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半月谈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Comment

半月谈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新华通讯社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半月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时事讲解、半月谈评论、时事讲解、特别报道、一线调查、基层治理现代化、教育改革进行时、时政·财经、科技·文化、生态·健康、民生·社会、国际、时事讲解等

半月谈 2014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半月谈杂志热点声音
热点声音1-1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人民日报》评论认为——新常态。需要智慧的耐心。不头脑发热、按捺不住,也不能做木头人、无所作为。贻误了宝贵的发展契机。

半月谈杂志半月评论
谁来驱动创新4-5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已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大标识。谁来驱动创新?则是中国经济努力新作为的迫切课题。 我们应当鼓励自由创造的思想激情,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应当改革科研资金的投入方式,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应当涵养自主创新的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但是,更直接、更迫切也更有效的,还是充分释放市场的能量。有一种需求,就会有一种供给。这里有驱动创新最强大的动力,有引领创新最灵敏的导向。

半月谈杂志年终专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新思想新论断6-9

摘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瞩目。会议不仅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出了冷静客观的判断.而且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并进一步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民生视角说改革10-13

摘要: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里国家在诸多方面推出了改革举措,尤其是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效显著。一切发展,其最终落脚点就是改善民生。正如国务院总理强调的,“我们最在乎的是发展背后的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也是扩大需求、支撑发展的潜力所在”。

2014: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4-16

摘要:2014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丰收年,不断涌现的中国方案、中国倡议有效地丰富了中国特色外交品牌,提升了中国外交的主动性,彰显了大国外交的影响力。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2014年的外交成就,表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品牌日益鲜明。

半月谈杂志新知识·新名词
工业4.017-17

摘要:随着智能操作系统、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发展迅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概念,开始被业界广泛认同。

半月谈杂志权威访谈
法官队伍建设迎来时代大考18-19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半月谈杂志专题报道
新常态下新作为——“年轻”宿迁书写新答卷20-23

摘要:新常态之下,地方经济社会面临哪些新挑战?区域发展如何破题?改革如何深入?这些问题是当下必须直面的现实。江苏省宿迁市是全国经济规模排名前100名的地级市,但在江苏属于后发地区。这座刚迎来18岁成年礼的城市,过去曾以改革闻名,其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方法、思考和困惑,对于全国来说具有一定标本意义。

向隐性权力开刀——宿迁破冰“资格资质去行政化”24-26

摘要:做个羊肉泡馍,拉个陕西面皮,政府部门也要考试评定……办培训、搞考试、发证件,政府部门掌控的资格资质事项过多过滥,不仅抬高就业、创业门槛,压制社会活力,更容易异化成为谋取部门利益的工具,滋生出权力寻租的灰色空间。

适应新常态贵在新思维26-27

摘要:适应新常态是全国上下共同的使命,这其中既有重重挑战,也有许多机遇,关键看如何变挑战为动力,变机遇为现实。新常态下该有怎样的思维和作为.地处苏北的年轻地级市宿迁,以其特有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迎着巨大考验,努力书写着新常态下的新答卷。

大病拷问保障体系28-30

摘要:公民的大病保障,是衡量一国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基本医保覆盖、民政救助托底、慈善和商业保险补充的大病保障体系。但是,由于地区差异、筹资水平限制,整体保障水平较低等客观原因,很多家庭在家庭成员的大病面前依然不堪一击。大病来袭,往往成为压倒贫困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保障当有接力30-32

摘要:随着基本医保的“全覆盖”,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来说,一般疾病已不再具有威胁性,老百姓期待的是完善大病保障。而对于贫困人群来说,民政医疗救助往往给他们在重病中带去生存的希望。记者调研发现,作为保障人民群众治疗的第一道网和最后一道防线,基本医保和民政医疗救助确实发挥了“保基本”和“兜底”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培育商业健康险33-35

摘要:如何更好地应对大病风险,盘活医保资金,商业保险杠杆的角色不可或缺。记者采访了解到,青海、安徽、江西等地的改革探索,尝试用商业保险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应对大病,试行效果较好。国家大力提倡和推行的商业健康险。也将为百姓健康带来更加周全的呵护。

引导慈善救助正能量36-37

摘要:近年来,慈善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大病救助活动中,在大病保障体系中的表现颇为“抢眼”,慈善救助的“正能量”为贫病交加的重病患者家庭带来了另一种希望。 记者调查发现,如何让社会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无缝对接”,让其发,挥更大效力,成为很多慈善组织和一些地方相关部门正在探索的课题。

半月谈杂志时事
向“怠政”说不!38-39

摘要:在作风建设持续推进和反腐高压态势之下,“消极怠政”现象亟需引起重视。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确实,消极怠政虽不像贪污腐败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为害于无形,群众深恶痛绝。为此,河南、山西、湖北等地今年以来相继掀起治怠风暴。从“治乱”到“治怠”,作风建设正不断推向深入。

新一轮价格改革三问40-41

摘要:推行阶梯电价、阶梯水价,成品油价格凋整“常态化”……近年的价格改革对我们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均产生深远影响。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释放出新一轮价格改革的信号。

“人的城镇化”迈入法治轨道42-43

摘要:12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可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多项权利,这些权利在《居住证管理办法》正式颁行后,将成为法定权利,而不再是各地政府自行决定的、可多可少的一种优惠政策。

南昌: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44-46

摘要: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群众的事由群众自己商量着办。南昌市从2013年初开始,在9个基层单位开展社会治理协商民主实践试点,搭建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平台,基层公共事务从过去的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不仅解决了很多政府“不好管、管不好”的问题,而且加强和改善了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