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 34-1067/R 国内刊号
  • 1000-2200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是蚌埠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6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蚌埠医学院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AJCC/ATS胸内淋巴结影像分区中某些重要界线的确定——断层解剖与CT、MRI对照研究189-192

摘要:目的:确定ATS/AJCC胸内淋巴结CT、MRI分区中一些重要界线.方法:在5具尸体上观察胸内淋巴结分布,用胸部横断层标本(4套)与CT(50例)、MRI(20例)图像对照观察.确定了2条辅助线和2个影像解剖标志来区分4、5、6及10区淋巴结.结果:在主动脉弓上缘至肺动脉干区段,经升主动脉断面圆心的冠状线分开5区与6区,升、降主动脉断面圆心间连线分开5区与4L(ATS、AJCC)或10L区(ATS).左肺动脉分开5区与4L或(AJCC)10L区(ATS).奇静脉弓分开4R区与10R区(ATS)或4R上、下组(AJCC).结论:文中设计的组间界线使ATS和AJCC 分区系统易于使用,有利于肺癌准确的影像学分期.

神经酰胺对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193-196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酰胺对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和CD3单抗(CD3mAb)分别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Mtb-Ag激活的T细胞(γδT细胞为主)及CD3mAb激活的T细胞(αβT细胞为主);用不同浓度的神经酰胺(C2-Cer)分别作用于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培养3 h后收获细胞,应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亚群T细胞的凋亡,应用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的活性.结果:Mtb-Ag激活的T细胞中γδT细胞比例可达70%~90%,CD3mAb激活的T细胞中αβT细胞比例>90%;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的C2-Cer(≤10 μmol/L)对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和细胞活性抑制作用均不明显(P>0.05);而高浓度的C2-Cer对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和细胞活性抑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100 μmol/L的C2-Cer诱导γδT细胞、αβT细胞凋亡比例分别增加10.4%(P>0.05)及73.5%(P<0.01),活细胞区(R1区)的细胞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88.1%(P>0.05)和7.8%(P<0.01);而500 μmol/L时诱导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凋亡比例分别增加71.9%和73.8%(P<0.01),R1区的细胞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36.5%和2.7%(P<0.01).结论:神经酰胺能诱导活化的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发生凋亡,诱导γδT细胞发生凋亡所需的C2-Cer浓度明显高于诱导αβT细胞所需浓度.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常用药物标准名称摘编(十)196-196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197-199

摘要: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低剂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L-SI)、中剂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M-SI)、高剂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H-SI)、尼尔雌醇治疗组(NT).后5组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0 mg/kg腹腔注射,制备DM模型.第5周起,NC、DC组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0 ml·kg-1·d-1灌胃,L-SL、M-SI、H-SL组分别予以大豆异黄酮30、60、120 mg·kg-1·d-1灌胃,NT组予尼尔雌醇混悬液0.1 mg/kg,每周2次(周一、四),其余时间同NC、DC组灌胃.每天灌胃2次,体积均为10 ml/kg.第10周末,测空腹血糖及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DC组比较,H-SI组大鼠体重、心肌组织LDH、CK、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高剂量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体重、心肌组织LDH、CK、SOD活性,从而对心肌自由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200-202

摘要:目的:研究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测定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肌酸磷酸激酶(CK-MB)活性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1)的影响,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NO降低,血浆ET-1增高,同时其超微结构明显异常;而白蒺藜有效组分治疗组可将上述损害减轻并缩小梗死面积.结论:白蒺藜有效组分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减轻心肌IRI.

三氧化二砷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202-204

摘要: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探讨砷及其化合物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为其治疗黑色素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TRAP-ELISA和TRAP-PAGE银染法检测黑色素瘤B16细胞(简称B16)端粒酶活性.结果:As2O3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As2O3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体内SOD、CAT和NO的影响205-206

摘要:目的:以喂养高胆固醇饲料造成高脂血症(HC)的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大鼠体内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基础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分别添加SI 30 mg/kg、90 mg/kg和270 mg/kg处理.实验7周.结果:SI中、低剂量组与高脂组和SI高剂量组比较有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体内过氧化作用(P<0.01),而高脂组和SI剂量组无此作用(P>0.05);SI实验组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织中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SI能改善高脂所致体内异常的过氧化状态,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并影响体内NO水平.

