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蚌埠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2200
  • 国内刊号:34-1067/R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补骨脂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补骨脂成分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对补骨脂甲醇浸膏进行分离,利用磁共振技术和电喷雾电离质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出11个化合物,鉴定为:1补骨脂素,2异补骨脂素,3补骨脂定,4补骨脂苷,5异补骨脂苷,6双补骨脂酚A,7双补骨脂酚B,812,13-二氢-12,13-环氧补骨树脂酚;9补骨脂宁,10异补骨脂二氢黄酮,11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化合物3,6,7具有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能力;3,9~11对肝癌Hep G2细胞和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7对肝癌Hep G2细胞有一定抗增殖作用。结论:化合物3,6,7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3,7,9~(11)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1461-1464

Max作用蛋白1-0缺失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细胞内定位的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Max作用蛋白1-0(Max interacting protein1-0,Mxi1-0)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这些突变体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为研究Mxi1-0细胞内定位与其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型Mxi1-0真核表达质粒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5种类型Mxi1-0缺失突变体的基因片段,克隆至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株(NIH3T3)。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细胞内定位情况。结果:各种Mxi1-0缺失突变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在NIH3T3中得到表达。免疫荧光结果表明,脯氨酸富集结构域(PRD)突变体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与Sin3结合域高度同源结构域(t SID)突变体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细胞核中有少量分布;PRD-t SID突变体及△PRD突变体分布于细胞质,而△PRD-t SID突变体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结论:成功构建了5种人Mxi1-0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观察这些突变体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为探寻Mxi1-0在细胞内定位机制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1465-1468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9、核因子-κB 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9(TLR9)、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美沙拉嗪组、氧化苦参碱+美沙拉嗪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5只。实验1周后每组各取3只大鼠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第16天剩余的大鼠处死取结肠组织,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TLR9、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结肠组织中TLR9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氧化苦参碱+美沙拉嗪组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和美沙拉嗪组(P〈0.05~P〈0.01),氧化苦参碱组和美沙拉嗪组2项指标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干预TLR9、NF-κB mRNA在炎症性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进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氧化苦参碱联合美沙拉嗪比单用氧化苦参碱或美沙拉嗪抑制作用更强。
1469-1472

γ-干扰素干预对乳鼠感染轮状病毒后肝损伤程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检测肝脏核因子(NF)-κB的表达,评估γ-干扰素(IFN-γ)对乳鼠感染轮状病毒(RV)后的作用。方法:将乳鼠分为肠道外感染对照组、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腹腔注射RV建立2日龄RV肠道外感染模型。用大小剂量(2μg,0.2μg)IFN-γ在BALB/C乳鼠背部皮下注射3 d。模型建立后第5天取材,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NF-κB表达。结果:IFN-γ小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大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均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和IFN-γ小剂量干预组明显增高(P〈0.01)。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NF-κB表达随IFN-γ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IFN-γ能刺激NF-κB的表达。肝脏的病理损伤与NF-κB在肝脏的表达量相关。
1473-1476

去骨瓣减压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CK-BB和MBP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去骨瓣减压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去骨瓣减压对脑复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窒息法制备大鼠复苏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去骨瓣组。对照组与去骨瓣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CPR)模型;去骨瓣组在大鼠CPR成功1 h后行去骨瓣减压;假手术组仅行气管插管、股动静脉置管术。每组处理后又分为6、12、24、48 h 4个亚组,每个亚组4只。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CK-BB、MBP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及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3组大鼠处理后6 h血清CK-B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去骨瓣组术后12 h、24 h和48 h血清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去骨瓣组术后24 h血清CK-B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组大鼠术后6、12、24和48 h血清MB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能降低大鼠CPR后血清中CK-BB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损伤。
1477-1478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大学生科技园地

氯氰菊酯对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

摘要:目的:研究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对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双蒸水灌胃(阴性对照组)和CYP 5、10和20 mg/kg染毒组,连续3周经口灌胃染毒。观察小鼠肝脏脏器系数,同时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随着CYP染毒剂量的升高,CYP5 mg/kg和10 mg/kg组小鼠肝脏脏器系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和P〈0.05);CYP 10 mg/kg和20 mg/kg染毒组小鼠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CYP 20 mg/kg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CYP 5 mg/kg和10 mg/kg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CYP 20 mg/kg组小鼠丙二醛含量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CYP可以引起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且损伤程度与CYP剂量有关。
1479-148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

Kodama法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Kodama法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清扫LEVELⅢ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对68例女性初治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基础上,加行Kodama法清扫LEVELⅢ淋巴结,并单独标记送病检,对该组淋巴结转移率及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VELⅢ淋巴结转移率为30.88%。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和肿瘤数目(P〉0.05);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患侧腋窝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和分子分型(P〈0.05)。结论:对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s术时,加行Kodama法清扫腋窝LEVELⅢ淋巴结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1482-1484

