摄入组病人的残余肾功能丢失时间明显长于高摄入组(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1.02 g/kg左右能够帮助病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且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病人残余肾功能。

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足病人血清胆红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861-863

摘要:目的:探讨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足(DF)病人血清胆红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D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格雷酯。6个月后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血清胆红素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价各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2组病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均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2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细胞坏死生长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2组病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病人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雷酯治疗DF能有效改善病人血清炎症因子,提高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保留股方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对股骨距骨量的影响864-867

摘要:目的:观察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股方肌对股骨距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切断股方肌,观察组术中保留股方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3、6、12、24个月随访病人采用外斜位X线摄片了解股骨距骨量变化情况。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股骨距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时,对照组股骨距骨量丢失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通过对股方肌的保留,可以延缓股骨距的骨质吸收,有效地减少股骨距的骨量丢失。

单孔腹腔镜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根治术可行性及效果研究868-873

摘要:目的:对比单孔和多孔腹腔镜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评估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乙状结肠和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结直肠癌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多孔组行常规多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近远期并发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体积、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近切缘距肿瘤上缘距离明显大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术后肛门自动排气、进流质食物、进固体食物、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多孔组(P〈0.01),术后2组病人胃动素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下降(P〈0.05和P〈0.01),且单孔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小于多孔组,美容指数明显高于多孔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吻合口瘘或出血等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多孔组的13.33%(P〈0.05),2组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出院时、随访各时点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高于多孔组(P〈0.05~P〈0.01)。2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GIQL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随访各时点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佳,且预后良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案之一。

不同路径手术治疗对乳房纤维瘤病人预后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的影响874-87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路径手术治疗对乳房纤维瘤病人预后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乳房纤维瘤女性病人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乳晕缘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治疗。术后对病人进行跟踪随访6~20个月,分析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术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而病人对瘢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治疗乳房纤维瘤疗效显著,预后较好,术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恢复良好。

高压氧早期综合治疗对颅脑外伤病人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877-881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HBO)早期综合治疗对颅脑外伤病人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18例颅脑外伤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在颅脑外伤31~60 d开始HBO,观察组在颅脑外伤8~30 d开始HBO。比较2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免疫指标、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GCS、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观察组IL-2、6、8和TNF-α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IgA、IgG、IgM和血总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HBO早期综合疗法治疗颅脑外伤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促炎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改善病人免疫功能状态,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882-88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合并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者60例,无肺部感染者60例,比较2组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机械通气、输注红细胞、术前低体质量指数、术前低白蛋白、入住ICU、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COPD史、机械通气、糖尿病史、手术时间≥2 h为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年龄〉80岁、COPD史、糖尿病史、进行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2 h会增加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

肠内营养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应用研究885-886

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胃瘫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1 847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分别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917例)和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930例)。比较2组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恢复时间。结果:联合肠内营养组胃瘫的发生率1.6%,显著低于全肠外营养组的4.4%(P〈0.01);联合肠内营养组胃瘫的恢复时间为(9.6±3.3)d,显著短于全肠外营养组的(24.2±4.5)d(P〈0.01)。结论: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比单纯肠外营养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12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分析887-891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学。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濉溪县医院儿科124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败血症发病时间将病例分为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住院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3.4%(124/3 634)。其中早发型占54.8%(68/124),主要表现黄疸,呻吟、青紫、呼吸困难、反应低下,C反应蛋白增高;晚发型败血症占45.2%(56/124),主要表现发热、气促、黄疸,合并局部感染灶;早发型组羊水污染和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黄疸、呻吟、青紫、呼吸困难、反应低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晚发型组(P〈0.01);早发型组肺炎、合并局部感染灶的发生率低于晚发型组(P〈0.01和P〈0.05)。败血症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88.7%,革兰阴性菌占11.3%;革兰阳性菌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米诺环素高度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各有特点,早发型临床症状较重;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是我院儿科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常见致病菌选择抗生素,再据血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冷冻技术在宫颈病变中个性化治疗的应用价值892-895

