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安徽文学杂志

《安徽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历史图景、现实体验、文学方阵等。
  •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0703
  • 国内刊号:34-1169/I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26-177
  • 创刊时间:200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期刊收录: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安徽文学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安徽文学杂志中篇小说

一寸山河

摘要:"太子兵"那个时候去安庆,要走一两天的路。行囊里要备上山芋片和荞麦粑,过了重阳日子短,走到怀宁老凹口就要歇店。我的家乡在长江以北的丘陵地带,可是一直到解放初年,都没有一条好路。那个时候的路,是草皮沙土和石子铺垫的,大部分时候,只有行人和独轮木车往返。若是望到一辆马车悠然驶过,
4-28

豆蔻

摘要:一豆蔻这个名字带着一丝清香,如花似玉一般。关于豆蔻,小怡看过她的资料,资料上写得很清楚,这个叫豆蔻的女人不仅和她同岁,而且同月同日生。小怡和豆蔻同为80后,
29-41

番茄街的故事

摘要:刘飞超和李小培夫妇俩在武汉开了家山西面食馆,专卖葱油饼和刀削面,干了几年,慢慢地有点发了。生意兴隆了,李小培就有点顾不上一儿一女两个娃儿了。女孩五岁,男孩三岁,两个孩子成天待在店里,跟在小培屁股后面转悠。女孩的小辫总是乱的,似乎就不曾梳过,蓬蓬松松地窝在头上,老穿着一件粉红小衬衫,一条北京蓝蓬蓬裙。蓬蓬裙因是深色,便看不出脏,可那粉红小衬衫,因着本身颜色底子浅,
42-60
安徽文学杂志本省作家小辑

本期作家郭明辉——1983年的手抄本

摘要:1 刺痒 1983年在脂城市东门中学,胆敢做大学梦的同学不多,应届高中生陈景观算是一个。东门中学的生源大多是来自东门一带的工厂子弟,学风极坏,坊间传说东门中学“四大怪”,放学打架,上课恋爱,考试作弊,课本不带。自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还没有一个应届毕业生考上大学,脂城人称之为“光头中学”。
61-84

奉新的禅

摘要:在山脚下最后一个弯道处,那座古刹的飞檐,以及她心中的淡然一起消失了,消失在身后郁郁的茂林修竹中。此时,奉心明白,她期待的那个人不会再出现,她两周来苦修的禅心也一样不会再出现了。奉心是请了年休假来到这座名山上的名寺的。说起与这座名寺的机缘,并不神秘,
85-88

青春期的一曲挽歌——读郭明辉《1983年的手抄本》

摘要:读罢郭明辉的《1983年的手抄本》,脑海中不由蹦出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扉页上那几句话,大意是: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哪个不善怀春。这是人生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郭明辉与歌德无论是时间和空间都相距甚远,
89-90
安徽文学杂志短篇小说

阵地

摘要:给表哥看参地的老刘头病了,表哥嘱咐我给他送点药过去。我去后,见老刘头躺在土炕上无精打采的样子,赶紧给他倒水拿药。老刘头很感激地冲我招手,我走过去,坐到炕头上,和他说些闲话。这老头外号叫刘大枪,很干净,屋子里各种家具物品都很整齐,小土炕烧的也很暖和。吃完药,我让他躺下睡一觉,就动手给他做饭。
91-93

香在风里

摘要:1 老武是一个长相丑陋的男人,个头矮小,顶多一百五十公分的样子,苏雷之所以那么肯定,是因为那年他刚好长到那样的高度。他叫什么?苏雷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当时有个绰号叫"武大"。私下里,人们却说,
94-100

剩饭

摘要:孙满贯万般无奈,只得搭三轮,转中巴,再坐上火车,来到省城。这是他活到六十九岁,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他虽然孤身一人,但自打怀礼进城上学那天起,一晃二十多年,他早就习以为常了。日子虽不宽裕,打下的粮除了他吃,也足够家里的十只鸡、八只鸭、一条大黑狗以及两只小花猫们吃的了。
101-107
安徽文学杂志散文·随笔

青楼女子的生死绝唱——随笔漫谈电影《金陵十三钗》

摘要: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疯狂地遍施残忍的大屠杀、大强奸。日军旅团部举行占领南京庆功会,命令教堂唱诗班女学生第二天去助兴,不得违抗。女学生不愿被日军糟蹋,便手拉手登上教堂塔楼准备集体跳楼自尽,躲在教堂里的秦淮河妓女哄劝女学生不要轻生,
108-111

芳香小城(外三章)

摘要:我所在的小城叫"甘棠",一个浸着甜意的名字。甘棠小城最让我喜欢的地方是它的香气,干净的、明亮的香。这种香气一年四季都在,早晨和傍晚浓郁一些,夜晚更分明。起初我不知道这香气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左看右看也看不见花,
112-114

皖地絮语

摘要:留连米公祠米公祠的院子很小。其大门坐西向东,进门向北走不到几米就是米公祠;穿过祠堂,左边是聚山阁,里面陈列着许多奇石美玉,前面一口水塘是为墨池,池中有亭,即米芾的投砚亭;墨池的对面是宝晋斋,
115-119

寒夜的牛肉汤

摘要:夜。寒冷的夜。西北风"嗖嗖"地刮着。天空没有月亮,繁星点点。通往俺庄南场草屋的土路上,草屑被风吹得四处起舞。老老少少的一群人,衣衫褴褛,瑟缩着身子双手缩在袖笼里,怀里抱着瓦罐、水瓢或小盆,向场屋走去。
120-121
安徽文学杂志皖军新秀

二手市场

摘要:大龙的面包车拉着我七弯八拐,开进残墙的缺口,辗过碎石瓦砾,在屋门口停了下来。那是座破败的房子,孤零零地坐落在拆迁后的废墟里,却不知为何会幸存下来。兰梅嫂子撩着围裙擦着手,
122-128
安徽文学杂志纪念五·二三 迎接十八大

老帽

摘要:一老帽不姓冒,这是他的绰号。至于姓名,多年没人叫,早被人忘了。绰号来历很简单,那年招工,他到医院体检,衣服全脱光了,赤条条的光着腚,就是头上的老黄军帽不愿拿下来。小哥们说他脑壳有问题,不是秃子就是毛稀。说急了,他把老黄军帽一脱,
129-135
安徽文学杂志文学方阵

酒出古井

摘要:古井贡颇值得一喝。以前不怎么喝"古井",印象中那地方是应该有那么几口长满青苔的古井,所以那酒才叫"古井贡"。想不到这次去古井贡地面还真是让我看到了几口,而且其中一口井颇"古",被圈在一个高台亭子里,作家小凡对我说这口井大有来头,是北朝末年名将独孤信抛剑处。
136-137

酒兴与文思考略——辛卯春月亳州读史

摘要:亳州是曹操的生身之地,古井镇则是九酝春酒的故乡。特别是当你走进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对于酒的历史佳话有了系统真切的了解,你就会意外地兴奋,哪怕你平素并不痴酒贪杯,此时也会对中国的酒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137-140

好酒不上头

摘要:人喜欢喝什么酒,并不由脑袋能决定,而是要由胃说了算。比方说有人喜欢喝酱香型的,就不能喝浓香型的,喝惯了浓香型的人,又不能习惯于米香型,真是怪得很。我就见过这样的朋友,在四川时能豪饮当地名酒,下次到了贵州,见到当地更有名的酒时却一筹莫展,酒到嘴边,
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