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安徽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 34-1169/I 国内刊号
  • 1671-0703 国际刊号
  • 0.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安徽文学是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安徽文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金色书签、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篇小说、术与道、散文、诗歌、文学ABC、非虚构

安徽文学 200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安徽文学杂志三皖大地
白雪覆盖村庄4-12

摘要:到处都是雪,纯净的白雪啊——题记 风停了。大地静静地。仿佛一只巨大的钟。一整夜的叩击,也许终于疲倦了。它停了下来。而且停得这般地静。静得让我无法从梦中醒过来。我一直睡着。一直。一直在梦里想着我走过的很多的路。包括村前小学的那条泥泞的路。它弯弯曲曲。

童年散落乡间13-18

摘要:顽童 我少年顽劣。时至今日,我的母亲有时还说:“你小时候真是顽皮得‘伤心’。”是的,我的童年在家乡的县城,十六岁之前我在那个县城钓鱼、摸虾、爬墙、上树,无所不能。

淮河流啊流19-26

摘要:水滋润万物,孕育生灵。它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智慧和文化的源泉。淮河作为中国古代四渎之一,它同样养育了华夏民族,培育了中国文化。一脉佳水:淮河之源“长淮绿于苔,飞出桐柏山”。淮河,古称淮水,又称东渎,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此处五十八股清浅如线的细水奔流汇聚,容纳百川,直奔东海,终于与西渎黄河、南渎长江、北渎济水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系。

牛占鼻27-30

摘要:牛占鼻是湖北省境内的一个长途汽车小站,归麻城县管辖,是山沟里一个极小极不起眼的地方。二十多年前,我因为参加大军区组织的一次侦察分队集训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问,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那个地方。

安徽文学杂志女性部落
李纨的期待31-33

摘要:没有很多的爱,有很多的钱也是好的啊。亦舒借她的主人公喜宝之口这样说。微微的怨怅,更多的是决绝,倒像李纨的心声。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老爸当过国子监祭酒,一家子全是知识分子,只是到了她这儿,忽然唱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调,没让她走才女路线,只约略识得几个字而已。当然红楼梦里“约略识几个字”不能坐实了看,李纨创作能力一般,却是大观园里最权威的评论家,每次开诗社,高低胜负都由她一锤定音。

从常态到异态34-37

摘要:(一)不妨说说三毛。三毛盛名之下,其实相符。三毛拥有过诗意的爱情,然而,三毛最终却选择自杀。当年三毛被介绍到大陆来,最红火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当时正是她的粉丝。没几年,便传出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这让我们这位未来的心理医生很觉纳闷:三毛咋啦?那么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作家,怎会在盛年走上这条不归路?就算为爱人而自杀,也不该选在这时候啊,要说伤感情绪,似早该平复了。至于那些绯闻,又与三毛何干?三毛不致脆弱至此。她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一声别字怎开口38-39

摘要:在我很小的年纪,小姨谈了一个男朋友,人长得清秀,说话轻言悄语,单眼皮,常常着湛青中山装。这些也不算什么,最重要的,他会拉二胡。当弓在弦上轻轻滑动,凄婉的情绪便呼之欲出。这,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旧时月色40-44

摘要:小时候学地理,总觉得河南像一头张着四肢、露出肚皮的小熊,江苏像一个朝着东海狂奔的兔子,那兔子有一条后腿比较长。就在熊的右爪和兔子的后腿之问,夹藏着安徽的一小块狭长地带。我的出生地就在那里——安徽最西北的一个小县城。

云上的日子45-49

摘要:这部电影我看了好几遍。先是知道这是拍纪录片《中国》的导演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中国》虽只看了些片断,但是知道导演是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于是怀着虔诚的心认真地看这部《云上的日子》。

安徽文学杂志简讯
安徽作家看阜阳暨农村题材组稿会在阜阳召开49-49

摘要:为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艺创作,近日,《清明》、《安徽文学》杂志社与阜阳市委宣传部、阜阳市文联联合举办安徽作家看阜阳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组稿会。会上,有关作家、评论家以及基层作者济济一堂,就作家如何深入基层,创作出贴近生活,反映农村新变化、新风尚,再现农村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安徽文学杂志女性部落
在途中50-52

摘要:行走 人与人无法真正地体会,构成了这个世界最本质的黑暗。于是人惟一的选择是走在路上,并捎带拾起沿途的石子,嗅一些花香,抬头看天,黄昏的时候看夕阳,最后进入自己的黑暗中,独自浮沉。

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53-54

摘要:一双鞋,能走过几条街?一辈子,能拥有几次少年?路,一步步跨出,收不回来,也没有理由。生而为人,总要走上一条路,是烟笼十里还是夹岸杨柳,总是自己的风景。从落地到学步,从不曾真的停止,一道道阶梯,一段段上坡下坡,走久了,走顺了,也许只是未经风雪——未知,仍然横在眼前。

玉米糊的醇香55-56

摘要:每次买回玉米粥,煮开后那股特别的浓浓粥香,就让我想起了外婆和她做的玉米糊。外婆病逝已经17年了,17年里外婆留在我脑海里的点点滴滴记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而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浮现。

安徽文学杂志80年代后
想起来的海子以及那些男人的死57-59

摘要:偶然间就想起了海子。海子也是安庆怀宁人。小的时候回老家是听人说起过的,只是现在有些记忆不清了。上学上到高二,翻遍语文课文,无意遇到了一首深得我意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安徽文学杂志人生记事
父辈的心事(外一篇)60-64

摘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他们越活到后来,越将这隐秘包裹在心灵深处,至死也不肯吐露,因而给活着的人留下了多少迷茫和多少疑问。

少年之水65-67

摘要:我的梦,常常充盈少年之水。我在充盈少年之水的梦中,有种置身青藏高原,天是夸张的纯蓝,云是大把的舒卷,风是澄碧的馨明,韩红的歌声“那是一条无言的天路哟”破空而来,又穿彻而去的感觉。

大通,永久的根祖记忆68-69

摘要:去年,国务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范围,包括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引人注目的是,一向易被忽略的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在普查之列。

安徽文学杂志安徽论坛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读《梨花似雪》70-71

摘要:以一部新时期的破冰之作——《天云山传奇》而为中国广大读者和观众所熟知的著名作家鲁彦周,最近又以他年近八旬的高龄,历时四年创作完成了七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梨花似雪》。这部小说,可以说调动了作家全部厚重的生活积累和深切的人生体验,是作家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一部收山之作。