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安徽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 34-1169/I 国内刊号
  • 1671-0703 国际刊号
  • 0.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安徽文学是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安徽文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金色书签、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篇小说、术与道、散文、诗歌、文学ABC、非虚构

安徽文学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安徽文学杂志非虚构
猎人日记(下)4-21

摘要:他从属于一支神秘的部队,他参加过北约精锐部队组织的世界海军特种兵考核且一举夺冠;他历经一年多的地狱般训练,以惊人的战斗精神荣获国际特种兵荣誉勋章;他的头像被永远镌刻在厄瓜多尔海军特种旅的荣誉墙上,成为第一个头像刻在那里的中国军人。由于身份特殊,他的真名并不为人所知,别人只是叫他"猎人"。

安徽文学杂志主编推介
葡萄月令23-25

摘要: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二月里刮春风。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永远的回忆——写在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26-32

摘要:今年5月16日,是汪曾祺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周年的日子。文学界纪念活动丰富而众多,故乡高邮举行座谈会并重建汪曾祺纪念馆;一套16本的含回忆、研究、年表等总题为"回望汪曾祺"的系列丛书由江苏广陵书社出版;《汪曾祺全集》也将于年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各类回忆纪念文章铺天盖地……

读书只读汪曾祺33-37

摘要:他年轻时就那么好 我读袁可嘉翻译的叶芝诗歌《当你老了》时,常想起的是汪曾祺及其文章和对他的研究。对汪曾祺的阅读和研究,只有不多的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更多的人是"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泡在酒里的老头儿——汪曾祺酒事广记38-46

摘要:一 昆明是汪曾祺的第二故乡。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奠定和孕育了他的人生观念、独立思想、审美情趣及文艺学养;并进一步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几十年后戴上"酒仙"之桂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安徽文学杂志中篇小说
你一定要相信我47-64

摘要:十年前子曰鼓动李更来深圳时说,深圳是个好地方,这儿的工厂多,女工多,漂亮的女人多,有钱人多,机会多,但还算不上有文化,正需要你这样的文化人来让她变得有文化。你一定要相信我,你来吧,我会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你的。李更被子曰的一番话说动了,辞去并不太满意的工作,坐着绿皮火车从北京来到了深圳。

安徽文学杂志短篇小说
衙斋卧听萧萧竹65-74

摘要:“又来了,好嘛!了不得,这回还要搞什么课题结题!”办公室主任老谢来到我们办公室,一边莫名其妙地嘟囔一句,一边用混浊的目光朝我们四个人身上扫。我们三个文秘、一个打字员,三个人耳聋眼瞎,只有我一个人耳聪目明。

萝卜75-85

摘要:秋分那天,我的祖父开始种萝卜。祖父已经看不见这个世界了,但他看得见就要到来的饥荒。在他看来,这次饥荒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阴险。

寻找陈一亚86-95

摘要:贾响望了一眼对面,又拿出手机看了一下,已经九点十五分了,也就是说,里面已经开始了十五分钟。这个时候进去,陈一亚应该已经在里面了吧?已经是抽第三根烟了。贾响倚在一盏路灯下。惨白的灯光像吹不散的雾气,给人一种迷茫、昏昏欲睡的感觉。烟还没抽完,还有半截,火星一明一灭,很显眼。贾响的手里还抓着一样东西——面具,流氓兔的外形。贾响想抽完手上这根烟,就带上这只"流氓兔",去对面找陈一亚。

安徽文学杂志微篇小说
墨村微篇小说三题96-100

摘要:太阳刺眼 刘三看到王二家在平房上盖凉亭,一下子就觉得日子烂了。水洗样的蓝天原本青天白日,咣一声,就变成画眉屁股了,乌七八糟的烂云彩一漫而出,像一堆灰不溜丢纠缠不清的破布条,横七竖八,东飘西扯。白面肉包子样的太阳,原本虚腾腾悬在半空中,诱人的香味馋得人口水直流,可转个脸,就酸了,臭了,吃不成了。

符浩勇微篇小说二题100-103

摘要:父亲,从乡下来 刚过秋分,风就软了,离寒冷还要一些日子。窗外,连日来阴晦的天空,不间歇地筛撒着毛毛细雨,飘得我一度恹恹的心情发潮。今天早晌,我的几个大学毕业后从未聚过的同学约好了,今夜到我这重叙旧情,这无疑就像霉暗的屋子晒进一缕灿烂的阳光。

露露103-104

摘要:女人怎么也想不到男人竟然会变成这样子。傍晚,男人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女人忍不住埋怨道:"两个人吃饭干嘛做那么多菜?多浪费!"男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干嘛天天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人嘛,有时就要任性一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安徽文学杂志典藏散文
长亭外(外二篇)106-112

摘要:长亭外 长亭没有名字,藏身于黔西北某地的大山深处,顶是茅草搭成的,右面连接一条窄窄的泥巴路,路边是高寒地区常见的乱石和望不到头的蕨类植物,左面就是往山腰的这一边,可以看到一条通往远方的盘山公路。长亭是山那边的人们送别亲人去城里打工时的"最后一站"。

味觉小辞典112-120

摘要:一、苦 不晓得为什么,一直爱吃苦味的食物。除了中药的苦,苦瓜应是这个世上第一苦的食物。每次在超市都挑老一点的,嫩的几乎不苦。清炒苦瓜,趁热吃,才够苦。凉了,苦味淡些。一条苦瓜,正中剖开,去除籽粒,斜切至两三厘米的段,配一只红椒,拍几瓣老蒜,锅烧至起青烟,倒油,猛火炝,激点冷水,口感爽脆,苦意袅袅。整个酷夏,就着一盘炒苦瓜,吃下一碗饭,其余的菜,皆可省略。

由冬天的河谷而上(外一篇)120-124

摘要:在我的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这样一条与之对应的河谷。它隐约而缥缈,像一个梦:一些由卵石、冰凌、落叶和树根组成的片段就在眼前组接成冬天原始的图案;风从树隙间吹来,带着春天提前预告的信息;薄雾正在慢慢濡洇着均匀的色调,使时间在空间里凝固,使镜像顿然变成心像。宁静的光线和冷色的气氛都在渲染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拒绝。

安徽文学杂志术与道
小说家不是旁观者126-127

摘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写作都喜欢选取些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剑走偏锋。这或许和我在传媒界工作有关——每天都能接收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新闻消息。我的同事们知道我喜欢写小说,经常问我:"要不要给你提供些创作素材?"说实话,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哪里会缺乏创作素材?现实发生的事情,远远超过了作家的想象力。

安徽文学杂志文学AB角
被零售的故事的咏叹形式129-130

摘要:形式 关于小说,有一种没有被认识到的解释就是产生于故事的失败形式。故事和对故事的渴求就像是两条对峙的蛇类,故事在吞咽的过程中自行消失,双方因为长度相等,越成功的故事必然越属于它权力和价值的封闭自构。小说,作为一种心灵寓事的例外涌现与考究反刍,它在不停升起的同时需要能够不停地回落的支撑,它漫无目的的原始出发需要堵截和抽身的反向推动。

姑在街头洗澡131-139

摘要:1 这座城市北山南河。那山海拔不高,四季有花开,开着开着败了,败了败了再开。但有些像从没开过,便在喧闹的丛中枯萎、凋零谢世了。据后来知情人讲,因北山下有个白花般的回收站,她因此每天由南向北穿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