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蚌埠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2200
  • 国内刊号:34-1067/R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金雀异黄酮对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缺血后动作电位编码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对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缺血后动作电位编码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和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观察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在200μmol/L GEN培养10 min后缺血时动作电位编码的变化。结果:缺血诱导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序列发放的动作电位峰间距缩短,动作电位峰时程标准差增大,细胞过度兴奋,动作电位编码的精确性降低。GEN能抑制脑缺血后序列发放的动作电位峰间距缩短及动作电位峰时程标准差显著增大。结论:GEN能预防小脑浦肯野细胞的过度兴奋,稳定缺血后细胞动作电位的编码能力。
249-251

大鼠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介导大鼠肾脏转染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使用FasL重组慢病毒载体通过大鼠肾动脉转染SD大鼠肾脏,观察转染后目的基因表达,为进一步进行移植实验奠定基础。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经肾动脉注入10 ng FasL重组慢病毒载体,对照组注入10 ng空白慢病毒载体,于转染后第3、7、15、25、40天分别采集标本,HE和IHC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测定灰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时段HE染色未见细胞形态改变及炎细胞浸润。IHC染色示转染后表达高峰出现于转染后第15天组。15天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大鼠肾脏并表达目的基因。
252-253

银条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药效学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银条多糖(stachys floridana schuttl.ex benth,polysaccharide,SFSBP)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将受试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建模后连续给予SFSBP 10 d,采用已糖激酶法测定受试小鼠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SFSBP 50、100和200 mg/kg均能明显降低链脲佐菌素所致的小鼠血糖升高(P〈0.01)。结论:SFSBP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254-255

猪囊尾蚴GP50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从猪囊尾蚴cDNA中扩增出GP50编码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利用所得的重组蛋白建立一种灵敏检测猪囊尾蚴感染的实验方法。方法:设计并合成引物,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PCR扩增GP50编码基因,通过与线性克隆载体pGEM-T连接,经酶切和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后,软件分析所获的目的基因。结果:PCR法扩增出897 bp左右的DN断,将重组质粒pGEM-T-GP50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得到与PCR扩增产物一致的插入片断,表明GP50编码基因具有一个长度为8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9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33 000,与GenBank收录(编号为AY212945)的猪囊尾蚴GP50编码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99%)。结论:猪囊尾蚴GP50编码基因的克隆获得成功。
256-258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2例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输尿管镜难以通过扭曲狭窄的输尿管5例,结石被炎性息肉包裹导致无法窥见1例,均行开放手术;输尿管镜进镜或碎石时结石上移,进入肾盂或肾盏6例,其中上段结石3例,中段结石3例,结石上移输尿管镜下无法找到,术中放置双J管,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碎石。结论:结石移位、输尿管走行迂曲或狭窄、输尿管穿孔、息肉包裹等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手术技巧、谨慎细致操作可减少手术失败的发生。
259-26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血管内栓塞联合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体表血管畸形20例

摘要: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内栓塞联合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体表血管畸形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0例经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诊断为体表血管畸形(动脉畸形7例,静脉畸形9例,混合畸形4例),其中动脉畸形7例和混合畸形4例采取血管内平阳霉素+聚乙烯醇颗粒或碘化油等栓塞治疗,静脉畸形9例采取DSA引导下经皮硬化穿刺平阳霉素+无水乙醇硬化,多次序贯治疗,每疗程间隔3周。结果:治愈12例,好转8例。无一例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皮肤破溃等情况。结论:DSA引导下血管内栓塞联合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体表血管畸形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瘢痕、创伤小,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62-263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9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UCTD)的临床特征和血清学变化特点,提高对UCTD的认识。方法:分析92例UCT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关节病变67例,发热30例,雷诺现象25例,白细胞计数下降13例,肺间质病变8例,口干和(或)眼干7例。血清学抗核抗体阳性率100%,其中抗u1RNP抗体阳性29例,抗SSA/RO60阳性21例,抗SSA/RO52阳性16例,免疫球蛋白升高23例,补体C3降低17例。结论:UCTD的临床和血清学特征呈现为一种温和的简化的结缔组织病表现,除伴有肺间质病变外,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较好。患者转归情况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264-266

血浆内脂素、一氧化氮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内脂素与一氧化氮(NO)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及其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DN)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2例,其中合并DN(DN组)40例,未合并DN(nDN组)32例,并选取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4名。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内脂素的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水平,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胰高血糖素、BMI、腰臀比(WHR)、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情况,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DN的相关性。结果:3组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为47.46±3.94、50.24±4.93、27.2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浆NO水平分别为52.05±6.14、44.05±6.43、61.01±4.7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血浆内脂素浓度与NO、HOMA-IR、空腹胰岛素、腰围、WHR、甘油三酯呈正相关。HOMA-IR、WHR是血浆内脂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NO与2型糖尿病及合并DN有关。
267-270