摘要:目的:探讨冷冻技术在宫颈病变中个性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低度宫颈癌前病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25~30岁)及生育要求采用冷冻术、LEEP术及激光术治疗宫颈病变者各40例。观察3组病人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挛缩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宫颈管长度的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HPV转阴率情况,术后2年内生育情况,包括经阴道分娩情况及流产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方面,LEEP术和激光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冷冻术(P〈0.01);术中出血量方面,冷冻术无出血,LEEP术出血量高于激光术的出血量(P〈0.01)。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镜病理异常率方面,3组病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挛缩率方面,行冷冻术者宫颈挛缩率低于行LEEP术者(P〈0.05),行激光术与行LEEP术病人宫颈挛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冷冻术病人术后宫颈管长度无变化,行LEEP术病人宫颈管长度变化为(5.45±2.03)mm,大于行激光术的(3.31±1.82)mm(P〈0.01);术后6个月,3组病人HPV转阴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生育情况,3组病人的怀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冷冻术者阴道分娩率为74.07%,高于行LEEP术者的41.67%和行激光术者的48.00%(P〈0.05),行LEEP术者与行激光术者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LEEP术者、激光术者和冷冻术者流产率分别为20.83%、8.00%和0.00%,行冷冻术者流产率低于行LEEP术者(P〈0.05)。结论:宫颈冷冻术治疗后愈合不留瘢痕,不会造成宫颈管长度的改变、宫颈粘连和挛缩,不影响生育功能,适用于年轻未生育过或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病人。

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896-900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行上肢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臂丛组(D组),右美托咪定+臂丛组(G1组),喷他佐辛+臂丛组(G2组),右美托咪定+喷他佐辛+臂丛组(G3组),每组15例。D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 L,G1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0.5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20 m L,G2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0.5 mg/kg喷他佐辛混合液20 m L,G3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0.5μg/kg右美托咪定+0.5 mg/kg喷他佐辛混合液20 m L。记录各组麻醉前、手术开始5、10、30、6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HR)、血氧饱和度;记录各组感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持续时间;观察病人是否有镇痛不全及更改麻醉方式;记录病人术后6 h的视觉模拟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手术开始5、10、30、60 min时平均动脉压G3组0.05)。G1、G2、G3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痛觉消失持续时间均短于D组(P〈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G3组短于G1组(P〈0.01);痛觉消失持续时间G3组长于G1组与G2组(P〈0.01)。4组病人镇痛不全及更改麻醉方式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G3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D组、G1组及G2组(P〈0.01),其余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增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镇静、镇痛效果,利于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

颗粒脂肪移植对上睑凹陷病人生活质量、自信心和自我体像评价评分的影响900-903

摘要:目的:探讨颗粒脂肪移植对上睑凹陷病人生活质量、自信心和自我体像评价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上睑凹陷病人80例(16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块状组40例80眼及颗粒组40例80眼。块状组行重睑切开联合块状脂肪移植术;颗粒组行颗粒脂肪移植术。2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病人生活质量、自信心和自我体像评价评分情况。结果:颗粒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块状组(P〈0.01);颗粒组手术效果、生活质量、自信心及自我体像评价评分均高于块状组(P〈0.05~P〈0.01);2组治疗前、后上睑凹陷分级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颗粒组治疗后1级人数明显高于块状组(P〈0.05);颗粒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块状组(P〈0.05);实际随访12~26个月,2组病人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颗粒脂肪移植能有效提高上睑凹陷生活质量、自信心和自我体像。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病人术后认识功能的作用904-906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的麻醉效果及其对病人术后认识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予以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观察组(32例)予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结果:插管前和插管后,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舒张压和心率高于插管前水平(P〈0.05~P〈0.01)。2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与拔管时比较,拔管24 h后对照组OAAS评分明显升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OAAS、MMSE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拔管24 h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方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病人苏醒质量更佳,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9、Ⅲ型胶原、纤维黏连蛋白在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907-911

摘要:目的:观察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Ⅲ型胶原、纤维黏连蛋白(FN)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参与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方法:40例胎膜早破孕妇,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组(p PROM组,20例),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组,20例),另外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清及胎膜组织中MMP-9、Ⅲ型胶原、FN的表达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孕妇血清MMP-9、Ⅲ型胶原、FN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PROM组MMP-9显著高于p PROM组,后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 PROM组Ⅲ型胶原、FN水平显著低于tPROM组,而后者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MP-9在p PROM组和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MMP-9在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 PR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胶原和FN在p PROM组和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Ⅲ型胶原和FN在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p PR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 PROM组和tPROM组中,MMP-9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874,r=-0.988,P〈0.01),MMP-9与FN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760,r=-0.875,P〈0.01),Ⅲ型胶原与FN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9,r=0.876,P〈0.05)。在胎膜组织中,MMP-9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68,P〈0.01),MMP-9和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93,P〈0.01),Ⅲ型胶原和FN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85,P〈0.01)。结论:MMP-9、Ⅲ型胶原、FN参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孕妇血清及胎膜组织中MMP-9含量升高、Ⅲ型胶原和FN含量降低,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