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蚌埠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2200
  • 国内刊号:34-1067/R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水煮法和干血滤纸片基因组DNA分离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及克隆研究的差异。方法:采集间日疟患者末梢血制备干血滤纸片,分别用水煮法和QIAamp DNAmini kit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10份。PCR扩增LDH基因,并克隆质粒pGEM-PvLDH。分析比较2种提取方法的差异。结果:水煮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间日疟原虫gDNA,均扩增出LDH基因特异条带,但试剂盒提取的gDNA目的条带亮于水煮法。结论:水煮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在等量血源条件下,所得DNA量较少、纯度较低;试剂盒提取可获得较高的得率,在定量检测和复合扩增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成功率较高。
793-795

白细胞介素-10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和杀菌活性的影响,以了解IL-10对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麻醉后从眼球取血,与不同浓度IL-10在37℃水浴中作用2 h,然后加FITC标记大肠埃希菌,置37℃水浴中15 min,溶血剂去除红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IL-10浓度组PMN的吞噬率。小鼠麻醉后局部消毒,摘眼球,无菌方法取血。与不同浓度IL-10在37℃下作用2 h,然后加大肠埃希菌置37℃水浴1 h,同时设PMN杀菌0 min组、无IL-10的PMN杀菌对照组,各组样品作适当稀释后接种琼脂平板,最后观察各组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计算IL-10对杀菌力影响。结果:PMN的吞噬功能在IL-10浓度为1 ng/ml组减低(15.87±14.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MN的杀菌功能在IL-10浓度为0.1 ng/ml组降低(39.59±37.36)%,在IL-10浓度为1 ng/ml组则降低(42.28±2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对PMN的吞噬功能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对PMN的杀菌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亦有抑制作用。
796-798

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后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普通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CO中毒组(模型组)和急性CO中毒正丁酸钠预处理组(干预组),每组8只。家兔腹腔注入高纯CO气体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干预组在家兔造模前1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500 mg/kg正丁酸钠。造模后第7天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而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丁酸钠可明显改善急性CO中毒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作用机制极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抗炎效应,阻断炎症-凝血网络,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799-801

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治疗兔椎间隙感染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兔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探讨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椎间隙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椎间隙感染兔模型;将经临床表现、X线、MRI检查、C反应蛋白(CRP)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证实椎间隙感染兔36只随机均分为3组: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治疗组(SAT组)、先锋霉素Ⅴ治疗组(AT组)、未治疗组(NT组)。治疗后对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NT组体温、ESR及CRP异常,临床症状恶化,病死率高(66.7%),治愈率低(16.7%);AT组体温、ESR及CRP恢复慢或不恢复,临床症状缓解慢,病死率高(50.0%),致残率较高(16.7%),治愈率低(33.3%);SAT组体温、ESR及CRP恢复快,临床症状缓解迅速,治愈率高(91.7%),病死率低(8.3%)。SAT组和AT组治疗效果均高于NT组(P〈0.01和P〈0.05)。结论:前路手术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减压充分,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体温、ESR及CRP恢复快,病理转归好的优点。
802-804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

肺隔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7例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 ration,P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PS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手术治疗7例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肺囊肿综合征4例,PS 2例,支气管肺癌1例。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3例,腹主动脉2例,肋间动脉1例,膈动脉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PS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805-806

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水平变化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SDF-1α水平。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轻度组11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20例,与23名对照组进行血浆SDF-1α水平比较。结果: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血浆SDF-1α水平依次降低,除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血浆SD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0.05~P〈0.01)。结论:血浆SDF-1α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低表达,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807-809

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采集超声检查结合手术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28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观察3组之间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TT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C和LDL-C显著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BA低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0.01)。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发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甲状腺肿组(P〈0.0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可能是患者TT3降低导致的渐进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外源性补充左旋甲状腺激素钠可能防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
810-812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19例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19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体液复苏,抗感染及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结果:19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孕妇无流产及死亡。终止妊娠4例,入院时时胎儿宫内死亡2例,引产1例,剖宫产取出1例;2例分别孕38周、39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剖宫产娩出存活。结论:妊娠中晚期高脂血症和胆道疾病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提高疗效。
813-814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单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胸闷、气短、咳嗽、肺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强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815-817

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7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要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7例胃血管畸形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急诊胃镜诊断胃血管畸形出血5例;7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期明确诊断并定位,及时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818-819

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

摘要:目的:了解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对119例ACS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4例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5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I/UAP组)。结果:STEMI组中,18例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STEMI/UAP组住院期间未进行任何再灌注治疗;23例住院稳定后转院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STEMI组与NSTEMI/UAP组分别为29.7%和7.3%。在STEMI组与NSTEMI/UAP组中使用阿司匹林分别为98.4%和98.2%,氯吡格雷92.2%和67.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73.4%和83.6%,他汀类调脂药98.4%和92.7%,β受体阻滞剂60.9%和78.2%,低分子量肝素(LMWH)93.8%和72.7%,硝酸酯类药82.8%和94.5%,钙离子拮抗剂0.3%和12.7%,中成药82.8%和90.9%;2组比较,STEMI组中氯吡格雷和LMWH及再灌注治疗高于NSTEMI/UAP组(P〈0.01),而β受体阻滞剂少于NSTEMI/UAP组(P〈0.05)。结论:在基层二级医院治疗ACS中,治疗STEMI执行指南比NSTEMI/UAP要好,二者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820-82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7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共清除淋巴结1310枚,平均16.8枚;其中Ⅰ级淋巴结平均11枚,Ⅱ级淋巴结平均4.9枚,Ⅲ级平均1.8枚;检出阳性淋巴结312枚,阳性率为23.82%。随访50-114个月,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
823-824

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168例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16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其余治疗相同。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水平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微出血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1)。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患者脑微出血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825-827

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门静脉高压者分别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31例和断流术81例,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FPP)变化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分流断流联合术组FPP下降优于断流术组(P〈0.01);2组术后病死、近期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断流联合术组远期再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均低于断流术组(P〈0.05),远期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流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术式。
828-83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40例确诊的ICVD患者(ICVD组,又分为有CAS斑块组123例和无CAS斑块组117例)和2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状况,并对血浆Hcy和MMP-9水平与CAS的斑块及其硬化程度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CVD患者斑块组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ICVD组颈动脉IMT与Hcy和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ICVD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及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ICVD组血浆Hcy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及冠心病对ICV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较大。结论:ICVD患者中,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浆Hcy和MMP-9升高有关,CAS程度愈高,其相关性愈大,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是临床了解ICV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831-834

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布加-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5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4∶1.0,发病年龄20-70岁,病程0.5-25年;临床主要表现有腹胀、双下肢水肿和肝肿大;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腔静脉造影;25例X线引导下带囊导管破膜扩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35例曾被误诊,误诊肝硬化30例,单纯下肢静脉曲张3例,腹腔肿瘤2例。结论:应重视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积极行介入治疗,可减少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835-836

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31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眶外侧缘、睑下缘、耳颞切口、口内前庭沟等多小切口,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段后,进行复位;应用微型钛板对颧弓复合体骨折31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切口愈合情况及X线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除2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Ⅰ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外科治疗理念。
837-838

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

摘要: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满足组织学诊断标准的33例乳腺大汗腺癌的存档蜡块苏木精-伊红切片、光镜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和HER2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子分型。结果:18例为三阴(TN)型,11例为HER2型,4例归入其他类型。结论:乳腺大汗腺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模式,分子分型多为TN型和HER2型。
83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