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增殖的影响,探讨TGF-β1和RPE细胞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PE细胞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GF-β_10.1、1.0、5.0、10.0和100.0μg/L对细胞进行处理,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放射性强度。结果:TGF-β10.1、1.0、5.0、10.0μg/L作用后RPE活细胞数增加,细胞3H-TdR摄入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GF-β1100.0μg/L对RPE作用相反,细胞3H-TdR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GF-β_1对人RPE细胞增殖有双相调节性,其不同作用的发挥依赖TGF-β1的浓度,其中TGF-β1促RPE细胞增殖作用是诱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
1485-1487

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会诊和复查的48例AIDS患者的病理活检与尸检材料进行临床、影像、解剖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48例AIDS患者中合并恶性肿瘤10例;其中儿童2例系母婴传播;成年人8例中经输血传播4例。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乳腺癌2例,卡波西肉瘤1例,肝母细胞瘤1例,食管癌1例,肾癌1例。结论:AIDS患者易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谱广泛,以淋巴瘤多见,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1488-1491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相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中的特点及早期发现VCIND的价值。方法:对120例VCIND患者和5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NCI)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检查,根据MMSE和Mo CA评分程度将受试者分成NCI组50例、轻度VCIND组44例及重度VCIND组76例。比较3组Mo CA和MMSE各项评分。结果:轻度VCIND组Mo CA子项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及MMSE子项中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NCI组(P〈0.05~P〈0.01),重度VCIND组Mo CA全部子项及MMSE子项执行功能、计算、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NCI组(P〈0.01),重度VCIND组Mo CA子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记忆、定向评分及MMSE子项中执行功能、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轻度VCIND组(P〈0.05~P〈0.01)。结论:Mo CA在早期发现VCIND优于MMSE,对预测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1492-1495

糖尿病足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ibatic foot,DF)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延缓DF溃疡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DF溃疡住院患者201例,糖尿病无DF溃疡住院患者302例。对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诊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脂蛋白(a)均为DF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P〈0.01)。其中男性、诊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或已经发现糖尿病或DF溃疡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合理抗感染、抗凝、降纤维蛋白原以及适当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1496-1500

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59例和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3名行头颅MRI检查,观察亚临床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和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2组在头痛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结果:偏头痛组有16例患者头颅MRI显示亚临床病变,病变分布在额叶12例、顶叶8例、基底核区6例、半卵圆中心5例、枕叶2例、侧脑室前角1例、脑干1例,患病率为27.12%,高于对照组的6.06%(P〈0.05)。与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比较,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发生亚临床脑损伤的危险性增加,其亚临床病变主要分布于额叶及顶叶,这说明偏头痛可能是一种隐袭的、缓慢性发展的疾病。
1500-150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处理

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施行TURP的老年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69例均耐受TURP手术,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病死病例。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早期未出现肺部感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针对老年BPH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术中严密监测、规范操作、彻底止血以及术后完善细致的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1503-150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反应蛋白(CRP),探讨OSAHS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将60例OSAHS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20例,中度OSAHS组22例,重度OSAHS组18例,选取排除OSAHS诊断的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的年龄、睡眠状况及睡眠中末梢血氧,抽取空腹血两份,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检查血CRP值。结果:OSAHS组最低血氧、平均血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在OSAHS严重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3+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在OSAHS严重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CD8+/CD3+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OSAHS组CD16+CD56+较对照组升高(P〈0.05);CD1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外周血CRP均较对照组和轻度OSAHS组升高(P〈0.01和P〈0.05)。结论:OSAHS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同时伴有炎症反应增强,并且与OSAHS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1506-1510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高危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高危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孕妇126例,随机分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组(研究组)和缩宫素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2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娩方式和结局。结果:用药12 h后,研究组宫颈评分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宫颈评分亦较用药前提高(P〈0.01),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44.4%,2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内研究组中有81.0%孕妇已临产,而对照组中仅15.9%的孕妇临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7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P〈0.01)。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脐动脉血p 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具有持续性、缓释性和可缩复性的优点,对于宫颈评分≤5的高危妊娠孕妇,更适合使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性好。
1510-1513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肝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肝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D1、D2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μg/kg,输注时间10 min,对照组持续输注同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3组苏醒期循环情况、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观察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结果:D1和D2组围拔管期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及术后躁动评分等均显著低于C组,而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1),D1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2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长于C组和D1组(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更好地维持肝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躁动,且不影响麻醉的苏醒时间。
1514-1516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A组予舒芬太尼10μg(1 ml)+0.5%罗哌卡因15 ml,B组予舒芬太尼15μg 1 ml+0.5%罗哌卡因15 ml,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l+0.5%罗哌卡因15 ml。观察术中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起效、无痛平面、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组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均缩短(P〈0.01),镇痛持续时间均延长(P〈0.01)。3组在切皮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探查、取胎时的VAS和寒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瘙痒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时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增强麻醉效果,1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探查取胎时内脏牵拉不适症状,减少术中寒颤的发生率。
1517-1519

经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女性直肠癌患者,观察组31例经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3例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性功能变化情况,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女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阴道湿润度、性交痛和性生活满意度均差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12个月,2组各项性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由于阴道干燥,短期内会对女性性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随时间推移可恢复到与行常规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水平。
1524-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