子宫纤维瘤病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子宫纤维瘤病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巨检肿瘤呈结节状,边界欠清,切面灰白色,质嫩。镜检肿瘤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呈束状、条带状交错排列,向周围组织浸润。瘤细胞Vimentin阳性,SMA多数细胞阳性,Desmin、H-caldesmen和Calponin细胞均阴性。结论:子宫纤维瘤病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诊断,形态上应注意与平滑肌瘤、腺肌瘤、纤维肉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等病变进行鉴别。
271-273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ncinoma,BTCC)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BTCC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Skp2的表达情况。结果:Skp2在B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6%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kp2阳性率在膀胱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kp2可能参与BTCC的发生、发展,检测Skp2的阳性率有助于BTCC的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
274-276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剂量及时间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剂量及时间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丙泊酚初始靶控输注剂量设为1.5 mg/L,每4 min增加0.5 mg/L,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1分时,Ⅰ组输注生理盐水,为对照组;Ⅱ、Ⅲ、Ⅳ组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0.2和0.4μg·kg-1·min-1;在MOAA/S为0分时给予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瑞芬太尼输注时间及插管时丙泊酚的总量。同时观察诱导期间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Ⅰ组丙泊酚用量均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5-P〈0.01),Ⅱ组用量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和P〈0.05),Ⅲ组和Ⅳ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瑞芬太尼输注时间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和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Ⅳ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可以缩短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的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0.2μ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即可满足临床需求。
277-279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缩略词的规范应用

摘要:在我刊来稿中发现,作者对缩略词的应用经常出现混乱现象,如:(1)全文缩略词写法不统一;(2)只用缩略词,未注明中文或英文全称,缺乏自明性;(3)中文全称及其缩略词多次出现或者交替出现;(4)仅在摘要或正文中一处规范应用正确。
279-279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HIF-1α和Bmi-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B细胞特异单克隆白血病毒整合位点1(Bmi-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二者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DLBCL石蜡标本和4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组织中HIF-1α和Bmi-1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DLBCL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IF-1α和Bmi-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9%和64.06%,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和Bmi-1的表达在临床分期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性别、淋巴结外侵犯、全身症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和Bmi-1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DLBCL的疗效和预后指标。
280-283

阴式与横切口开腹子宫切除术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摘要: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和横切口开腹子宫切除术(minilaporotomy hysterectomy,MiniLPT)两种手术的费用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率。方法:将35例行TVH(阴式组)与43例行MiniLPT(腹式组)的患者治疗前后花费时间、住院费及医疗总费用(包括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直接医疗费、间接医疗费均低于腹式组(P〈0.01);阴式组恢复工作时间和误工时间明显短于腹式组(P〈0.01)。两种术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时间及药品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MiniLPT,TVH术后恢复快,并通过减少住院费、手术费及非手术费用,降低间接医疗费用从而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降低手术成本。
284-285

阿立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23例,单用米氨平15-45 mg/d;合用组23例,同时服用阿立哌唑10-20 mg/d,疗程均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第4周,疗效优于单用组(P〈0.05)。2组不良反应多较轻微。结论:米氮平合用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286-287

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纳络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9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并发肺性脑病1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并发肺性脑病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1.0 m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每天2次。2组均6 d为一疗程。观察2组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恢复时间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呼吸衰竭恢复时间和肺性脑病苏醒时间,以及血气分析水平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纳络酮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88-28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使用多种药物3天不能控制眼压(≥40 mmHg)的56例(56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术前尽量降低眼压,术中少量、缓慢、多次释放房水,使用可调整缝线,术后恢复前房防止眼压过低。结果:未出现脉络膜上腔爆发性出血和恶性青光眼。术后患眼视力0.01~0.1 16眼,〉0.1~0.8 40眼,均好于术前高眼压状态下视力(P〈0.01)。术后眼压≤21 mmHg 48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3例脉络膜脱离,2例滤过过强致前房迟缓形成,2例滤过不畅致高眼压,均经过治疗后恢复。结论:持续高眼压急诊行小梁切除术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290-291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3例MHD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s-CRP水平,同时检测IgG、IgA、IgM和C3、C4水平,然后根据hs-CRP参考范围(0~10 mg/L)将93例MHD患者分成hs-CRP正常组63例,hs-CRP异常组30例,并分析3组间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MHD患者hs-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补体C3则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hs-CRP异常组IgG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P〈0.01)。结论:hs-CRP和IgG的升高对MHD患者继发慢性感染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补体C3水平的降低则是MHD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