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 34-1067/R 国内刊号
  • 1000-2200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是蚌埠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蚌埠医学院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人外周血γδT细胞激活后IL-2和IFN-γ表达的特点377-380

摘要:目的:探讨人外周血γδT细胞在不同刺激剂激活后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不同特点.方法: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佛波醇酯(PMA)、离子霉素(ionomycin)和抗CD28单抗(mAb)以不同组合刺激6~8 h后;用流式细胞术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IL-2和IFN-γ的表达;或用结核杆菌抗原(Mtb-Ag)刺激γδT细胞加IL-2扩增3~8天后检测γδT细胞IL-2的表达.结果:PBMC经PMA+ionomycin刺激后,与αβT细胞中产生IL-2细胞(14.0%)相比,γδT细胞中极少数细胞(1.1%)表达IL-2;但分泌IFN-γ细胞在γδT细胞中(56.1%)明显多于αβT细胞(8.5%).如加抗CD28 mAb联合刺激后,IL-2产生细胞在αβT细胞中明显增加,但在γδT细胞中未见增加;而IFN-γ表达细胞在两类细胞中均有明显增加;PBMC用Mtb-Ag激活后扩增3天后在γδT细胞中开始检测到IL-2表达,第5~6天时达高峰,第8天时逐渐下降.结论:多克隆短时刺激对PBMC中γδT细胞表达IFN-γ能力强于αβT细胞,但产生IL-2很少;Mtb-Ag能诱导γδT细胞表达IL-2,但过程较慢.

Nogo-66蛋白氨基酸肽的克隆及在原核细胞的表达380-382

摘要:目的:克隆编码Nogo-66氨基酸多肽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Nogo蛋白环外-66氨基酸多肽基因,将其克隆于T载体PMD18-T,酶切鉴定后再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42a(+),酶切及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Nogo-66.结果:克隆了编码Nogo蛋白环外-66氨基酸多肽基因,构建了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融合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延长增加.结论:获得了编码Nogo蛋白环外-66氨基酸多肽基因及其原核表达产物,对研究Nogo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mAb的制备奠定基础.

MMP-2、Ki6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增殖、转移的关系383-385

大鼠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形态学改变385-387

摘要:目的: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取材,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组早期主要表现为内核层水肿增厚,晚期表现为视网膜萎缩变薄,视神经节细胞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见于缺血再灌注12 h、24 h及 48 h组,凋亡细胞主要位于内核层及神经节细胞层.结论: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视网膜结构严重损害.

γ-干扰素在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388-389

摘要: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血管内皮细胞(EC)的作用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MTT法检测IFN-γ(0、20、40、80 μg/L)对EC生长的直接影响,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对EC凋亡相关基因TNFα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γ可抑制体外培养的EC生长(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IFN-γ能明显上调EC的TNFα表达.结论:IFN-γ可能通过上调EC中TNFα的表达而诱导EC凋亡.

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390-392

摘要: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EM-1)对麻醉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麻醉大鼠侧脑室埋植导管给药,右颈总动脉插管测心功能.结果:侧脑室注射EM-1,Cyprodime敏感减弱大鼠左心室功能.结论:侧脑室注射EM-1能引起麻醉大鼠在体心功能下降而降低动脉血压,此效应由阿片受体介导,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所致.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
经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16例分析392-393

摘要: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对16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作回顾性分析.手术入路均为翼点入路,其中蝶骨嵴内1/3者6例,中1/3者4例,外1/3者6例.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结果: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其中1例术前已出现脑疝,术后死亡;术后偏瘫1例;余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翼点入路,熟练掌握术区显微解剖,保护重要神经和血管,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双歧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价值394-395

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治疗价值.方法:84例IBS患者,给予双歧杆菌3~4片/次,每日3次,每周门诊随访.对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进行分级、评分,评定双歧杆菌对IBS各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双歧杆菌治疗后2周、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8%、83.40%,其中对腹痛、腹胀、腹鸣、稀便改善尤为明显.结论:双歧杆菌对IBS各主要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价值,无副作用.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对策396-398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52例中病死5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存活43例,存活率82.7%,遗留偏侧瘫痪,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意识障碍、偏瘫及侧视麻痹发生率高,易继发出血性梗死,并发症多,预后差;早期脱水降颅压,防治脑疝是抢救的关键.

椎管引流术治疗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分析398-399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引流术治疗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挫裂伤SAH患者在常规抢救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腰穿置管,缓慢多次引流脑脊液.结果:15例椎管引流8~20例次;存活12例,生存率80%,8例恢复工作.结论:常规抢救治疗同时加用椎管引流术有助于提高SAH的存活率,改善其预后.

去甲长春碱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400-40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征订启事401-401

摘要:《蚌埠医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实验医学论文和应用医学论文;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刊源数据库等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期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4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期刊二等奖”、“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1例分析402-403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诊治方法、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以产程停滞或延长作为剖宫产指征7例(63%).临床表现主要为产后出血和感染.B超下表现为低或无回声光团为主的混合性光团.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产程停滞或延长、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当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术后可以利用B超早期诊断.加强产时监护、提高产科质量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分析404-406

摘要: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CT和MRI)特征.方法:分析3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均为青年人,均有明确吸毒史,于戒断半个月内发病.呈亚急性起病,表现为进行性构音困难、行走不稳、反应迟钝等.头颅CT和MRI显示双侧广泛性对称性小脑半球、基底节区、大脑半球白质、脑干脱髓鞘改变.经甲泼尼松冲击治疗有效.结论:依靠明确吸毒史及具有特点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使患者得到尽早诊治,预后较好.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开胸手术效果比较407-409

阴道镜在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409-410

早期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高危早产儿临床探讨411-413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持续缓慢静脉滴注(静滴)在高危早产儿治疗中的临床探讨.方法:将活产的存在潜在休克的高危早产儿83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早期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保暖、预防感染、支持治疗、预防呼吸暂停及对症处理等.干预组在以上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每次0.5 mg/kg、酚妥拉明每次0.25 mg/kg,用5%葡萄糖注射液以多巴胺每分钟5~10 μg/kg速度持续缓慢静滴,每8 h或每12 h一次.观察两组早产儿的硬肿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早期干预组病死7例,对照组病死1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干预组硬肿症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为60.98%,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观察肢端温度及末梢循环的情况下,早期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可以预防早产儿硬肿症的发生,减少早产儿病死.

子宫颈癌发病年龄与临床预后关系探讨413-414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发病年龄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83例子宫颈癌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和中老年组(>35岁),对其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细胞分化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但年龄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