胃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AgNOR图像定量分析和PCNA表达207-209

摘要:目的:探讨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对5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胃黏膜和中高度异型增生之间AgNOR/细胞核与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高度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之间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黏膜中高度异型增生、早期胃癌与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均有一定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大学生科技园地
参麦注射液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209-210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麦注射液0.2 ml/10 g腹腔注射,每天2次;缺血组:生理盐水0.2 ml/10 g腹腔注射,每天2次,3天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 u/kg诱导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心电图变化(J点改变及心率变化).结果:与缺血组比较,参麦注射液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心脏的心电图J点的抬高幅度(P<0.01),并能抑制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率减慢(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有预防缺血性损伤、保护心脏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对阿霉素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211-212

摘要: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阿霉素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阿霉素组,(3)大豆异黄酮+阿霉素组.第3组每天予大豆异黄酮120 mg/kg灌胃1次,连续6天,其它两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第7天一次性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复制心衰大鼠模型,利用MedLab-U/4c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心室内压并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左室收缩峰压(LVSP)、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心肌纤维收缩成分缩短速度的最大值(Vpm)显著降低(P<0.05~P<0.01).与阿霉素组相比,大豆异黄酮+阿霉素组LVSP、±dp/dtmax和Vpm均升高(P<0.05~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减轻阿霉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可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脏收缩功能,表明该药有一定的抗心衰作用.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MOD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213-215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VVHDF)技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55例MODS患者经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Hospal BSM 22 SC血滤系统行床边VVHDF治疗.检测VVHDF治疗前后血浆BUN、Cr、K+的浓度,并检测动脉血pH值、HCO3-;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24 h分别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IL-6、IL-8、IL-10含量.结果: 所有患者在VVHDF治疗后血BUN、Cr、K+均明显下降,HCO3-升高(P<0.001),酸中毒得到改善.血浆IL-1、IL-8、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IL-6水平在治疗后1h时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 (P<0.05),TNF-α水平在VVHDF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VHDF能改善MODS患者血生化指标,可以用于MODS的治疗,同时可清除血浆中部分细胞因子.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全国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诊断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215-215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大学生科技园地
小肠减压、肠外营养、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216-218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小肠减压导管、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64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小肠减压(A组)、小肠减压+营养支持(B组)、小肠减压+营养支持+生长抑素(C组),治疗时间7~14天,并定期评定其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梗阻解除时间,小肠减压导管引流量和患者血浆前白蛋白亚油酸和氮平衡等营养状况.结果:3组患者梗阻解除率为85.0%、85.7%和91.3%(P>0.05),第15天B、C两组前白蛋白值为(301.32±72.58)mg/L、(328.39±64.19)mg/L,亚油酸值为(66.72±20.54)μmol/L、(58.88±24.63)μmol/L,氮平衡值为(1.5±1.1)g/L、(1.8±1.4)g/L,均明显大于A组(P<0.01),C组导管引流量第2天起明显减少,腹痛消失时间为(50.28±24.37)h,肛门排气时间为(69.49±37.30)h,气液平消失时间为(77.24±38.10)h,C组梗阻解除时间较A、B两组有所缩短(P<0.05).结论:联合应用小肠减压导管、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缩短肠梗阻解除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单纯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愈率.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116例临床分析219-220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腭黏骨膜瓣后推修复腭裂的方法.方法:术中将患侧腭黏骨膜瓣彻底松解、腭帆提肌吊带重建、血管蒂牵拉提升,使腭瓣松弛充分、后退,对侧裂缘仅作简单切口,即可将裂隙封闭.结果:本法修复单侧腭裂116例,仅2例于近期出现腭瘘;术后语言质量和发音明显改善.结论: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临床应用方便可行.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12例分析221-222

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imited 扩髓和静态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12例,所有病例都首先采用静力性带锁,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结果:12例平均随访10.3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带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223-224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2例加用纳洛酮,并与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高于一般常规治疗.

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225-228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子宫颈癌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VEGF-C表达,以CD34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分析VEGF-C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VEGF-C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C阳性表达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48.8%.阴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5.0%(P=0.01).VEGF-C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P>0.05).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VEGF-C表达与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关系.VEGF-C表达增强预示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观察228-230

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病毒唑治疗组(26例)及更昔洛韦治疗组(2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病毒唑治疗组和更昔洛韦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